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师兄——小记孟云飞和邱海洋

<strong>臧新义/文

<strong>

张中行先生在其《负暄续话》中,曾写《两位美学家》一文,忆朱光潜和宗白华二位先生,并生发出由内而外追求美的慨叹。

孟云飞与邱海洋,是我的两位师兄。一位是因了书法而结缘,一位则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友。二人之间虽素未谋面,所学专业亦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然因他们皆痴迷于武学,不仅可以坐而论道,起而还能亮拳,权且放在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

我与孟云飞同为河南驻马店籍,他是上蔡人,我是确山人。他由河南大学来京读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出站后到参事室工作,曾任《中华书画家》杂志副主编。我则小中专、大专、本科一路中文读过来又工作多年后,为稻粱谋,入了中国政法大学读三年法律,毕业后留京。我们也就得以时常“会须一饮,长安醉眠”。他曾为我书法作品集作序,言“初识新义,就为他那温良恭让的儒雅之风所吸引,即引以为兄弟,遂常相聚把酒临风、谈书论道。”


两位师兄——小记孟云飞和邱海洋


我与先师刘艺先生尚未谋面之时,云飞早已追随老先生多年。我后来得以拜入刘门,正是经云飞引荐,因而我们就以师兄弟相称了。2015年10月,在河南大厦举行的“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成立两周年纪念暨臧新义书法研讨会”上,举行了拜师仪式。这次的活动,经《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见证了我和刘艺先生的师生情缘以及和云飞师兄的深厚友情。在刘艺先生去世前的两年里,我们经常结伴前往老先生家中探望,聆听教诲。尤其是在编辑刘艺先生巨著《雪泥鸿爪》时,更是经常和先生一起讨论审阅文稿,选定书作。记得最后定稿时,还是我代老先生签字,交付印刷的。

云飞师兄的书法,诸家兼修,潇洒流畅,节奏感强,极富韵律之美。有论者说,他的书法犹如一首清远的长笛,质朴而又清新,从容中包含着一种沉静和生命的律动。的是确评。这种风格的形成,既是水到渠成,也是有意为之。他深厚的书法理论素养使他比起一般的书家来,有着更为理性明晰的实践目标。他的博士生导师,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就曾言:“孟云飞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尤其是在‘书法风格’研究方面,在国内已经达到了比较领先的水平。”

他不仅爱好书法,而且兴趣广泛,尤其是武术,多年前曾醉心于少林小红拳的研究与修炼,还跟随乔凤杰先生学习散打,当时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持之以恒,刻苦练习,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昔年在河南大学求学、工作时,经常于夜间在校园内踢树以强腿功,以至于被学生们误会,纷纷绕道而行。当年央视为他拍摄纪录片《云墨心飞》时,为表现他文武兼修,在我的书法工作室先农坛古院内,拍摄了一组他身着“武装”,气贯山河,闪转腾挪的镜头。我于旁观看,不禁就想起杜甫老先生《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来,文章中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唐代草圣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器中悟出笔法而“技进于道”。对云飞师兄来说,书法与武术,相得益彰。想来,他也正是在书学和武学的交汇研习中慢慢体悟,探寻人生之境的“不二法门”。


两位师兄——小记孟云飞和邱海洋


话说某日,受《人民日报》体育部原主任王霞光兄邀约,到社内文贤居吃饭。一进屋就见一人正与众人分赠图书,定睛一看,是一套五卷本的《中国武学》。席间,互相敬酒,聊起,才知赠书之人邱海洋是中国政法大学校友,法学博士。武学与法学两项对照,不免心生疑窦。盖因近来有所谓格斗狂人,分分钟KO数位所谓武学大师。听得其为法学博士云云,不由得疑惑是否又见了“饭局大忽悠”。然听其言,观其拳后,尤其是酒席宴上他表演拳、肩、胸腹、头等全身各部位发力催劲,震撼之余,顿生“奇人”之感!

他是河南南阳人,与我既为同乡,又是校友,就依了年齿称其为师兄。来往渐多后,知他不仅是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还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后,曾就职于央行总部,又干过投融资、律师等。原本,这些学历头衔能力,一般人拥有一样就足够生活的很好了。就如西晋陆机“少有异才”而被张华认为,别人常患才气少,独陆机患才气太多。但是,自幼酷爱武术,基于天赋、兴趣和使命感,使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一切职务,素身投入到武学的世界中去,用了整整六年时间,写成了五卷本的皇皇巨作《中国武学》;数十年间,与近五百人实战切磋。——怎一个痴字了得!

今年国庆节,我去拜访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先生。问他,弟子多为赫赫有名的法学家,而海洋作为他老人家亲自带出为数不多的博士,却干起了“武行”,是不是很“不肖”。老先生爽朗地戏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吾独爱海洋也。诚然,老先生在《中国武学》序言中指出:“一个伟大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要有奇才、怪才和全才的出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当时就出现了很多奇才和全才,达芬奇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中国也应当有这样的人物”,断言“知识精英的参与往往能够引起搏击术的革命性进步。”并举例说,李小龙就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的学生,他根据自己对哲学的感悟和练习武术搏击的经验,创立了截拳道理论,对现代武学和社会生活,都影响深远。这就对他的爱徒,在武学上的修为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谓期待殷殷,寄予厚望了。


两位师兄——小记孟云飞和邱海洋


细读他的《中国武学》,令人叹为观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武术的科学原理,以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推广武学,以继往开来的精神传承发展,弘扬武术文化,推动武术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在博采众长,熟谙百家的基础上,整理、创新出数百招式。把武学和哲学、国学等,诗意地完美结合。涉猎之广,探究之深,书格之奇皆为当世之罕有。我看到这本书,心神摇曳——莫非这就是当世武学之《九阴真经》么?

我一向懒散,疏于动笔写文,不像云飞师兄那样笔耕不辍,也不如海洋师兄那样惯常“动手”,只于每日闲暇之际涂抹几笔,享受着梁任公所言“写字,又优美,又便利”的快乐。间或有友人邀我作序写评论,往往拖延时日,或推脱了事。然有时,不免就“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既依然懒散,就合二为一,姑妄言之。若有知己一二,有感于斯文,阅后一笑,不亦快哉?

或曰,以云飞之小红拳,对阵海洋之太极拳,若何?曰,且待。

臧新义 戊戌冬月于京华雨园


两位师兄——小记孟云飞和邱海洋


(臧新义,字涵之,号雨园、抱玉室、深柳堂主人。中文学士、法律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书协理事、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执行秘书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