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地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極盛國土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整個東亞、中亞、北、亞西亞大部分地區,東南亞、南亞部分地區,歐洲中部和東部,以及非洲最北部都在其統治範圍內,是當時連續面積最大的帝國,在歷史上僅次於大英帝國極盛時期時的3400萬平方公里。

當然了,這裡小編還是囉嗦兩句,蒙古帝國的概念是是西方史學家對在13世紀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與四大汗國等蒙古政權的統稱,與內部統一的大蒙古國定義不同,也就是說,歷史上並沒有蒙古帝國的存在。

1259年蒙哥汗死後(蒙哥一說是感染疫病而死,一說是在釣魚城下被亂箭射死,反正死了就是了),幾大汗國迅速開始爭位。最快的是忽必烈。1260年5月,忽必烈在以東道諸王塔察兒為首的蒙古宗王及漢人儒臣的支持下搶先集會稱汗。

忽必烈發佈稱帝的即位詔書《皇帝登寶位詔》(話說,這份詔書還是當時的漢人儒臣擬定的,玩文字遊戲當時的蒙古人就是幼兒園小班,字裡行間腐儒味十足),在詔書中,他自稱為“朕”,稱他的哥哥元憲宗蒙哥為“先皇”。 6月29日,忽必烈發佈《中統建元詔》,正式建年號“中統”。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聞訊後,在海都為首的西道宗王(也就是蒙古本土貴族)的支持下於同年6月在當時的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裡勒臺”大會,即大汗位。

由於忽必烈長期居住在中原,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廣結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漢地的情況。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漢族為主的知識分子,成為忽必烈的幕僚。

他任用漢人,推行漢法,仰慕漢家文化,改變了蒙古人的遊牧傳統,開始南下向中原地區定居,過起了農耕生活,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貴族的不滿,這相當於背棄了祖宗禮法,故多數西道諸王當時均支持阿里不哥。蒙古帝國內戰爆發。(話說這不過是藉口,除了少部分老頑固一定要在草原上跑馬放牧,大部分人已經享受到了定居的樂趣,說白了還是權力鬧的。)

窩闊臺汗國,欽察汗國與察合臺汗國支持阿里不哥,伊爾汗國則支持忽必烈。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後,窩闊臺汗國,欽察汗國與察哈臺汗國不承認忽必烈為蒙古大汗,只有伊爾汗國承認忽必烈的蒙古大汗地位,蒙古帝國隨之解體。此後忽必烈的權力僅限於東方,而在元朝的官方觀點中,元朝皇帝應當也是蒙古大汗。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旭烈兀西征

當然今天說的不是蒙古四大汗國與元的戰鬥,咱們說說同時期一場改變了時代進程、改變了世界進程的大戰:艾因賈魯之戰。

當時的蒙古在建國的過程中,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西征,這場大戰就發生在第三次西征的時期。

第三次西征(1253-1260)蒙哥於1251年即大汗位後,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亞地區,頭等目標是消滅木剌夷國。

1257年,蒙軍蕩平木剌夷之地,基本徵服波斯,並揮師繼續西進,次年二月十三,攻陷報達(今巴格達),屠殺八十萬人,滅亡歷時五百餘載的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滅亡。

此後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聖地麥加,攻佔阿勒頗,敘利亞統治者納昔爾放棄大馬士革,逃入埃及求救,蒙古大軍的其前鋒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東部的塞浦路斯島)。

1260年,本來旭烈兀還要進一步攻打埃及,為蒙古攻佔更大的土地,飲馬地中海,因得到蒙哥伐宋陣亡的消息,便率主力回師波斯,以支持忽必烈同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大汗之位,僅留下怯的不花率各部族軍隊2萬餘人負責繼續征服敘利亞。其中包括亞美尼亞王海屯[蒙古盟邦與屬國]兩千鐵甲騎兵與阿尤布王朝宗室賽德的穆斯林部隊。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十字軍國家

當時的埃及馬木魯克政權成為伊斯蘭世界碩果僅存的一支武裝力量,面對這支來自東方的強大軍隊,忽禿斯知道整個阿拉伯世界現在正站在懸崖邊上,而力挽狂瀾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生死存亡繫於此戰,倘若失敗,則這個世界上的阿拉伯政權將不復存在。

