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特批讓解放軍穿過北京東交民巷 要“根治國人臉上的瘡”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從此,北平的黑暗時代一去不復返,它成了人民的北京,隨後又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毛澤東曾特批讓解放軍穿過北京東交民巷 要“根治國人臉上的瘡”

新中國成立時的北京城區圖。

解放軍為和平解放北平,與傅作義軍隊進行了艱苦的談判。平津戰役剛剛打響的時候,中央已經在著手準備接管北平。考慮到在接管北平的特殊時期,反動勢力仍通過各種形式滲透在社會各處,不可能一掃而淨,必須實行軍事管制。因此中央決定,北平的接管將實行軍事管制,成立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

1948年12月18日,在涿縣召開的北平市委第二次會議上正式通過成立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北平市人民政府,葉劍英出任北平軍管會主任和北平市市長,彭真任市委書記。

七八千名接管幹部聚到京郊的良鄉後,葉劍英和彭真在一座廟裡對他們進行了集訓。彭真說:“進城後,一是安定社會秩序,二是搞好接管,三是肅清特務,四是解決人民生活問題。”葉劍英則明確告訴大家:“北平將來有可能成為新中國的首都,接管工作進行得如何,直接關係到我們共產黨和解放軍的聲望,關係到其他尚待解放城市的接管。”

12月28日,北平市軍管會發出了《關於做好入城準備工作的通告》,還頒佈了14條入城紀律,內容涉及入城人員的軍風紀律,要求入城人員服裝整齊,注意禮節。甚至規定通行時要靠右邊走,不準在市內乘馬驅馳,汽車速度每小時不得超過40裡等。

一切準備就緒後,1949年1月1日,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布成立佈告。同一日,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這是中共領導下的第一屆北平市政府。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與傅作義軍隊交接防務,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軍管會和北平市政府也從郊外移往北平城內的辦公處所,開始對外辦公。中共北平市委和軍管會選中東交民巷的舊德國使館、舊日本使館和兵營作為辦公區,從此奠定了北京市委領導機關所在地的位置。北平市人民政府的辦公地接收了原國民政府北平市政府舊址及北京飯店、南河沿翠明莊等地,後遷至正義路2號。

北平和平解放後,市內原來國民黨的黨政機關、文化教育、企業、交通等大大小小千餘家單位,皆轉入人民手中。北平秩序安定,國民黨的殘餘勢力被肅清,人民群眾過上穩定的生活。

“北平市政府”的名稱使用時間不長。9月27日,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623人一致舉手通過定都北平,並自當天起正式改北平為北京。兩個月後,北京市的第一屆人民政府誕生。

<strong>收回東交民巷

北京城最長的街是長安街,最長的衚衕當屬東交民巷。它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與車流奔馳不息、人流接踵摩肩的長安街相反,東交民巷路靜人稀,鱗次櫛比的西洋風格小樓掩映在濃密的國槐樹裡。

這條建於明朝的狹長巷子,呈現過繁華,更經歷過劫難。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後,這裡成了使館界,八國駐兵防守,獨立管理,禁止中國人入住,並堂而皇之地寫在《辛丑條約》上。

到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的時候,東交民巷的各國兵營仍然掌握在帝國主義的手中,這個領事館區仍然是“國中之國”。這就不難理解,在人民解放軍舉行北平入城式的時候,毛澤東要特別批准,讓威武的人民解放軍穿過東交民巷……

葉劍英在政協會後受命南下,聶榮臻繼任北京市市長兼軍管會主任。他曾經在一次會議上引用毛澤東的話說:東交民巷是長在中國人臉上的一個瘡,是到了根治的時候了!

1950年1月6日下午,北京市軍管會所在的東交民巷御河橋二號院內,在環境幽雅的北樓會議廳召開了一次聯席會議。這是軍管會召開的徵用兵營行動的最後部署會議。

開會所在的樓於1945年日本投降前是日本駐中國的總領事館,它的南鄰是日本兵營,北鄰是意大利兵營。據說,一戰後,袁世凱與日本帝國主義秘密訂立的賣國“二十一條”就是在這座北樓簽字的。北平解放前,傅作義曾將他的華北“剿匪”總司令部一度設在這裡。此時,這裡是北京軍管會的駐地,後來成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辦公地。

晚清之後,經歷了兩次大戰,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國中之國”的東交民巷,也映射了這些變化:原來的八國兵營,到1949年時仍有外國駐軍的只剩5個,分別是美國、英國、法國和荷蘭,和由蘇聯繼承的俄國兵營。蘇聯與新中國最早建立了外交關係,並把俄國兵營交還給了中國,只是使館人員還在其中暫住。幾年後,蘇聯使館建成,俄國兵營完全交還給了中國。

