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实力不次于清军 绝非影视剧中的大刀长矛

很难确定,在战场上,起决定作用的,到底是先进的武器,还是操作武器的人。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北方战场,这个问题的答案已显而易见,而南方战场上,似乎也是谁的武器更先进,谁就更能决定着战争的天平向哪边倾斜。

早在1851年,太平军刚起事时,大部分士兵的武器是刀、长矛。一般,将官还会佩剑,有些士兵还有用棍棒、农具作为武器,和清军一样,双方都还处在冷兵器时代。远程武器除了弓箭就是鸟枪,也装备有少量的抬枪,抬枪是一种笨重、大口径的火绳枪,枪管3米多长,由2至5人抬着行军,发射时,通常需要固定在支架上,或搭在前面人的肩膀上,后面的人通过燃着火线发射出4盎司至2磅的弹丸,射程虽近千米,但据说射击者常常为被后座力打翻在地上,因此装药时常常偷工减料,以减轻痛苦,当然射程和威力也会大受影响。据1860年与清军作战的英军在报告中说,抬枪的子弹四处乱掉,除非运气极差才会撞上,没有步枪延伸的弹道来得有用,也就是说,抬枪管中,因没有膛线,精准度很差,在战场上够不成威胁,另外,一些轻型的火绳枪也被少量使用,太平军手里的这些火器,大都从清军手里缴获,即使自己铸炮,也都是仿制清军的原始大炮。

可见,当时太平军和清军都处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下,武器的差异性并不明显,双方胜负难料,但太平军以流动作战为主,清军只能依靠各州、县的城墙进行防守战,而太平军中不少都是来自两广的矿工,会熟练使用炸药,尽管技术落后,威力不大,但他们经常把地道挖到城墙底下,然后埋下大量的炸药,只要炸毁部分城墙,就能轻松取胜。

由于太平军信拜上帝教,初期博得了一些在华传教士的同情,从1853年至1860年,通过这些传教士和各国商人的军火贸易,得到了不少西式的先进枪炮。大量外国军火的输入,大大改善了太平军的军事装备,使太平军的战斗力大为增强,各主要部队中都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洋枪洋炮。1862年,进攻青浦和松江的太平军中,有三分之一装备了西式枪炮,1863年,苏州守城的太平军中,也有四分之一的士兵装备了进口的滑膛步枪和来复枪。

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实力不次于清军 绝非影视剧中的大刀长矛

1862年以前,与太平军正面作战的清军,主要是曾国藩为首的湘军。

湘军从湖广顺江而下,作战凶悍,不过,初期其武器装备主要以冷兵器为主,曾国藩在交战中也认识到了先进火器的重要性,他设法购置了些洋枪、炮,并且在武昌、安庆等地办设炮局、军械所,逐步将火器大量装备湘军,1854年至1856年,通过两广总督叶名琛购置了外国火炮1800多门,主要用来装备水师,但总的来说,其火器仍是以鸟枪、抬枪为主,在几次大战役败北后,不少枪、炮落入太平军手中。

1861年6月,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在攻打苏州、昆山、青浦等战斗中,也缴获了部分洋枪、炮,由于1860年太平军东征江浙后,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一批外国军事、工程技术人员到太平军中服役。这些外国'洋兄弟'除教授太平军使用洋枪、洋炮外,还教练太平军一种中西参半的阵法,以适应新式枪炮的作战要求,他们还设置了'洋炮馆'和'洋炮官'负责枪炮的维修、保养以及弹药的供给,并组织人员对洋枪炮试着仿制,并对旧式火炮进行改进。

以李秀成为代表的青年军官,对西式军火的使用推崇备至,甚至在战火频仍的1863年,忠王李秀成、慕王谭绍光还致书常胜军首领戈登谈军火交易事宜:“至各人军装炮械,彼此皆知底细,你处图利,我处置办,听从通商,原无禁令。此时你处若有枪炮洋货,仍即照常来此交易。”

可以说,直到1862年4月,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前,太平军一直比清军更多地利用西式枪炮,在武器装备上是大大超过清军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在1862年10月也承认'贼之火器精于我者百倍之多'。

太平天国所以能在天京事变后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东征西讨,在军事上仍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少学者都把这些成功,归功于他们手上数量可观的西式军火。

但太平军当时装备的枪械因为来源不一,品种也多,有轻型火绳枪、西式滑膛枪,大口径手枪、左轮枪、来复枪等,军官们尤其喜欢双管大口径手枪,由于品种杂乱,在弹药供应,统一编队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困难,这些问题在火器数量绝对压倒对方时,弱点还不算明显,但当对手换成了全副制式装备的洋枪队,以及对西式枪炮同样有浓厚兴趣的李鸿章时,天平开始了大逆转。

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实力不次于清军 绝非影视剧中的大刀长矛

1862年的春天,李鸿章率13营约6500名江淮子弟,连同其他人员共约9000人,由英国轮船分批运抵上海,组建了太平军的重要对手—淮军。

淮军初建,李鸿章就从炮火中领教了西式枪炮的厉害,当年8月,李鸿章着手装备了1000多支洋枪,并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劈山炮,程学启部整营680人,装备洋枪308支,劈山炮40门,这已是湘军陆营火力的数倍了。第二年8月,李鸿章在准备攻打苏州时,淮军各营已拥有洋枪1.5万支,平均每营超过1000支,李鸿章在改善装备的同时,为满足淮军所需弹药,相继在上海、苏州设立炮局,以进口西方火药与枪弹、炮弹为样品,进行大量仿制,以供淮军训练、作战所需。