此時的忽禿斯雖然知道旭烈兀已經班師回朝,但是不知道此時的大馬士革還有多少軍隊留守,心裡沒底,貿然進軍恐怕只能是自取滅亡,當時蒙古大軍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戰無不勝的氣勢給予了阿拉伯世界巨大的震撼。

而在此時,旭烈兀的愛將怯的不花正力圖維持法蘭克-蒙古聯盟,他本人就是唐代正式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裡派(也就是東方亞述教會,俗稱景教)的忠實教徒。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十字軍

當時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除蒙古軍和穆斯林外,還有十字軍東征之後留駐的法蘭克人。這些法蘭克人建立了好幾個十字軍國家,包括安條克公國、耶路撒冷王國、的黎波里伯國等,他們全都是狂熱的基督徒。

旭烈兀的愛將怯的立場十分傾向於該地的基督教徒,願意與其保持良好的聯盟關係,這不僅是因為他本人是基督徒(雖然是聶思托里安教徒),似乎還因為他意識到這樣做對法蘭克-蒙古聯盟雙方大量有好處。他希望藉由相同的宗教信仰來拉攏當地的基督徒來為自己服務,甚至於結成基督聯盟大軍,共同滅亡阿拉伯世界。

遺憾的是,聶思托里安教是天主教的一個異端派別,由敘利亞教會首領聶思托里安創立,因不承認瑪利亞是“生神之母”而被教廷定位異端。阿迦的男爵們視自己為基督正統,視蒙古人為野蠻人,視怯的不花為異端,甚至他們寧願要穆斯林,而不要這些所謂野蠻人的統治。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蒙古軍大戰十字軍

此時的羅馬教廷也沒有趁機再次發動十字軍東征,而是拘泥於旭烈兀老婆與愛將怯的不花景教徒的身份,認為與異教徒的合作是一種恥辱而在一旁冷眼旁觀,而不是與其聯合,利用蒙古大軍西征收復巴勒斯坦的失地。

(野蠻人的稱呼主要來自於蒙古人的衣著打扮,飲食習慣,以及蒙古人在第二次西征中對東歐幾乎無差別的燒殺搶掠,西方國家惶惶不可終日,他們稱呼蒙古人為“黃禍”)

為了給異教徒一點顏色看看,恐嚇異教徒大軍,向世人表明自己才是基督正統,上帝僕人,西頓的儒連伯爵和貝魯特的聖殿騎士團將領約翰愚蠢得率軍襲擊蒙古巡邏隊,戰鬥中怯的不花的侄兒被殺。

怯的不花大怒,率軍反擊,徹底打垮約翰的聖殿騎士部隊,然後攻陷西頓,將其洗劫一空。十字軍騎士們的這次軍事行動雖然愚蠢,卻為忽禿斯展示了怯的不花的實力,讓怯的不花的真實實力暴露出來,同時也讓怯的不花與法蘭克人徹底決裂,為忽禿斯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馬穆魯克騎兵

看到怯的不花僅有兩萬餘人的實力,阿拉伯蘇丹們的底氣頓時就上來了,才兩萬人,那還有什麼好怕的,隨便拉拉隊伍就能湊起來十來萬人,一人一口口水都能淹死他們,何況自己還有精銳中的精銳:馬穆魯克騎兵。

埃及蘇丹忽禿斯當即率領馬穆魯克本部約1萬2千人和其他穆斯林軍隊(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突厥人),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部落武裝,總兵力大約5萬,(一說12萬,感覺不是很靠譜,歷史上的爭議也大,一般公認在5萬左右)進入巴勒斯坦,借道十字軍控制的加沙地區,以多次打敗過十字軍的英雄將領拜巴爾為前鋒出兵北上,向敘利亞進發,截擊蒙古遠征軍

阿迦的法蘭克人不但未幫助蒙古軍,反而允許馬穆魯克過其境並在阿迦城下補充糧草。但是法蘭克人並沒有出兵協助忽禿斯,主要還是被怯的不花一仗給打怕了,法蘭克人中瀰漫著對蒙古人的恐懼,鬥志全無。

