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一:租赁企业全球化,建立海外平台

圆桌一:租赁企业全球化,建立海外平台

圆桌一:租赁企业全球化,建立海外平台

和讯银行消息 9月21日,由新金融联盟、阿曼波&哈勒戴联合公司主办,天津港(600717,股吧)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管理为支持单位,民生金融租赁协办的2016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在天津召开,论坛主题为“驾驭经济逆周期”。和讯网对论坛进行全程报道。Commercial Industrial Finance, Inc CEO Robert Rinaldi,西门子土耳其租赁公司CEO Bülent Tasar,中民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汤敏,中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山就租赁企业全球化的原因、租赁企业如何搭配国家战略、合作还是并购,租赁走出去的方式选择等话题进行一些列的讨论。

主持人:Amembal&Halladay 董事长兼CEO Sudhir P.Amembal

嘉宾:Commercial Industrial Finance, Inc CEO Robert Rinaldi先生

西门子土耳其租赁公司CEO Bülent Tasar先生

中民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汤敏先生

中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山

Sudhir P.Amembal:谢谢各位和我们一起参加今天的会议,我想各位都不需要赘述太多的介绍,因为此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他们,他们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并且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要平衡这些论坛,我们要平衡,有两位中国的CEO,有两位外国的CEO,其中两位是独立的,另外两位是非独立的。目前的团队和情况,团队很简单的,如果你想走出去,这是受中国租赁行业所决定的,过去两年的目标都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很多企业此前走出去过,但会有更多未来几年也要走出去,之所以要走出去有很多原因。

总结而言,第一个是多元化的需求,抓住机会从国外学习更多的机会和经验;第二点和第一点相对,就是因为经济的下行,经济逆周期;第三是第二点的结果,不断减少的利润和激烈竞争;第四是战略原因。

如果谈到我们的模式,我们将如何做呢?我想问每位CEO一个问题,之后请每个人对你们的问题提供一个答案,当这个问题回答之后希望大家能互动和交流,每个人都有提问的机会,之后会进入Q&A提问。首先有请中车投资公司的王石山董事长。中车投资是全世界这些机械设备最大的制造商之一,王石山董事长在津巴布韦和亚美尼亚都有他们的公司,中车投资在境外还没有他们的CEO,我想问一个问题,他们首先要完成的是目前他在中国的租赁资本发展如何?

王石山:谢谢Sudhir P•Amembal先生!从中车租赁来说,目前主要业务还是在国内,交通产品成为地铁产品、有铁路的机车车辆产品,还有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大型设施装备,能够各占30%。中国中车(601766,股吧)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现在也在走出去。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除了我们装备直接做销售以外也要做金融类支持,我们现在特别是在欧洲、北美、东南亚市场。欧洲、北美租赁是相对成熟的市场,现在我们迫切想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这样可能会带动我们的产品在这个地区的销售,在这个地区更好地去落地。

Sudhir P.Amembal:谢谢王董事长,我了解到了你为什么要走向全球,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你们如何计划走向全球,如果你们想和其他公司合资、合并、兼并还是怎样?你们想怎样走向全球?

王石山:国际化过程中,特别是对租赁业,在英国我们做了很多调研,请咨询公司给我们做整个英国轨道交通市场调研。英国在整个欧洲铁路做了私有化,分为路网公司,机车车辆主要是在租赁公司,其中有三大租赁公司,目前占据了英国机车车辆的85%以上,这三大公司的背景是由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支撑的,这两三年过程中股权和它的结构也在变更。

分析这个形势,我们进入国际市场过程中有很多种形式,一是并购,二是合资合作,三是自己建立独立的租赁企业,这主要是根据我们一些意图和国际化进程不同阶段要求。比如这几年有些欧洲国家轨道交通车辆市场经过几次股权更迭,目前标的物价值和价格相背离了,我们可能就不会去并购。如果价格和价值相符合,有很好的资产和市场,我们选择时就会选择并购,这样可能能够在更短时间,更快地扩大我们的规模。如果从自己建立新的公司去运营,在国际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比较缓慢,但在某一个阶段,这也是有必要的,比如在英国我们会采取和刚刚成立的,或者规模比较小的租赁公司去合作,逐步地开拓它的市场,就不会采用对于规模较大的租赁公司进行并购,主要还是在当期我们认为它的价值和价格有时候背离,这是从国际化进程上来看。

