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華中科技大學在這份榜單位居第三!

昨日,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研製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發佈。在這份全面聚焦人才培養的榜單中,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三。

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華中科技大學在這份榜單位居第三!

該評價體系創新性的設計了體現人才培養質量的四大維度和13項評價指標,即<strong>人才卓越度、學生優異度、人才貢獻度、國際吸引度。該體系填補了大學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空白,對於“雙一流”建設政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鑑價值,同時將助力高校“雙一流”建設。

<strong>什麼?

<strong>覺得出乎意料?

從課堂教學質量到教學基礎設設施;從激勵教師政策到培養教學方法;從創新人才培養到籌謀新工科體系建設;從英才培養樣板到醫科人才模板......以本為本,華中大一直在行動。

狠抓課堂教學質量 夯實教學設施建設

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華中科技大學在這份榜單位居第三!


“為本科生講授一門完整課程,且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進入本單位前50%”,這是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修訂的《華中科技大學教師職務聘任實施細則》中對職稱評定的一項重要規定。從條文中不難看出,為本科生上課且質量優良已經是教師職務評定的一個必要條件。與此同時,為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我校重構了基礎教學組織,決定在本科教學中實施課程責任教授制度,鼓勵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華中學者”計劃入選者和學科帶頭人等擔任課程責任教授或加入課程教學團隊。<strong>截至目前,全校依託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建有近200個課程責任教授團隊。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在狠抓課堂質量的同時,華中大也與時俱進地更新和落實了眾多課堂教學紀律監督等方面的制度。截止目前,學<strong>校共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9門,國家級網絡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7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6門,居全國高校前列;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8門,省級精品課程113門。

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需求,華中大也在實踐教學基地的佈局和運行機制方面下足了功夫。目前,學校<strong>共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8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8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數目390個,國家級實驗教學基地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全方位地為學子的實踐教學奠定了基礎。

激勵教師站好講臺 強化教師培訓約束

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華中科技大學在這份榜單位居第三!

2017年,華中大啟動課堂教學卓越獎、優質獎的評選,同時在原有“華中學者”計劃的基礎上,增加了教學激勵實施細則。近年來,學校一方面加強了對學生實施個性化、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另一方面加強了對教師教學的激勵措施。<strong>據統計,自2015年以來,華中大用於本科教學的津貼和教學優秀獎勵的獎金累計超過1億元。

為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華中大不斷加強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結合學科特點,開展了“以學生為中心”課程改革、教師批判性思維、“三明治”教學、微格教學、翻轉課程設計、教師科學發聲等多項教師培訓活動,這些內容豐富、極具實踐意義的課程吸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效果也十分顯著。2012年至2017年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舉辦工作坊173期,講座38期,沙龍11期,觀摩課19期,示範課10期,研討會3期,諮詢35次,培訓學校教師累計5110人次,近2100人。

聚焦創新人才培養 探索可複製英才教育模式

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華中科技大學在這份榜單位居第三!

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發展志趣,華中大構建了自主選擇專業的個性化育人體系。而為了更好地配合這一政策,改造和升級本科教學管理信息系統,適應“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培養需要,用信息技術支撐本科教育教學相關改革。啟明學院、創新研究院、光電信息試點學院、工程科學學院、國家示範性微電子示範學院,以及中歐清潔與能源學院等一批人才培養特區的建立,則是學校利用有限資源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的全新嘗試。

我校每年組織和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賽事<strong>100餘個種類,參與學生5000人次以上;每年新增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strong>1000餘個,覆蓋學生4000餘人次。為了學子在創新創業領域能夠有更多機會,我校以教學平臺、科研平臺和教師團隊為依託,<strong>建立了24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18個示範性學生創新團隊,同時建設了集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文化和資源共享空間一體的校園創客空間、眾創空間,<strong>實現了創意、創新、創業全鏈式覆蓋,推動大學生創新項目從研究到應用、創新到創業、校內到校外的無縫對接。

展望未來人才需求 領航新工科體系建設

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華中科技大學在這份榜單位居第三!

作為一所傳統工科強校,華中大一直在思索結合自身工科發展人才培養優勢的新工科體系建設,這個體系一方面要快速響應社會、產業和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更要遠離喧囂去思考更深層次、面向未來的重大問題,引領產業需求而不是一味跟單。

在充分結合自身專業優勢下,華中大<strong>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探索的三項新的人才培養計劃入選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學校黨委對新工科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多次組織專家進行研討,並提出了四點建設四路:第一,要更加敏捷地繼續探索本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第二,要更好把握未來需求、把握產業方向;第三,院系要圍繞新工科建設,找準定位、修訂方案、提出理念、創建模式、啟動改革、提升能力;第四,院系要重視、支持教材建設,學校要繼續加大對教學環節的投入力度,力爭在新時代總結出更多教育教學改革經驗典範,向全國推廣。

突破常規教學規則 打造華中大醫科人才培養樣板

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華中科技大學在這份榜單位居第三!

2012年,華中大<strong>同濟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即附屬協和醫院)創新性地開展親友健康管理實踐教學,指導學生從入校起就以“準家庭醫生”角色為不同年齡段親友建立健康檔案,動態追蹤管理。以親友為臨床教師,以親友健康問題為教材,巧妙利用情感紐帶,在遞進式移情教育中促進醫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深入落實了全人、全程、全員育人理念。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啟動以來,共有1300餘名學生從親友健康管理實踐教學中獲益。

作為擁有百年辦學歷史的中國最早的醫學院之一,華中大同濟醫學院目前已形成了具有同濟特色的卓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基礎理論厚、臨床能力強、創新潛質大、綜合素養高”的育人特色。同時,學校對醫科基礎設施的投入也不斷擴大,今年10月,中國首家中德友好醫院正式掛牌於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國際醫學中心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中。

-----

相信看了這些的你,一定會對HUST的濃郁學風有更貼切的感受~

沒錯,讓<strong>“學在華中大”的品牌更加響亮,我們一直在努力!



文字 : 王瀟瀟 高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