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只是吃了頓飯,怎麼成了植物人?”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請設置 “置頂”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哈佛家訓”- 點擊右上角“” - 點擊“設為星標(置頂)”轉載請回復“轉載”

眼看春節將至,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各種宴席聚會上交杯換盞,好不熱鬧。


但是帶孩子參加這些聚會時,卻需要多加註意。宴席上的很多食物並不是孩子可以食用的,父母要當心孩子誤食和親戚餵食。


喝了杯米酒,男孩差點成了植物人

事情發生在廣西玉林博白縣雙旺鎮。

12月10日,鄧文亞和朋友在吃宵夜,堂弟小鄧和5個小夥伴也跑來湊熱鬧。

6個小夥伴上桌之後,每人倒了半杯米酒。其間,鄧文亞沒太注意小鄧情況。不久之後,小鄧突然嘔吐不止,當場暈倒在地。鄧文亞趕緊抱起他送醫。

事後,鄧文亞從其他小夥伴口中瞭解到,小鄧當時喝了3杯米酒,約0.3公斤。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在送醫、轉院途中,小鄧曾出現不停嘔吐、神志不清、窒息、心跳停止等症狀。幸虧施救及時,小鄧最終被送進了博白縣人民醫院ICU搶救。

經診斷,小鄧身體表現出急性酒精中毒、心跳驟停、呼吸衰竭、吸入性肺炎、缺氧性腦疝、電解質紊亂等症狀。

主管醫師葉醫生坦言,從醫近20年,第一次遇到這麼小的孩子因酒精中毒住進ICU。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要是我在旁邊,肯定不給他喝酒。”父親鄧志明說。

四天過去了,小鄧仍然沒有醒過來。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葉醫生介紹,小鄧目前的病情不太樂觀,“如果遲遲醒不過來,則腦部很有可能已受到不可逆的永久損害,就像一個植物人,後期治療費用難以估計。”

孩子被慫恿喝酒事件屢見不鮮

朋友婚宴、家庭聚會等場合,逗孩子喝酒的事情屢見不鮮,挑逗孩子喝酒的人中,既有孩子的爺爺、姥爺等親戚,也有父母的同事、同學、朋友等,基本上都是用筷子沾酒給寶寶抿上一口,也有直接用酒杯讓孩子嘗酒的。

然而,少兒飲酒帶來的危害,許多家長並不清楚↓↓

5歲男童被鄰居慫恿喝酒

昏迷住進ICU

▼▼▼

鄭州一名“醉酒”患兒被送進醫院ICU,滿臉通紅,不省人事……原來,孩子是被鄰居餵食白酒所致。醫生立即進行洗胃。醫生稱,小孩肝腎尚未發育完善,對酒精的代謝解毒能力低,所以別慫恿兒童喝酒,這不是兒戲!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大人聚會逗孩子喝酒

2歲男童酒精中毒身亡

▼▼▼

父親王某帶著2歲的兒子小林到朋友家赴宴,在用餐過程中,王某的3名朋友逗小林喝酒,結果小林真的喝下了二兩白酒,昏睡不醒,最終因急性酒精中毒搶救無效身亡。王某的3名朋友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被依法批捕。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一歲半寶寶成“酒鬼”

爸爸稱喝酒的人豪爽

▼▼▼

糖糖1歲7個月,見到酒瓶不撒手,一口氣喝半碗啤酒!教他喝酒的是他爸:喝酒人豪爽,所以從小培養酒量,嚐遍啤酒、白酒、紅酒,“喝奶粉都沒這麼嗨”。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6歲男孩口渴

豪飲半瓶白酒身亡

▼▼▼

河南駐馬店的6歲男童樂樂,在小夥伴家玩時,因覺得口渴,便去找水喝,結果發現了一瓶白酒,孩子仰脖豪飲半瓶後,直接暈了過去,搶救無效死亡!據悉,樂樂的父母因溺愛孩子,吃飯喝酒時常會讓孩子也喝,結果令孩子喜歡上喝酒。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酒精對孩子的傷害遠大於成人

兒童處於生長髮育時期,肝臟的發育和代謝功能還不完善,對乙醇的耐受力和分解力較差,即使是度數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積在體內而引起中毒。

