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起诉职业差评师引来结果!获赔损失1元、合理支出2万元

要说电商人最讨厌和害怕什么样的人,职业差评师肯定算是一个。

职业差评师,顾名思义,就是靠给别人差评生活的人,是由淘宝网催生的网络交易敲诈行为。淘宝上有很多恶意买家做起差评师,专门以给网店差评为手段索要网店钱财,甚至还出现多人合作的“团伙作案”,给淘宝卖家造成巨大伤害。

这些人躲在屏幕后面,把平台给予消费者的权利变成了伤害电商卖家的武器,通过威胁、勒索骗取财物,是网络上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strong>十几个差评毁掉一个店

<strong>职业差评师月入八万


自从有了电商,有了购物评价这个说法之后,差评师就诞生了。早期的职业差评师技术含量不高,一般都直接用自己的平时购物的号给差评,写点坏话就可以等着卖家上门求情了。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相关规范也越来越严格,某宝就有专门的人处理职业差评师的“恶意维权”。<strong>对于恶意维权的账号,轻则封号,重则封IP,相关的旺旺账号都会被标记。

在平台严打之后,个人差评师基本销声匿迹,存活下来的都是工作室和差评平台。<strong>工作室会通过收号、盗号等方法获得账号,不停的使用工具换IP,很多10、20信誉值的小号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性的。

阿里起诉职业差评师引来结果!获赔损失1元、合理支出2万元


实名认证不是用的自己名字,IP也都是假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差评工作室监管难度极大。

职业差评师极其嚣张,甚至喊出了“十条差评搞垮一家店”的口号之所以这么嚣张,是因为他们早就研究好了卖家心理和平台规则,很多中小卖家根本就斗不过这群敲诈勒索的坏人。

阿里起诉职业差评师引来结果!获赔损失1元、合理支出2万元


他们一般会选择钻石卖家,最好还是宝贝里几乎没有差评的那种,这种小卖家往往不懂淘宝规则,没精力跟小二申诉,最容易选择破财免灾。

其次他们会选择深夜下单,没人回复就说态度不好;指定物流,不发就说不满足顾客要求;专门挑易碎、易过期的商品下单,过来就说是坏的。

阿里起诉职业差评师引来结果!获赔损失1元、合理支出2万元


为了躲避淘宝监管,职业差评师从不在旺旺上聊天,因为某宝在卖家申诉时只相信旺旺聊天截图。不发货扣你三分,发货了就威胁差评,想让我退货先给我打邮费,打了邮费我也不会退......拖着不解决就等着收差评。

这群蝗虫一样的作恶者让无数辛辛苦苦赚钱的电商卖家苦不堪言。

<strong>索赔一元!淘宝起诉职业差评师!


2017年9月,深圳一家做电脑配件的网店,收到了一段近400字的差评,卖家和买家沟通解决方案但买家一直不满意,后来对方提出了要8888元的“赔偿”。

卖家这才意识到遇到了职业差评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卖家妥协了,给了钱,对方删除了差评。

<strong>但半年后,该店主又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对方直接开出8888元价码,经讨价还价,给了6999元,对方删除了差评。时隔两个月,这伙人又来了。卖家这才赶紧报了警。

2018年7月31日,龙华警方办理的“淘宝差评师”网络敲诈勒索系列案已抓获嫌疑人16名,并全部予以刑事拘留。

2018年11月8日,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诉差评师案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全程进行网络直播——阿里巴巴以侵权为由,将上述三名利用恶意差评敲诈商家、已被刑事判决的差评师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赔偿1元,并在淘宝网主页赔礼道歉。

阿里起诉职业差评师引来结果!获赔损失1元、合理支出2万元


2019年1月17日,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诉差评师的“一元官司”迎来了一审判决:江苏海门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杜某三人的行为损害了淘宝的合法民事权益,故判决三被告共同赔偿淘宝损失1元、合理支出2万元。

淘宝方面表示,起诉差评师是为净化平台经营环境,维护商家利益,让评价更真实,消费更放心。

该案是法院首次判决职业差评侵害淘宝评价数据权。目前我国法律对于恶意差评这样的网络恶意行为,在立法上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很难进行快速、有效的应对,让这些恶意行为能够钻制度的空子。

<strong>电商平台是最了解行业生态现状的,在这个时候能够主动站出来,通过司法诉讼来推动相关判例,这将有助于促进形成长期、有效、良性的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推动司法甚至是立法的进程。

在很多时候,其实电商卖家是处于弱势的。尽管人们常说“要把顾客当成上帝”,但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上帝”,电商人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