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strong>二十多年前

倘若在成都街上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是一件比较新奇的事儿,不少人都会交头接耳,“看,老外哦!”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strong>二十多年后的现在

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且这些在外貌上与本地人有着明显不同的老外,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甚至个人气质都“成都化”了。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strong>外国人在成都扎堆的地方是哪里?哪个地方有如此大吸引力呢?

<strong>当然是桐梓林国际社区,这可是全成都外国人居住最集中的片区。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桐梓林秋景)

<strong>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成都共有常住外国人<strong>17411人,其中住在武侯区桐梓林社区的有<strong>4300余名,是全成都外国人居住<strong>最集中的片区。这里不仅有国际化的生活学习场景,优质的国际教育、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还通过创新国际社区的多元参与机制,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strong>外国人如果语言不通,该到社区哪里讲理去?

<strong>社区有专门的“洋”助理哦。

<strong>“洋助理”专管各家“小事”

在桐梓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有两位“洋”助理:一位叫约翰,来自美国;一位叫陈嘉敬,来自马来西亚。社区还专门给他们设立了办公区。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自从今年被聘为主任助理后,约翰和陈嘉敬每天都要到社区报到,面对的琐事和社区主任一样多,哪家的噪音扰民、哪家的猫狗乱叫……都是他们需要协调的事情。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当然,在接待好外国居民,处理好日常事情的同时,约翰和陈嘉敬还会主动向社区的其他境外人员宣传中国的法律法规,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在成都的生活。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桐梓林北路 图源水印)

不同的居民有不同的需求。很多人愿意找我们反映问题,一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俩善于沟通,更方便消除种族、文化的隔阂,二是因为这个社区的包容度越来越大,各种活动让大家彼此更熟悉、更了解。<strong>——陈嘉敬

今年十月,桐梓林社区在新光路1号打造了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全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外观设计、软件提升上都增加了不少国际元素。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同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重要平台,不仅赋予了境外人士自主提事、按需议事、民主评事、跟踪监事的议事权力,还聘请境外人士担任社区主任助理,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满足了境外人士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需求。

<strong>与世界为“邻” 传递情意

<strong>如何让“老外”不“见外”?

<strong>桐梓林的做法是——先引导居民们当好邻居。

英国的凯文是音乐迷,在桐梓林社区居住了5年多,居留证快要过期时,他准备申请延长期限,第一时间就骑着自行车去了桐梓林邻里中心办理。同时还打听到了哪里可以听到中国传统民乐表演。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外国人参与桐梓林国际社区文化交流活动 资料图)

除了为境外人员提供政务服务,解决签证、住宿登记、停(居)留证件办理、驾照申领等政务服务外,面积约600余平方米的邻里中心还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服务聚集地。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针对外国朋友喜欢开敞空间、室外活动等特点,邻里中心还因地制宜设置了室外活动区,在展示成都独特韵味的同时,主动与外籍人士的生活习惯、交流需求进行对接,精心设置了多处遮阳篷和配套桌椅,让外籍人士前来办证、咨询时,提供茶点、交流、看书、读报等休闲服务,为外籍人士营造<strong>“家”一样的感觉

,使其徜徉其中,能深切地体味和感受到成都和谐、包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在武侯,有区级层面的全国首创的行政审批局、街道层面有便民服务中心。为什么还要建桐梓林邻里中心呢?

武侯区希望通过邻里中心这样的探索,着力破解成都对外开放、国际社区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strong>一是涉外政务服务较远、且服务资源分散等。现在,已在紧邻中环路、机场路、地铁2号线,创建了境外人员服务中心,能够快捷方便对其提供一窗式涉外服务,深受境外人员欢迎。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图源水印)

<strong>二是部分境外人员到中国后语言交流困难。现在,通过探索运行,桐梓林社区专门购买具有涉外资源的社会组织,对境外人员提供双语量体裁衣式服务,为他们在成都办事、交流带来了方便与快乐。

<strong>三是缺少人文交流平台。现在,针对该片区境外人士居住最为集中、且国际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全方位开展“融文化”品牌主题活动,让外籍人士零距离接触中国文化,感受巴蜀风情,融入蓉城生活,增强对成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桐梓林北路)

<strong>专业涉外服务组织架起交流桥梁

在桐梓林英语角广场,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人,用着各种腔调的英语在交谈,他们之间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有衣着时尚的美女,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金发碧眼的老外。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从最开始的英语角到现在的专业涉外服务公益组织,<strong>欣迪社会服务中心

连续七年坚持每周五晚举办对社会开放的免费口语练习活动,到现在已举办了<strong>400多场次公益活动,不仅为社区邻里之间搭建了一个温馨的交流平台,也让桐梓林社区的居民逐渐形成了一种提倡热爱学习,健康生活的良好风气。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这里有“天府文化”、“美国文化”、“韩国文化”等系列主题月活动,有以花车、舞蹈、音乐等方式,展现各国文化特色的巡游活动;还有邀请境外乐队、艺术团体开展的主题音乐会、画展、雕塑展等活动。

现在,到英语角广场参与活动已成为桐梓林片区的中外文化交流品牌,受到社区住户喜爱,被中外人士赞誉为<strong>“使欧洲风情街有了文化的气息和灵魂”。

4300名“老外”在这里安家,桐梓林国际社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这么多老外爱上武侯桐梓林

可不仅仅因为这里是国际化社区

更因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