从国际化范围上、路线图上,我们更倾向于走入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因为整个中车在东南亚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市场占有率比较大,而且这些国家、业主对融资方式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既需要卖方国家的信贷,也需要不同的融资租赁方式来帮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我们认为,欧洲和北美轨道交通市场、铁路市场是个成熟的市场;它的租赁市场是个规范和成熟的,进入这个市场,我们从租赁角度会感觉到更安全,更容易走得更远。

当然,“走出去”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要走出去。目前国内整个租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利润压力也非常大,特别是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目前在国内各个金融租赁公司、内资、外资租赁公司都认为是比较好的资产,这块竞争可能更激烈一些,大家都要配置这样的资产,这样整个租赁资产的价格下降了很多,利润空间也比较高。所以,需要走出去。走出去也是为了扩大业主以更多的金融支持。

Sudhir P.Amembal:谢谢王先生解释得非常清晰。Robert Rinaldi公司做得非常成功,他的背景也非常深厚,它叫CSI公司,现在这家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的租赁公司,它在40个国家都有办公室,他在董事会已经干了十几年,并且他在董事会已经干了十几年了。我要问Robert Rinaldi两个问题,美国肯定不是“一带一路”上的国家,但王先生刚才说了,很多中国这些企业肯定会进入美国市场,当然由于诸多原因。我想请问Rinaldi先生,如果这些中国公司要进入美国,你会给中国这些公司哪些建议?你可不可以给我们举一些例子,这些外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成功经验?

Robert Rinaldi:刚才很多发言人分享了他们的经历,William H. Besgen先生谈到,日立公司进入美国市场也提供了路线图,告诉我们怎么做,也提供了方法。来到了这样的新市场,日立公司来到美国市场时也给这些新公司提供资金,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些可以借鉴。还有西门子这些专属机构客户也进入了美国市场。GE也是一样地走出去,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你有两大银行,现在在美国做业务一是从法国来的进入美国市场,他们基本是全新业务,开拓自己的融资银行。还有荷兰一家银行,他们通过收购进入了美国市场,他们收购了小额的融资融资租赁公司,DLL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融资租赁公司,他们在美国市场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例子是这么做的,他们可能做的例子不一样,但所有的案例中,正如Besgen所谈到的,他们有一些人是当地的国民或者美国人有合作伙伴,利用这样的中间人才来打通国际市场。

还有一些国际上的例子,最近有一些新的公司在美国创业,扩大规模,它带进去了一大批的人,这些人才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把这些人才配到各个地点,并且每个人背后都有投资银行的支持。

Sudhir P.Amembal:我想问个简单的问题,想重复一下问题的第一部分,您刚才提到的利益攸关方,他们可能20年就进入了美国市场。但现在市场发生了变化,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想让自己的出资人扩大规模,走入成熟市场,您认为对他们来说有怎样的潜力?不仅仅是对专属公司来说,像中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想进入这些公司是相对容易的,但对出租公司来说想进入美国市场有怎样的潜力?

Robert Rinaldi:现在有四个这样的独立公司,我们已经进入了美国,这是由于美国的监管环境,现在美国的监管环境是提供非常开放的资金源,所以它能够获得银行很大量的信贷支持。美国不仅仅是银行,客户会把他们的银行叫做他们的牙医,他们可能会想要去找一些没有监管障碍的人去提供资金。如果有这种监管上的障碍,会使得融资过程非常困难,正如Lou Vigliotti谈到的GE他们雇佣了上千名工作人员,但这是绝对值的。

Sudhir P.Amembal:我们都知道汤敏先生是新的加入者,一年前左右时间设立了自己的业务,同时他们也在考虑自己的国际化,有自己的母公司CMRG集团,他已经实现了国际化,他们的银行是个国际化的公司,有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理解,中民国际想要国际化的,虽然他们在国内是个新兴者,汤先生您有怎样的计划,怎么看这样的计划实现者?