起初,李鸿章所部装备,有相当一部分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时期的陈旧武器,但通过上海的英美法等国的代理商,李鸿章继而得到了不少当时较为先进的枪炮,如英国的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洛威尔、卡德特,法国米尼前装线膛火帽步枪、枪管尾部带药室的德尔文步枪以及德意志、瑞士等国的枪支,还有8磅、12磅、24磅、32磅、68磅、108磅等各类火炮,这些相对先进的枪炮,太平军很少能得到。

另外,上海还有一支大部分由外籍兵员组成的“常胜军”,尽管在极盛时才三、四千人,但其装备在当时,却是最好的。通常有一个来复枪团,5个步兵团,4个攻城炮队、2个阵地炮队,1支内河舰队,1支大型运输队,1支工兵队等组成,装备有前装滑膛枪、普鲁士击针后装线膛枪、英制1853恩飞耳德式前装线膛火帽步枪等,每名士兵配发枪弹50发,装备的火炮有24磅、30磅榴弹炮、12磅过山炮、8英寸大口臼炮等,这些装备已大致和当时的英法联军不相上下了。

“常胜军”通常与淮军协同作战,两军相加,其火力优势显而易见。同时,在太平军西北面的湘军,在后期,也装备了相当多的火器,尤其是其水师,都装备有新式火炮。相比之下,太平军由于弹药、枪炮都得不到补充,且本身就没有制式装备,枪炮品种繁多、质量低下,明显处于劣势,应该可以这么说:后期的敌我火器装备相差悬殊,是太平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实力不次于清军 绝非影视剧中的大刀长矛

尚在英、法等国对清政府与太平军两者之间明确立场前,太平军有机会购置了不少西式枪炮,在初期与清军的交战中也缴获了一些火器,但随着局势的转变,以及作战需求的不断增加,太平军不得不考虑自制枪炮,以解燃眉。

在《漏网喁鱼集》中,即有太平军进占常熟后,捣毁庙宇、佛像,“凡庙中钟鼎,解出铸炮”的记载。

据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进入苏州前,位于阊门内中街路马大箓巷慎修堂内的宅主携眷离城,战后返回,见厅堂庭院中都是煤、铁、炮、弹之类,显然做过军械修造的工场。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该处庭院地下还发现出土过石炮弹、断铁炮、太平军军刀之类的物品,可见,当时在苏州等地区,应该有太平军集中铸造枪炮的地方。

1975年9月,苏州娄门内城河发现一尊太平军铜炮,炮体完整无损,光亮如新,全长178.5CM,炮口直径12CM,外径16.8CM,后身外围105.5CM,炮身上面有双钩阴刻正书“太平天国壬戍拾贰年苏福省造”“重壹千斤”“红粉肆拾捌两”铭文二行,分别说明了制造时间、地点、重量以及火药配量,现保存于苏州西北街原忠王府内。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太平天国五、六年(1855年、1866年),在江西吉安、瑞州、临江等地制造的3门100至300斤的火炮。另外,从安徽、浙江、江苏等地也发现有大量的太平军自制火炮。迄今已发现太平军铸造的火炮六十多门。

除了火炮,太平军还制造过地雷、喷筒、管枪等,其中有一种九龙索子枪,也叫“九龙枪”,是一种小型火炮。炮身用铜、铁铸造,可连续发射,每管炮子百余粒,如龙眼核大小,曾安置于天京朝阳门外,轰击清军江南大营。 咸丰三年,太平军占据南京后,即设立“典炮衙”“铜炮衙”“典硝衙”等火器制造机构,统一指挥负责组织工匠进行制造。同时,由“铸铅码”“典红粉”“典铳炮”“典铜炮”等军职人员,分别管理铅丸、焰硝、火药、火炮等事宜。

就目前发现的火炮来看,太平军铸造的火器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与水平,炮重和火药用量,根据已有的材料,都有一定的比重。。

但随着战斗的日趋频繁,枪炮、炮弹、火药的需求急剧增加,由于原材料严重缺乏,往往只能因陋就简。

为了解决“红粉”供应不足的困难,太平军“设熬硝馆......用老墙脚砖捣细熬之”,用土法造硝,以代红粉。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江阴城内南锁巷29号发现了一些太平军炮弹,石球状的炮弹最大直径16CM,最小的直径9CM,一般直径为12、13CM,但圆度规整的较少,视其形状属于手工捏搓急于求成的东西,经打开分析其质地,是使用了糯米浆、生矾、石灰、石屑等进行粘合而成,为“浆石弹丸”。

太平军以冷兵器起事,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采用了各种方法扩大先进武器的使用,改善、提高自身的战斗力。但尽管有一定的创新,并能灵活应用,而且自制武器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可是,毕竟生产基础差,原材料供应困难,技术落后,与曾、李二人所办的现代化兵工厂,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最终太平军的武器水平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也理所当然了。

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实力不次于清军 绝非影视剧中的大刀长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