如果一旦過量甚至會出現昏迷等重症。低齡兒童喝酒,傷害更大,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腦部發育。

1.傷肝壞胃:酒精的刺激性對肝、胃傷害最大,孩子喝酒,會使肝功能受損,胃消化不良。


2.低免疫力低智商:孩子喝酒還會降低其自身的免疫力,使孩子容易得感冒、肺炎等疾病;喝酒會使孩子的智商下降,影響大腦的發育;


3.生殖系統損害。男孩子喝酒,酒精會對發育期的睪丸有很大的損害,輕的使發育減緩,嚴重的會造成成年後的不育;


4.影響內分泌。對女孩來說,酒精也會影響性腺的發育,使內分泌紊亂,到青春期時,容易出現月經不調、經期水腫、痛經、頭痛等現象。


有人說別人給孩子喝酒,沒有惡意的,是為了活躍氣氛嘛,舔一口不會有事的。

但酒能不喝盡量不喝,如果真想喝,自己權衡口欲和風險,然後自己承受相應的健康後果,不發酒瘋傷害別人,那也是大人自己的自由,可兒童自己沒有分辨能力,不知道酒精的危害,不能給他們這個自由。

所以,對於那種礙於情面不好意思拒絕的家長,我只能說: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你覺得別人沒惡意,可造成的惡果只能你自己承受!千萬別不當回事,因為一時疏忽造成終生悔恨。

還有哪些食物不要喂小寶寶吃?

1、白果(銀杏):

很多人知道白果有輕微毒性,但是小寶寶食用白果,比成年人更加容易導致中毒,而且年齡越小死亡率越高。如果食用的白果是自家熟制或用微波爐烘烤,極有可能只有七八分熟。生白果的毒性比熟白果的毒性更強,幾顆就可能引發中毒。

2、果凍:

這玩意兒雖小,且五彩繽紛、香甜滑爽,但含添加劑著實不少,尤其人工色素,寶寶長久食用會導致反應遲鈍、智力下降。另外,老人和小孩吞食果凍容易發生意外,所以還是不吃為妙。果凍上面都有提示,3歲以下孩子不適合吃。

3、元宵、年糕:

很多地方過年有吃年糕和元宵的習俗。但曾經有一個新聞報道,說有一年,在日本東京元旦當天就有14個人被噎住,其中2個人窒息而死。因為年糕一般都是糯米做的,一方面糯米不好消化,可能會加重寶寶胃部的負擔。

另外,糯米這種食物還可能加劇寶寶胃酸的反應,會造成寶寶胃部不舒服。而且糯米很黏,寶寶很容易吞嚥不下去而發生危險。因此, 不建議3歲以下寶寶吃年糕或元宵。

4、話梅、蜜餞:

話梅肉讓很多人“愛不釋口”,其實這種蜜餞類食品幾乎是各種添加劑的大集合!看看它的配料表就知道了:鮮杏肉,白砂糖,食鹽,奶油,檸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蘭素,乙基麥芽酚,山梨酸鉀,糖精鈉,安賽蜜,苯甲酸鈉。

寶寶的解毒功能很弱,如果再加上飲料和其他食品中的類似添加劑,難免添加劑的總量過高。而且小寶寶還太小,話梅有核,寶寶吃了根本就不會吐出來,只要卡住就會造成生命危險。

5、 鹹菜、醃製食品:

有老人的家庭,冬天特別喜歡醃製各種鹹菜、肉類,而且在醃製過程中會放很多鹽。高鹽飲食易誘發高血壓病;醃製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它和黃麴黴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認的三大致癌物質。所以,像鹹菜、醃肉、培根、魚片、牛肉乾、魷魚絲這類食品,儘量不要給寶寶吃。

6、 花生、瓜子、堅果:

很多家長會覺得寶寶長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堅果了。但實際上3歲以下的小寶寶不易嚼碎堅果,而且吞嚥反射還未發育完善,即使能咬動堅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顆粒仍然容易卡住氣管。而且堵住氣管後若搶救不當,短短几分鐘就可能喪命。

尤其像夏威夷果、開心果這種圓形的堅果,寶寶吃在嘴裡時,大人一逗TA,就更容易滑進氣管裡。

7、蜂蜜:

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桿菌孢子,由於嬰兒腸道菌群防禦力有限,肉毒桿菌孢子可能會在腸道中發芽並釋放毒素,導致肉毒桿菌中毒,造成便秘、食慾不振、虛弱、哭聲改變和口、眼等不聽使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歲以下寶寶不適合吃蜂蜜。

8、刺身、魚生、半熟牛排、醉蟹、醉蝦、生田雞:

刺身、生魚片很多都衛生不過關,含有大量的病菌,在調料中蘸一下幾乎沒什麼殺菌作用,孩子的消化道很嬌弱,很容易就造成腹瀉、胃腸感冒等症狀,一些魚生、沒有煮熟的魚(特別是淡水魚)、半熟的牛肉、生蝦蟹、蛙裡可能還有寄生蟲,是酒精、芥末、調料根本殺不掉的!

因為好吃生食而導致全身長滿寄生蟲的案例比比皆是,成人也就罷了,兒童感染寄生蟲,嚴重時可能會影響生長和智力發育。

哪些東西吃時要注意?

1. 海鮮:

過敏體質、發燒、有疹子或有哮喘的孩子,吃海鮮等含蛋白較高的食物(即俗話說的“發物”)往往會加重症狀。

非過敏體質的孩子可以適量吃,但吃的時候一定要煮熟。很多貝類,海魚可能富集重金屬,也不宜多吃。

如果孩子以前沒吃過某種海鮮,第一次試吃一點就夠了。觀察孩子是否有呼吸急促,面色潮紅,心跳加快,瘙癢,起疹子等過敏症狀,如果有,及時送醫處理。

2. 淡水螺,小龍蝦、黃鱔:

淡水螺,小龍蝦、黃鱔裡都可能有寄生蟲,一隻福壽螺中的寄生蟲數量很可能多達3000到6000條。食用淡水螺,必須經過100攝氏度的高溫徹底煮透,小龍蝦和黃鱔也是一樣。

街邊、店裡賣的,能否煮透很難保證、單純翻炒或者煎炸是不足以殺滅寄生蟲的。如果實在想讓孩子吃,可以買來自己徹底清理乾淨,煮透食用。

3. 馬蹄(荸薺),菱角,蓮藕:

雖然這三種東西生吃口感很好,有的老人可能會給孩子當零食,但由於它們生長在水裡,容易感染水生寄生蟲,一旦被吃到肚子裡,會寄生在人體小腸內。患者會有消化道及全身症狀,如腹痛、腹脹、腹瀉等,重者可發生貧血、浮腫和發育障礙等。如果要吃,建議煮透食用。

家長怎麼做?

1. 盯緊

除了告訴孩子哪些東西不能吃外,該打招呼的也要打招呼,該盯緊的盯緊,面子事小,孩子事大。等悲劇發生什麼都晚了。

如果你還顧及面子,不妨看看下面這段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閨蜜孩子吃開心果身亡的網友,在微博上說的:

過年期間難免帶娃參加各種飯局聚會,難免會有親戚朋友把各種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往咱娃嘴裡塞。我的經驗是,提前打招呼,大聲告訴他們不要給孩子吃東西,當然這還是無法避免一些親戚繼續下黑手,咱要做的就是時刻盯住咱娃,看到他們下手當場制止,當媽的這時候不出馬怎能行?

還有那些所謂的親朋好友,麻煩您們高抬貴手,我們娃不是難民,沒那麼餓,不需要您親手塞食物給他們,娃還小,有的東西不能吃,有的會過敏,有的消化不了,有的會致命,希望您們不要隨便餵食物給孩子,謝謝您了……

2. 急救

緊急情況應聯繫送醫。

如果是小孩被噎,家長應在聯繫送醫的同時儘快自行施救。

3. 有些食物可適當妥協

當然,除了以上幾種食物外,還有不勝枚舉的垃圾食品,比如薯條、辣條、可樂、薯片等等,吃了對寶寶身體一點好處沒有,但過年期間,家裡難免有親戚朋友來串門,喂一口在所難免,家長不必刻意阻撓,在做不到嚴防死守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控制好寶寶的食用量,保證全家人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平安的新年。

今日小知識:每天學點小知識,做智慧父母

“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妈妈,我只是吃了顿饭,怎么成了植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