汤敏:每次参加论坛都能看到老朋友和新朋友,听取专家的真知灼见,获益匪浅,今天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租赁业的国际化走出去,这也是中民租赁特别支持的圆桌。我们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个话题。正如Amembal先生所说的,中民租赁有天然天生的国际化基因在血脉当中。我们现在有两个股东,一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集团中民投,中民投已经在进行全球布局,欧洲、美国都进行了自己的投资并购,并设立了分支机构。另外一个股东是韩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韩亚银行,在全国有100多个分支机构,有非常大的国际布局。我们作为中民投韩亚国际公司,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必然选择。

我们现在做的几个核心聚焦的业务板块,也是天然具有国际化属性,比如我们强力聚焦的通用航空板块,重点关注新能源板块等等,这些业务在现阶段包括下一阶段都有非常大的计划,我们要用全球视角开展业务,整合境内境外客户资源、市场资源、金融资源来推动我们业务的发展。

我们国际化做了充分准备,现在的经营团队,50%以上都具有国际化背景,在国内大公司或国外工作和学习过,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国际化的背景和很重要的支撑。具体刚才说到怎么走国际化道路,我想我们的道路和厂商系和其他纯投资类的可能不一样。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想法,主要由三种方式推进我们国际化业务。

第一,现阶段已经开展的跨境租赁业务。我们在空客采购了100架直升机,在中国市场进行租赁业务开展。中国现有比较成熟的,在全世界比较领先的新能源租赁,支持中国的光伏和生物制发电企业,我们支持他们的设备到境外用户去,这是跨境安排。

第二,两头在外的国际化业务,我们在境外融资和发债,我们的资金、承租人、市场全部都在境外开展。这是第二阶段国际化业务。对中民投业务来说,非常重要的关注点是第三阶段,我们在境外要开展投资活动,要通过收购和兼并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里面包括两类业务,一类是寻找在东南亚的投资、参股和并购机会,正如今天很多嘉宾说到的,中国市场的竞争度,价格竞争现在已经达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但在东南亚一些新兴市场,租赁业方兴未艾,收益率非常高,市场潜力非常大,我们在关注这些方面的投资机会。中国近几年出现了无法出现的投资回报机会。 第二个机会放在欧洲和美国的等于发达市场,美国、欧洲成熟大的航空企业,我们在寻求和他们的合作,包括和他们的股东商谈并购的机会,这个考虑是基于这么几点。这些成熟的市场里,在这些行业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比如我们现在最关注直升机行业,欧洲和美国友非常成熟,非常大的直升机租赁公司,他们有非常优秀的团队,通过资本上的合作,我们希望把他们的管理经验、运营团队拿到中国和东南亚这些市场还没有充分开发的市场来进行完美结合。第三,中国市场经济下滑情况下,整个估值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在境外一些投资和并购的机会,可能会要付出一些溢价,但放在全球市场来看,从中国市场来看,当这些公司我们投资之后能进入中国合并报表之后它的估值还是非常合适的。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我们在全球化第三阶段或第三种方式就是要全力推进在东南亚和欧美,按照我们不同的侧重点来选择和寻找投资和并购的机会,来寻找跨越式的发展。

Sudhir P.Amembal:谢谢汤敏先生,我看得出来你们公司做的很多工作,包括这些计划如何施展。Bülent Tasar你是西门子公司在土耳其租赁公司的CEO,正如Bob的观点一样,你的经验是在土耳其,你的优势是西门子在欧洲的扩张。你给中国出租人提供咨询顾问,帮助他们走向国际,您认为应该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Bülent Tasar:我可能说不了做什么,但可以说说什么可以去做。有两点是我现在即可想到的。

