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財經大數據:同業存單可不簡單


韭菜財經大數據:同業存單可不簡單

什麼是同業存單呢?

通俗化來說,同業存單就是存款類金融機構為了滿足自身資金的流動需要,向銀行間市場發行的短期存款憑證。

其投資和交易主體為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品。存款類金融機構可以在當年發行備案額度內,自行確定每期同業存單的發行金額、期限,但單期發行金額不得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

這麼地,我們把同業和存單區分開來理解。先來了解什麼是存單。存單,是銀行憑以辦理儲蓄業務的一種信用憑證。銀行在簽發存單或者存摺後,就要對儲戶負有經濟責任了。

舉個例子,某天我有20萬塊錢,我把這20萬塊錢存入銀行,銀行在收到錢後就會給我一張紙質存單,作為一種信用憑據。之後我哪天要想把錢取出來了,就給銀行出示存單,銀行就會憑存單給我取錢了。

那同業指的是什麼呢?其指的是相同的行業,但不包括製造業、畜牧業等等這些,它專指的是金融業中的存款類金融機構。

目前,我國的存款類金融機構主要分成了四大類:

1. 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等這樣的商業銀行;

2. 政策性銀行,只有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這三家;

3.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4.央行認可的其他金融機構,比如說財務公司。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四大類存款類金融機構才是同業存單的發行方,除了它們外,其它的金融機構是沒有發行同業存單的資格的。

既然有了發行方,那就得有投資方呀,不然錢從哪來呢?但是並不是誰都可以購買同業存單的,有資格購買同業存單的機構呢,也主要分成了四大類:1.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品,例如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等,以及這些基金旗下的若干種基金類產品;2.全國銀行間同類拆借市場成員,也就是各家商業銀行;3.境外金融機構;4.銀行認可的其他機構。

知道了發行方和投資方,接著來告訴你同業存單的發行和購買流程是怎麼個進行法的。首先,由四大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作為發行方,以財務群電子化的方式,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公開發行同業存單。然後四大類投資方,通過全國銀行間市場來選擇併購買符合自己需求的同業存單。

說到這裡,就有人會發出疑問來了:這些金融機構應該都是不會缺錢的呀,怎麼還會相互借錢呢?其實啊,銀行也是有缺錢的時候的,畢竟銀行是要保證自家一定的流動性的來確保儲戶們能夠正常提現,這種時候出現個不錯的投資項目,可自身流動性略帶吃力了,又不想放棄這難得的香餑餑,那就發點同業存單唄,找金融行業的小夥伴們救急一下咯。

而且呀,各銀行之間還是不一樣的,大銀行能獲得更多的低成本資金,小銀行則在這方面就趨於劣勢了。個人認為,如果這時候,大銀行將多餘的資金用來購買小銀行發行的同業存單,收益雖說比不上放貸,但從安全性上來說那是比放貸安全很多啊,這種雙方互利的選擇,大銀行何樂而不為呢。

韭菜財經大數據瞭解到,在2018年,同業存單的關注度相對於2017年來說,大有提高。原因就在於同業存單數量的增加,不斷豐富了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渠道,也使得其的發行利率水平對整個金融市場都具有較強的指示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