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廁所,記錄著人類從蠻荒時代一步步走向現代文明的足跡。良好的如廁環境不僅為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強弱,文明程度甚至是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標誌。

第67屆聯合國大會2013年7月24日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今年,已經是第六個廁所節!

據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廁所出現在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遺址,當時的廁所只是一個設於房舍外的土坑,因古時農家廁所常用茅草遮蔽,故也稱“茅坑”或“茅廁”。

我國最早的廁所記載,出現在西周的《儀禮·既夕禮》中:“隸人涅廁。”說的就是古人掘地為廁,待坑滿後,就命令奴隸把坑填上,再挖個新坑。“坑廁”可以說是中式廁所的始祖。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圖為河南永城芒碭山漢梁孝王后陵墓地宮內雕刻精美的石質坐便器

而如今,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廁所已經變得耳目一新,甚至可以讓人目瞪口呆。不信,耐心看下去,你會大吃一驚,刷新你的世界觀!

英國:透明、土豪、前衛。這個公廁在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 Gallery)外,由單向鏡面組成。使用者可以看到外面的街景,路過行人卻只能從鏡面看見自己。即便如此,看到外面眾多行人經過,使用者還是忐忑不安吧。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像倫敦這樣的城市,對上廁所難有一個前衛的解決辦法。公共廁所會在晚上的時候自動升到街道上來,但是白天會消失在街道線下。一家名為Urilift的公司生產這類的圓柱形廁所,並且他們已經設計了步入式小便池和專門為女士設計的彈出門。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新加坡是世界廁所組織的創始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倡導了聲勢浩大的公廁清潔運動,每年還舉行公廁的星級評選活動。世界廁所組織的創始人沈銳華在新加坡開設了公廁學院。

新加坡的公廁設置,在建築設計上,分為男、女廁所和殘疾人廁所三種。男、女廁所大多沒有門,利用建築的合理分隔設置玄關,達到廁所隱秘性的要求,並避免接觸門拉手傳染病菌。

新加坡全國有三萬多間公共廁所,衛生程度都不相同,如果想知道某個地方的廁所是否乾淨,只需要動一動手指上網查看就可以了。還可以在網頁對公廁進行點評。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加拿大:達星級飯店廁所標準 公共財政加出租資源的模式。免費開放相當徹底,廁所無人看守,公廁裡的所有設備與用品都是免費供應。廁所比較衛生、整潔、溫暖,其乾淨程度可以把自己的衣服或提包放在地上。其中大部分都能達到星級飯店廁所的標準。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新西蘭:設公廁比賽提升質量

初到新西蘭的人,大多會有一個感覺,就是無論在哪裡,廁所都很好找。

新西蘭經常開展評比最佳公廁的比賽,旨在鼓勵各地區議會提高公廁的質量。每位參賽者必須提供幾張廁所室內及室外的照片,以及提交一份300字的文章來形容心目中最佳的公共廁所。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非常有趣的是,新西蘭有一個昆蟲式公廁。這個公廁由太平洋建築設計室(Studio Pacific)設計,外形富有趣味,酷似甲克類昆蟲或海洋生物。紅色的防雨板與周圍景色和諧,懸空的彎曲結構可以保持很好的自然通風。

在澳大利亞,免費公廁數量多,且分佈合理。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及周邊、機場和中央火車站、邦迪海灘及周邊都配置了公用廁所。

澳大利亞的公廁在無障礙設施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在景區或交通站點內都會加設殘疾人士專用的盥洗室和母嬰洗手間,室內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使用方便。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法國的公共廁所可以用9個字來形容:“很潔淨、很智能、很難找”。

以巴黎為例,巴黎公廁裡馬桶內外的清潔,洗手池、地面、牆壁的乾淨令人驚訝。此外,法國公廁也很智能,在街邊經常能見到一個2米多高、橢圓柱形的密閉、灰綠色的自助洗手間。有趣的是,自助洗手間設置了自動清潔功能,使用後你可以在標有不同程度的清洗檔之間選擇。當你按下按鈕後離開,廁所門會自動關閉,而坐便器則會根據你的選擇進行自動清洗。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路邊的自動公廁給每個人的使用時間是20分鐘,如果超時,小屋的大門會自動打開。法國的公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少,少到有網站專門畫出市中心所有免費公廁的地圖。在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上,目前只有一座不免費的公廁,在旅遊旺季門口總是排長隊。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德國政府規定,城市繁華地段每隔500米應有一座公廁;一般道路每隔1000米應建一座公廁;其他地區每平方公里要有2-3座公廁;整座城市擁有公廁率應為每500-1000人一座。據瞭解,德國專門繪製了“公廁地圖”,使人們得以“按圖索廁”。在德國各城市的城市官網和旅遊諮詢處還可下載或索取“公廁地圖”。在德國,任何個人和企業都有權經營公共廁所。公廁事業實現市場化,不僅可以彌補政府資金的不足,加快城市建設速度,還可以促進公廁在節能、節水、環保等技術上的創新,實現“多贏”。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瑞士洛桑透明公廁。如果你是一個能在廁所呆半個小時的人,那麼這款廁所很不適合你,因為在裡面超過10分鐘還沒有出來的話,這個廁所門會自動解鎖,玻璃也會變的透明。這是由瑞士洛桑的一個設計師設計的,現在已經在桑格湖邊建了10個。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但是要說把廁所做的精緻化到了極致,那還要數日本了。

在日本,洗手間美得讓你再急也要憋著先發一條朋友圈。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比如說,日本的"便所飯",日本20歲左右的學生中,每5名中就有1名曾在廁所吃過午飯。

因為他們害怕一個人吃飯,別人會認為自己沒朋友。不過,能在廁所吃飯,這廁所該有多幹淨。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再比如拉麵店為了避免,前面的人把紙用完了,導致後面來上廁所的人,沒有廁紙用的悲劇,把一整面牆,都鋪滿了廁紙。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種強烈的廁所情結甚至還有"廁神"。傳說廁神十分美豔,主管生育部門,所以廁所要打掃得乾乾淨淨,生出來的孩子才會漂漂亮亮.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正是因為這樣的信仰,日本廁所才會在各方面,都做得非常極致。

走進日本廁所,首先直觀的感受就是乾淨,平均30分鐘打掃一次,不管是地面衛生也好,還是馬桶壁,感覺不到一點穢物存在。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想必看到這裡你就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日本人在廁所吃飯了。其實不只是吃飯,日本人還有可能拿著筆記本電腦在廁所上網,或者在廁所裡睡覺。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以至於廁所常有這樣的警告:禁止吃飯、禁止使用電腦…

廁所也要過節,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廁所文化!

相比較而言,我國的廁所就有些單調乏味了。雖然很多地方的廁所已經更新換代,但和上面那些標新立異的奇特建築相差甚遠。不過相比較印度而言,那已經是屬於人間天堂的範疇了。

因為,在印度,你很少能找到廁所。原因很簡單,天大地大,到處都是印度人的廁所。哈哈!

朋友們,你身邊有什麼好玩的廁所建築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