第一,让你自己市场的准入战略适用于你所要进入的所有国家,不要只是有一些我们自己市场都知道的东西,你要了解新的市场,每一个市场都是不一样的,甚至你的邻国都有不一样的局面。所以,不要只是尝试着出售你的产品或知识,把它输出到另一个新市场,而是要向新市场学习。所以,你的市场准入战略,针对不同的国家都要有所涉猎,了解它,基于发达国家的知识或新市场当地的信息,这样才能优化你整个过程。当我们进入匈牙利市场时,我们想购买一家小公司,和他们合作,进入了波兰,也是东欧的国家,我们从头开始和他们接触的。我们进入俄国也是和一家小的公司进行合作。我想说的是不要低估了你想进入的这个国家现实影响力。

第二,不要低估这些国家的监管者层面,你一定要想办法兼顾到这些人,你能够给这些国家带来的价值一定要足够,和这些监管者沟通,让他们知道。因为如果这个政府机构认为,你们什么都知道,你们改这个又改那个方法,那么无法让你的愿望实现,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

我的第二个观点,有时候我们会犯错误,这些公司会为你们建立一些机构,把一些老的人物带到机构里来,我想这是很大的错误,是大部分公司会做的,你要选择个本地的CEO,而这个CEO对全球要有理由能力,并且能建立个人的团队。同时在那个组织上进行服务。从基层开始,因为整个市场是非常不同的,你要从头开始建立这样的公司,要找到正确的人,最适合的人,而不仅仅想把你们公司的人带过去,他们什么都懂,他们就会教你们。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大部分国家在这些项目上也损失过。

比如我刚来西门子时,西门子也想成为全球性的企业,他们用了这个词“全球化”,当他们往前发展时,我说你们并不是全球化,而只是变成全球化。他们从德国去了法国,去了美国,这是正在发展的市场,一旦全球化你会进入新兴市场和其他市场,进而你就会了解到什么叫多元化。所以,全球化,不仅是进入和你国家相似的市场,也要进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这样就能够产生出很大的多元化。这样的多元化能够做出很多的贡献。

比如当我们进入俄罗斯市场时它面临很多的困难,当我们进入土耳其时,土耳其经济实际是负增长,但我们在西门子找到正确的人,给他们正确的战略,了解当地的市场,并且发展得很好,我相信土耳其、俄罗斯目前是利润最丰厚的,特别是西门子金融服务方面。几年前我们来到中国,认为在中国可以重现同样的神话,我们也会选取本地的员工,了解当地的市场,中国现在也在产生非常好的利润,并为西门子的金融服务提供新的增长。

Sudhir P.Amembal:我了解你的想法,你说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辅助性收入是吗?

Bülent Tasar:是的。

Sudhir P.Amembal我想给大家谈一个故事,中国租赁公司都知道这些故事。二十五年前左右,有一家AT&T电话公司的AT&T资本,现在这家公司已经不存在了,已经被别的公司收购了,25年前我和AT&T公司CEO汤姆森先生谈过,当时我们谈到进入欧洲市场,他谈了很多有智慧的话,他说我们了解去墨西哥并不是意味着把我们的文件变成西班牙语,实际它远远比把文件翻译成西班牙语重要得多,我们要做可行性调查,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他们的结构。即使你有可行的合作伙伴也不能完全依赖那些合作伙伴。

我希望大家简短地提个问题,或者对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进行一些评价。

汤敏:听到这些我有一个直接的感想,今天讨论的国际化、全球化,我想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一些成熟市场的经验,我想这些东西是可以通用、共享的,我们现在做的一些事情在20、30年前,特别是成熟发达市场租赁公司,随着他们的制造业、经济全球化已经经历过这个过程。中国很多地方现在在重复以前20、30年前西方发达国家租赁公司走过的道路,我想整个大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背景也发生了变化。我在想,一方面我们要利用这样的平台机会学习,以前像西门子、GE他们成熟的经验,包括对当地的文化,当地市场复杂性、困难的理解以及准备是需要很充分的。另一方面,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和20、30年西方那一波发展阶段也不一样。现在整个互联网、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讯等等和20、30年前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可以有一些不同于20、30年前的特点。

