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根金條換來的傳家寶,如今價值10億元,他們又為何違背祖訓?

在2015年7月16日至10月16日,歷時3個月的"齊國曆史文化展"展開了,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慕名前來,而戰國時代的青銅器更是引得在場的遊客連連稱奇。每個青銅器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今天筆者要講的是著名的"戰國商鞅方升"背後的故事。

10根金條換來的傳家寶,如今價值10億元,他們又為何違背祖訓?

在清末年代,安徽有一豪門大家"龔"家,這個龔家是名門望族,家族世代為官,龔家出了不少大官和名人,例如明代大文豪龔襲,清末著名外交家龔照瑗。說起這個龔照瑗還曾經在英國抓捕過國父孫中山先生呢。好了扯遠了,說回這個國寶。

10根金條換來的傳家寶,如今價值10億元,他們又為何違背祖訓?

清朝滅亡後,龔家仍然屹立不倒可見其根基實力雄厚,龔家有倆兄弟,哥哥名叫龔心銘,弟弟名叫龔心釗。這兩兄弟都曾在清末當過官他們還有個共同愛好就是收藏古董字畫。在清廷倒閉後,他們更是致力於收藏流失的古董。

10根金條換來的傳家寶,如今價值10億元,他們又為何違背祖訓?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龔家大哥龔心銘一直混跡在古玩店,黑市等,一直在搜尋古董。這天,他和往常一樣來到了古玩店,一進店,一個痕跡斑斑的青銅方升映入眼前,這難道是?一個猛烈的念頭在腦海生出,他壓住自己澎湃的心情。他故意漫不經心的問古玩老闆這個方升怎麼賣?店家也不含糊,張口就漫天要價,兩人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龔心銘以10根金條買下了這個青銅方升。

10根金條換來的傳家寶,如今價值10億元,他們又為何違背祖訓?

回到家後,兩兄弟仔細觀察,查閱典籍,經過一番確認,他們發現這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商鞅方升"真品,戰國商鞅方升是計量器物,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標誌性器物,是國家的重量級文物,據專家估計這個國寶"商鞅方升"價值10億。當然了,國寶的歷史價值肯定是無價的。

10根金條換來的傳家寶,如今價值10億元,他們又為何違背祖訓?

兩兄弟將戰國方升安置在一個小閣樓精心保存從不讓外人接近。期間無數古董商人和外國收藏家紛紛上門欲求購寶物,但是都被龔家人以寶物早以賣出為由拒絕了他們。龔心釗立下祖訓:龔家後世子孫不得賣商鞅方升,誰不守好商鞅方升誰就是龔家的罪人。

10根金條換來的傳家寶,如今價值10億元,他們又為何違背祖訓?

時過境遷,經過了"運動"之後,龔家已經今非昔比了,龔家的傳家寶"商鞅方升"被抄走,龔心釗的兒子龔旭人覺得愧對父親,沒有守好傳家寶,悲憤而死。後來運動結束,政府將商鞅方升歸還龔家,方升回到了龔家的後人龔理雄和龔理濤手中,兩兄弟為了讓國寶得以傳承,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商鞅方升,他們決定"違背祖訓"將價值10億元的商鞅方升上交給國家,讓商鞅方升恢復它昔日的光彩。

10根金條換來的傳家寶,如今價值10億元,他們又為何違背祖訓?

看到這,我敬佩也很感謝龔家兩代兄弟的無私奉獻,是他們為我們的古董歷史文化描下了重重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