法國、荷蘭都在北京軍管會的限期下撤出了兵營,美國以各種理由抗拒了兩天,但面對軍管會接收小組的堅決態度,也僅僅拖延了兩天就騰空了兵營。老牌帝國主義英國,最先用槍炮打開了中國大門,在中國攫取的特權和利益最多,在東交民巷佔建的兵營最大,位置也最顯眼——北牆斜對面就是紫禁城。

面對北京軍管會的接收公告,英國試圖拖延。他們表示願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願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這對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而言,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徵收英國兵營的行動暫緩,但也僅僅暫緩三個月,英國還是把東交民巷的英國兵營交還給了中國——一切不平等條約皆被廢除了,外國軍隊不可能被允許非法駐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

<strong>北京今天的行政區劃是怎麼來的?

毛澤東曾特批讓解放軍穿過北京東交民巷 要“根治國人臉上的瘡”

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行政區劃有過多次變化,反映出城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展水平與功能定位的演進。1958年的那一次“擴容”,是北京最大規模的一次行政區劃變化,在這之後,北京的市域基本穩定下來。

1949年1月,北平宣告和平解放。當時的北平城區,面積不足百平方公里,卻如棋盤格般劃為12個區,前三門以北稱內七區、以南稱外五區。

這種小而密的棋盤格局,是從清末至民國沿襲下來的區劃方法。城區外圍,還分佈著8個郊區,大體相當於如今朝陽、海淀、豐臺的大部分地區。1948年解放軍進入北平郊區時,還曾劃定東至通州,西至門頭溝,南至黃村,西南至長辛店,北至沙河,共12個軍事管制區,與接管的20個區共同構成32個區的格局。

剛剛解放的北平城,大量特務、慣匪在城內流竄,社會秩序亟待恢復。區轄面積過小,機構多,權力分散的弊端更加凸顯。由於進城幹部有限,龐大的行政機構也造成區政府幹部嚴重不足。第八區1949年4月的一期民政工作月報曾反映,“區幹部編制應該四十餘人,只有21人,因此工作只能是水來土掩式的被動應付。群眾路線自然也走不好,甚至根本談不上,成了坐辦公室的狀態。”幹部不足,精簡機構需要立刻提上日程。

1950年,北京內城的七個區合併為五個區,外城五個區合併為四個區。合併後,不再分內城外城,統一按照第一區至第九區命名。

到了1952年,區劃再次整合。過去以數字命名的北京各區,終於都有了各自的名字:圍繞紫禁城,第一區改稱東單區, 第二區為西單區,接著是西四區、東四區。前三門以南,前門區居中,左右兩邊是宣武區和崇文區,同時,郊區有了東郊區、南苑區、豐臺區、海淀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的稱呼,已經和現在的名稱基本一致。

為服務中央,給首都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和空間,原屬河北省的鄰近縣陸續劃歸北京管轄,現有規模、格局基本形成。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8年)期間,首都工業、農業飛速邁進。當時的報紙描述:“不論你走出建國門、朝陽門,還是東直門、廣渠門,都會看到林立的煙囪,無論在南苑、在豐臺、在海淀,還是在城裡,都可以找到令人興奮的新建或擴建的工廠。”

北京開始不斷擴容,最早融入北京的是宛平縣和房山的部分村莊,1952年7月23日,華北行政委員會批准將熱河省宛平縣全部和房山縣部分村劃歸北京市。到了1956年,隸屬於河北省的昌平縣劃歸北京,更名昌平區,同時河北省通縣所屬的金盞等7個鄉被劃歸北京市東郊區,也就是後來的朝陽區。1957年12月,河北省順義縣中央機場場區和進場公路劃歸北京市管轄,這也就造成不少順義人說的“我們土地上的首都機場劃給了朝陽”。

最大的擴容動作是在1958年,當年3月7日,國務院批准將河北省的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5個縣和通州市劃歸北京市管轄。5月,國務院批准將通縣和通州市合併為通州區,良鄉縣和房山縣合併為周口店區,大興縣和南苑區合併為大興區,順義縣改為順義區。這些地方就是現在北京六環邊的第一圈衛星城,不僅為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還為北京所需物資特別是生活物資的供應提供了可靠保障。

10月,河北省懷柔、密雲、平谷、延慶四個縣劃歸北京市,這些北部長城腳下的縣,每個都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水庫。這是北京自新中國成立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擴界。至此,北京基本成就了現有的市域範圍。

2010年,原東城區與原崇文區合併為新東城,原宣武區與原西城區合併為新西城,形成16區縣行政區劃。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城市發展史上的“千年大計”宏圖展開。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邁入了新的歷史篇章。

文字 董少東 感謝北京市檔案館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