Sudhir P.Amembal:毫无疑问你是对的,和其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租赁业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中国也可以做更多的贡献。

Bülent Tasar:我也来自于这些协会,二十年前在那里,二十年前有很多日本公司想要进入市场,同时我意识到,他们并不是想要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只是他们想把自己做的事情带到市场里来,甚至他们最后决定不要来到我们这里。30年前我来到这里,香港开了会议之后,一家假日酒店,我都不能找到其他酒店。而看看现在的中国,中国有很大的活力和灵感,我相信你们和30年前的香港完全不同,相信你们能很好地了解市场,并把附加价值待到其他国家,我非常坚信你们的实力。

王石山:全球化是中国企业必须要走的这一步,全球化过程中,走出去的企业要在国内做好功课,要对走进去国家的文化、法律和宗教、劳工方方面面有所了解,工作不做足,后期会付出比较多的代价。因为现在在国际上能看到很多企业走进去,兼并以后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复杂的问题,我们自己在走进去,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自己做好功课。

Sudhir P.Amembal:谢谢王先生,下面请台下的观众进行提问。

观众:我想向西门子土耳其租赁公司Bülent Tasar先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走到另外一个国家,是通过自建,而不是通过收购兼并,把中国的团队带过去,照搬照抄肯定是不行的,从您实践角度来看,如何在人员团队的融合,可能在哪些重要的岗位会是本土人担任,哪些重要的位置是这边过去的人担任,比如有可能对财务的管理是不是应该本土的人过去会比较好?第二,在风险控制环节上,对当地的授权如何进行处理?按金额划分还是什么来划分?怎么确定当地审批的大与小?第三,系统对接上,西门子方向有没有什么要求?西门子不知道是不是自建的,如果收购已经存在的公司,可能这些问题首先要去面对的,这些方面能否给我们一些建议?

Bülent Tasar:西门子土耳其有一个银行,和纺织业有关,类似中国银行。在土耳其其实没有任何风险限制,从CEO到财务你都可以选用本地的人,甚至你想让中国人直接担任这些职务都可以。我当时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呢?比如中国团队过来了,他们有个过渡期。在过渡期之后,他们又会把这个团队像以前一样再做个备份,之后他们可以决定把原来这些公司里的成员由中国人来替换,监管角度来说,授权方面并没有什么风险。在CEO层面,土耳其这个国家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人际关系还是最重要的,你要了解当地的人民,如果你有本地的关系,到CEO这个程度,那实际是非常重要的。西门子所做的事情正如你们一样,土耳其从来不会选当地人做CFO,CEO是当地人,CFO是德国人。这是他们关注于风险,他们会找到土耳其人,如果不行就另选人。

Sudhir P.Amembal:如果你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最成功的独立融资租赁企业CSI的模式就像你刚才所谈到的,CEO一定要是当地有经验的人做,非董事长可能是日本人,对这些外国企业,CSI也进入了秘鲁、波兰等市场也是这样,有一些常任理事会中国人是占主导地位的,策略具有主导权,CEO落实这个策略。

Bülent Tasar:我补充一句话,当然,你希望找到合适的时机进入这个市场,但当市场成熟时就不要进入市场,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你进入市场可能他们需要你建立自己的团队,不论是国际的团队还是当地的团队,在其他人进入市场之前就要进入市场,如果你进入得太晚的话,利润率就非常低了,这对于竞争环境来说也是非常不同的。

Sudhir P.Amembal:最后一个评论正如今天早上说的,我们建立了新的协会LAPIC(租赁业国际合作组织),它具有示范带头作用,希望我们在明天时给他们提一些建议,他们会做一些全国性的可行性研究,来看中国这些租赁企业是不是能够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也对LAPIC来说做这种可行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整个公司的结构,行业的变化、方向等。

非常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