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立“吉林好人”发布厅定期发布好人事迹

9月25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明办在吉林电视台“吉林好人”发布厅举行首场发布活动,公开发布2014年度第二季“吉林好人”的先进事迹。

吉林建立“吉林好人”发布厅定期发布好人事迹

“吉林好人”的获奖者合影。

此次发布的17位“吉林好人·每周标兵”是在第二季百名“吉林好人”中经过严格推选、评审产生的,他们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节俭养德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是“吉林好人引领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

在吉林电视台“吉林好人”发布厅公开发布“吉林好人”的先进事迹,目的是号召全省上下开展向他们学习活动,学习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和平凡生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精神品质,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省上下形成好人频出、好事涌现、好行成风的社会氛围,为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吉林好人发布厅是我省对外发布先进典型的创新平台,今后每月将发布一期“吉林好人”。

据悉,首期“吉林好人”发布厅节目将于9月29日晚21:20分左右,吉林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

吉林建立“吉林好人”发布厅定期发布好人事迹

获得“吉林好人”称号的吴亚琴正在现场接受采访。

故事一:卖葱大娘被家剐倒老人陈光呼吁社会对其帮助今年4月3日7时许,陈光经过长春市二道区劳动公园东侧报刊亭时,看到一位卖葱大娘被一辆私家车剐倒,他与报刊亭店主一起把大娘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在他了解到大娘家庭情况后,他首先向路人介绍大娘的生活遭遇,同时也希望大家伸出援手来帮助这位老人。陈光的善举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有的人2元拿一把,有的5元拿2把,有的给了钱也不拿葱,那温暖的场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与真诚。陈光送别大娘时给了她200元钱,一再叮嘱她去医院检查,并说下班再去看她。随后陈光向媒体介绍了大娘坚强、自立的高尚品格,希望媒体呼吁热爱公益事业的医院能为大娘检查身体,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解决大娘的生活问题。

吉林建立“吉林好人”发布厅定期发布好人事迹

获得“吉林好人”称号的樊桂英正在现场接受采访。

故事二:不识字老太传承美德一家人共向社会捐助达60余万元白城市通榆县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女主人是如今已83岁高龄的樊桂英。樊桂英夫妇共养育了七个子女,他们以朴素的安身立命理念和道德认知,在儿女子孙中培树和传承了崇文尚德的淳美家风。一家人在老人的教育影响下,对上,孝敬老人,无微不至;对下,爱护子女,正确教育;对社会,无私奉献,不图回报。这个大家庭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和担当,全家人长期资助6名孤儿。截至目前,通过捐助、救济、资助等渠道,一家人共向社会无偿捐献资金达60余万元。樊桂英老人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读过书,不识字,她下决心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做个有文化的人。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读书接受好的教育,从1962年起,他们如孟母择邻,三次举家搬迁。为了供孩子上学,樊桂英夏天卖西瓜,春秋打长工,冬季卖鞭炮,在老伴身体多病的情况下,她一人挑起全家重担,当上了“和大泥、脱土坯、垒土墙、打草捆”的泥瓦匠,而且经常忍饥挨饿,受尽了艰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