出發之日,忽禿斯決定殺蒙古使者與其隨從3人,以其梟首示於城門(話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事兒看來也是要看情況滴)。另一位青年使者被赦免,隸屬於馬穆魯克軍隊中。他們要讓蒙古人好好看看,自己是如何打敗他們的。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馬穆魯克騎兵

到達耶路撒冷之後,馬穆魯克大軍轉向東前進。蒙古軍團南下到相同緯度後,轉向西前進。1260年9月3日,馬穆魯克騎兵和蒙古騎兵在今天巴勒斯坦那布盧斯附近的艾因·賈魯平原開始交戰。看到對面遠超自己的連環營帳,怯的不花仍然神情自若,一副穩操勝券的樣子,他並沒有覺得對方有什麼大不了的。

西征路一路走來,蒙古大軍在阿拉伯世界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殺得阿拉伯人丟盔卸甲,內褲都要輸掉了,對方現在不過是把棺材本掏出來想豪賭一把,那便把他們的內褲都奪走,將這群白條雞趕進撒哈拉沙漠。

而他自信心感染了所有的蒙古將士。

反倒是一開始就斬殺蒙古使者祭旗祭天的忽禿斯與他的阿拉伯聯軍有點慌了,陣營裡氣氛緊張壓抑,從統帥忽禿斯到普通士兵都有些惶恐不安。馬穆魯克軍隊名震阿拉伯世界不假,而且此時數量足足過萬,這樣強大的力量任何人都不能小視。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阿拉伯騎兵大戰蒙古騎兵

可蒙古軍隊在數十年的征戰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三次西征殺得西方世界丟盔卸甲,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的一個神話,西頓一仗又打得十字軍們潰不成軍,任何軍隊和蒙古雄師對陣都會未戰先怯,最終輸掉內褲。

反倒是忽禿斯半路徵召的來自埃及腹地和利比亞沙漠的輕騎兵士氣比馬穆魯克軍隊高昂,他們由於消息閉塞,對蒙古人的軍威、蒙古人的戰鬥力一無所知,只覺得蒙古騎兵怎麼跟阿拉伯騎兵和十字軍都不一樣呢?(不知者無畏果然是真理。)

不過忽禿斯到底是知道自己肩膀上的重擔,儘管心理上輸了一籌,但是他還是決定一戰。

在本地人優勢的幫助下,忽禿斯制定了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他將大部分馬穆魯克騎兵部署在山谷深處,而北非輕騎兵藏在兩側的群山中,組成一個巨大的U形戰陣。然後派遣得力戰將拜巴爾領軍一萬到谷口列陣,稍作接觸便佯裝退卻,利用蒙古軍隊戰無不勝的驕傲將蒙古軍隊引誘進忽都思設下的陷阱,來個甕中捉鱉。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蒙古騎兵

1260年9月3日,戰爭開始。戰局如忽禿斯計劃的一樣,怯的不花倉促領軍出擊,這一萬馬木魯克騎兵稍作抵抗,就向山谷內撤退,而蒙古軍隊緊追不放,衝進山谷。如果怯的不花足夠細心的話,他應該能發現後撤的馬木路克騎兵秩序井然,根本不像是戰敗的模樣。

可惜怯的不花和他手下的蒙古將士一樣,已經被前期一連串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毫不起疑地闖進忽都思的包圍圈。他們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便是迅速結束戰鬥,擊潰這群阿拉伯白條雞,然後班師享受敘利亞的女人和美酒。

看到對方全部進入埋伏圈,拜巴斯軍團按照戰前制定的計劃迅速回歸本陣,展開陣型,這樣馬穆魯克陣營的全貌展現在怯的不花眼前。

1萬馬木魯克騎兵排成六公里長的陣線,中間厚兩邊薄,呈新月形,目的是充分發揮弓箭的密集火力。忽禿斯在中央指揮全局,拜巴斯統領右翼。部署在兩側群山裡的輕騎兵這時也嚎叫著衝了出來,形成對蒙古軍隊的三面包圍。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馬穆魯克騎兵

發現自己被包圍以後,蒙古軍隊出現了短暫的慌亂,僕從的敘利亞部隊乾脆就直接叛變離開了戰場,這對部隊士氣立馬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敘利亞部隊內心OS:你們打你們打,我就一打醬油的,別打我。)

