萬科2000平米坍塌事故後續 竟夜間悄悄施工

據媒體報道,萬科在中山古鎮的項目萬科城在11月12號日下午突發大面積坍塌。

據瞭解,由於事故,古鎮鎮住建局對其下發了停工通知書,要求該工地全面停止施工並進行安全隱患排查,萬科也在第一時間做出聲明,將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不過,據《投資者報》消息,昇海豪庭一期業主發現,原本應停工待查的工地每到夜間卻仍在偷偷施工,與此同時,業主的退房訴求也因或明或暗的阻力一次次落空。《投資者報》記者就夜間施工和業主投訴問題致電萬科,萬科方面以中山萬科公告內容進行回覆,並未有更加詳細的回應。

昇海豪庭一期15棟業主姚女士(化名)對《投資者報》記者說,事故發生的第二天開發商就開始選擇在晚上施工填坑,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止。

“如果沒有貓膩,為什麼白天不搞,只在晚上弄?”姚女士認為,萬科正緊鑼密鼓地對事發現場進行改造,以期事態向萬科有利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針對此前發生的大面積坍塌,萬科的官方回應稱,“11月12日中山萬科城施工現場發生停車場局部板面塌陷事件,幸無人員傷亡。對於此次事件的發生,公司深表歉意並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成立應急工作組,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而中山市古鎮鎮官方政務公眾平臺“燈都古鎮”早前發佈的通報也指出,“經初步調查分析,坍塌原因是填土作業人員違反操作規程,且大型滿載平板車停放不當,導致頂板過於集中荷載,造成局部坍塌。經專業人員利用生命探測裝置實地勘察,確認該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隨後,古鎮住建局下發停工通知書,要求工地全面停止施工並進行安全隱患排查,並且將邀請省質檢站對工程進行鑑定,並委託第三方權威專業檢測機構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測並出具檢測報告。

事故接二連三,知名房企也未能躲過,甚至要“半夜開工”,這到底是為什麼?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了幾個做工程的業內人士,簡單談談工程上的一些常識:

蓋房子是有工期的,哪怕是“白加黑”、“五加二”、“三班倒”一擁而上,拼命趕工期還是有限度的。比如說,打地基灌漿,混凝土養護總要那麼些日子,正常的養護期要兩個星期左右,冬季施工要20天以上。再比如,家裡搞過裝修的朋友們都清楚,牆面總要等乾透才能抹上灰漿,刮膩子粉塗牆漆,也不可能在一天內完工。

這些都是常識。不過,對於某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開發商來說,所有的常識都是用來打破的。學過一點會計知識的人都知道,週轉越快,利潤越高。為了高利潤,必須高週轉。

多年前,萬科是高週轉模式的領頭羊;“5986”就是當初萬科高週轉的數字密碼,拿地5個月動工、9個月銷售、第一個月售出8成,產品必須6成是住宅。多年後,碧桂園將高週轉玩到了極致,被業內稱為“456模式”,即拿地4個月開盤,5個月資金回籠,6個月資金再週轉。更進一步,於是,奇蹟般的速度誕生了。看看碧桂園的規定:拿地三個月開盤,獎!超過七個月開盤,罰!

可惜,跑得最快的獵豹不能以最高速跑上10分鐘,否則就要心肺爆裂;房子蓋得再快,總還有個限度。一旦越過紅線,事故就難以避免。《中國經濟週刊》稱,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何高週轉最兇的碧桂園今年被曝出來的事故最多,從杭州到上海,再到靈川,均未能倖免。貴州的一個包工頭說,對某些工期要求太緊的項目,看著有錢賺也不敢接,萬一哪天出了安全事故,就栽了。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也指出,對於房企來說,拿地、開發建設、銷售、回籠資金、再拿地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房企的高週轉也同步體現在這四個環節,具體體現為快速拿地、快速開發、快速去化、快速回款、再快速拿地。高週轉是企業發展的“加速器”,但一味追求加速的最大弊端在於各環節銜接極易產生問題,就像一部車要維持長期高速動作,對於車體自身的性能要求極高,各零部件間也要有良好的配合度。高週轉對於房企自身的要求也極高,資金、運營、銷售等環節皆需要有高度協同性,環節間銜接不順可能更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