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下月实施:返现涉违规,微商跑路更难了

在某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了知名品牌的葡萄酒,瓶盖上的防伪查询是非法代码;购买了一台使用不到一周的电脑,崩溃了两次,经常是黑屏……

电子商务法下月实施:返现涉违规,微商跑路更难了

1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意识调查报告,表明产品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在线消费的心理疾病。

通过互联网舆论数据抽取字云分析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质量问题,可以看出消费者普遍关注产品质量(一般质量、质量差、严重磨损)、产品包装(过于随意包装)、产品说明的真实性(发回和图片上的不同)。(尺寸)和其他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电子商务领域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质量不合格和假冒伪劣。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电子商务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屡禁假冒伪劣商品”;其次,“更不合格商品”(42.4%)和“在线和离线商品质量不一致”(40.6%)所占比例较大。

根据对2018年“双11”网上消费的调查,参加11月11日网上消费的受访者中,有28.9%的人患有“劈票”,平均每人344.6元,合计6916万元,占“双11”总消费量的8.2%。他回答道。电子商务平台由于种种原因取消订单,不仅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增加了网上消费者交易量,从而误导了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结果显示,52.4%的被调查者在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购买商品时遇到假货多或混销的问题。另外,通过对消费者网上评论的分析,发现售后服务困难、物流配送时间长、配送质量差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购物体验。

电子商务法下月实施:返现涉违规,微商跑路更难了

“专业,给五星级的好评,还2元红包!”在网上消费中,也有一些卖家发表评论。一方面,他们用“小恩惠”来诱导消费者表扬。另一方面,他们购买“海军”来刷表扬。这种行为将来会被禁止。

明年1月1日实施的《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搜查或伪造用户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76.4%的受访者认为“回复好评”等行为违反了《电子商务法》。

在处理电子商务纠纷中,取证难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也是被申请人在维护自身权利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微商已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灾区。

电子商务法下月实施:返现涉违规,微商跑路更难了

对于那些没有实体店铺、营业执照、信用担保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微型商人,一旦发生消费者纠纷,他们就进入低门槛的微型商人,微型商人往往试图通过改变账户或直接删除“朋友”来逃避法律责任。但是,根据《电子商务法》,微商作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为消费者维护其权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将对当前网络消费中的质量安全、虚假宣传、网上销售、信用、物流延误和隐私泄露等问题起到关键性的调控作用。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电子商务法的知晓率不到60%,这说明法律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