怯的不花好歹跟著旭烈兀打遍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又是旭烈兀的心腹愛將,水平自然不一般。他迅速判斷戰場上的形勢,立刻命令蒙古軍隊的兩個萬人隊各以一千亞美尼亞鐵甲騎兵為先鋒,向馬穆魯克陣營薄弱而突出的兩翼衝擊。

怯的不花親自率隊,向馬穆魯克陣營的左翼猛撲過來,意圖進行一點突破,以點帶面,造成對方陣型奔潰,這也是蒙古大軍常用的戰術之一。

衝鋒的蒙古軍隊遭到來自前方和側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齊射,馬穆魯克到底是阿拉伯世界的精銳,儘管未戰先怯,可技戰術也不是蓋的,蒙古騎兵一時間損失慘重。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馬穆魯克騎兵

此時蒙古騎兵體現出百戰精銳超絕的戰術紀律,不顧傷亡向前衝擊。馬木魯克陣營兩翼的騎兵看到蒙古騎兵捨生忘死,迎著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齊射衝了過來,有些蒙古騎兵身中數箭依然狂呼向前,不禁膽戰心驚,士氣再次暴跌。

眨眼間蒙古軍隊就衝到跟前,亞美尼亞鐵騎組成的前鋒以楔形突進馬木路克陣營兩翼,而蒙古輕騎兵跟在後面飛快地放箭,重騎兵則拔出馬刀左劈右砍。本來就缺乏信心的馬木魯克騎兵逐漸喪失鬥志。

馬穆魯克騎兵儘管是以逸待勞,還是將對手引進伏擊圈,但是依然敵不過蒙古騎兵。拜巴斯統領的右翼還能勉強支撐,而左翼面對怯的不花親率的蒙古騎兵,受到極大的壓力,已經開始潰散。兩翼騎兵戰鬥意志的動搖像傳染病一樣擴散到中央,整個馬穆魯克陣營都開始後退,局勢危在旦夕。

怯的不花確定這又是一場教科書式的勝利,阿拉伯再次在蒙古鐵蹄下顫抖。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蒙古騎兵

根據波斯的史料記載,忽禿斯絕望地看著自己的大軍已經接近崩潰,臉漲得通紅,氣急敗壞得將頭盔摜到地下,大呼“為了伊斯蘭!”,單人匹馬衝進蒙古軍陣中,揮舞著大馬士革彎刀大力砍殺,所向披靡,至少砍死有十幾個蒙古騎兵。

忽禿斯孤注一擲的英雄主義行為喚起了馬穆魯克騎兵的勇氣,他們只猶豫了片刻,就狂呼著衝了上去,用彎刀同蒙古騎兵進行激烈搏鬥。事實證明,馬穆魯克軍隊先前的敗退純粹是怯戰的心理在作怪,一旦他們恢復了自信心,立刻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在近戰中,蒙古騎兵儘管身體素質並不弱,武器裝備也不賴,但是相比馬穆魯克騎兵還是要差上不少。馬穆魯克騎兵精湛的單兵格鬥優勢與裝備上的優勢漸漸顯示出來,再加上人數上的優勢,蒙古軍隊傷亡漸增,開始現出敗象。

這一場混戰從清晨打到下午,蒙古軍隊傷亡逐漸增多,開始現出敗像。怯的不花的隨從勸他撤退,被他高傲地拒絕了,他保住了成吉思汗旗幟的榮譽,但終因寡不敵眾,失敗被俘,遭到處決。

蒙古帝國夢斷阿拉伯

蒙古騎兵

怯的不花死後,大軍全軍覆沒,消息傳到大馬士革,留守的蒙古將士紛紛棄城逃跑,數天後忽禿斯率領大軍勝利開進大馬士革。艾因·賈魯戰役是蒙古軍西征首次重大失敗,蒙古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就此終結,而埃及蘇丹忽禿斯正式成為了阿拉伯世界的大救星。

幾年後,1264年,旭烈兀接受了元朝的冊封,成為伊兒汗,他建立的國家也成為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中的伊兒汗國。此間,旭烈兀及其子孫又發動了幾場西征,意圖復仇,結果無功而返,蒙古帝國向西方的擴展就此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