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將很多省份合併和撤銷,快來看咱原先的是啥籍

在新中國建立之後,對於我國的省份進行了重新的劃分,所以才出現了現在中國的省份劃分。當時這種模式也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被確定下來的,重慶這個發展穩定的地方被當做了直轄市。海南也是。但是在此之前我國的行政區可不是這麼劃分的。

新中國成立後,將很多省份合併和撤銷,快來看咱原先的是啥籍

在建國之前我國有四十多個省份,但是伴隨著改革的需要,陸續撤銷以及合併了很多省份,現在小編就帶著大家來回顧一下吧。原先有一個省份叫做西康省,地處於西藏和四川之間的一個省份。這個省份成立的時間不是很長,是1939年才成立的,後來考慮到當地的特殊原因,所以在1955年就將其撤銷。

當時以金沙江為界限,東面就是四川的地界,西面就是西藏的地方,當時這個省份從它出現到結束存在了16年的時間。算是歲月比較短促的一個省份。

新中國成立後,將很多省份合併和撤銷,快來看咱原先的是啥籍

綏遠縣,這個省份是在民國初期成立,當時還是袁世凱一手包辦的,主要得地方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地區,當時原本是屬於山西的地界。但是在上個世紀一十年代中期,袁世凱為了打壓閻錫山,想要閻錫山造反,這樣就能將其當做起義軍剿滅,但是沒有想到閻錫山不接茬,所以袁世凱順利的拿走了山西的土地,將其另外封為綏遠特別區。在北伐戰爭之後,當地才被叫做綏遠縣。這個地方最後是在1954年的時候被撤銷的,並且將這個土地歸於了內蒙古省。

很多人都知道,當時清朝晚期的時候,慈禧太后就是帶著自己的家產和皇帝去了熱河的行宮,所以早在清朝的時候,就有一個地方叫做熱河省,當時存在的主要功能就是給皇族打獵用的,就連當地的避暑山莊也是專門為皇帝修建的。在1933年,日軍入侵。張學良保留實力不戰而退,才讓日軍侵佔了熱河,最後是在1955年撤銷了當地,將其歸為遼寧,河北和內蒙古。

新中國成立後,將很多省份合併和撤銷,快來看咱原先的是啥籍

察哈爾省被撤銷的時間就早很多了,在1952年的時候就將原先的土地歸入了山西和河北,但是早在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年,還將張家口併入和當地,並且將其設立為省會。當時此地的轄區也比較大,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以及宣化,還有一部分的河北北部。

當時之所以這樣安排,也是因為此地的存在的歷史比較悠久,早在清朝時期的1912年就被設立,當地的居民也是多以少數民族居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