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袁大頭價格瘋漲

而銀元中的精品是民國三年鑄造袁世凱銀元。民國三年“袁大頭”正面為袁世凱五分周圍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六字,反面兩條嘉禾,支配交互,下繫結帶,中鑄‘壹圓’二字。即便是“百年高齡”,但是依然保留無缺,品相較好。

“民國三年袁大頭”商場瘋漲要素

為什麼袁大頭價格瘋漲


1、袁大頭銀元前史性

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銀元是進口貨,它初入中國,大約是在明朝,但許多流入,則在清乾隆年間往後。市道上有像三帆銀幣、竹子銀幣、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其間撒播最廣、影響最大、存世最多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銀元”。

為什麼袁大頭價格瘋漲


“袁大頭”,是對鑄造於民國初年鐫有袁世凱周圍面頭像壹圓銀幣的一種俗稱。因其首鑄於民國三年,又有稱“民三”者,此類別稱由來已久。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領頭羊,“大頭”系列對錢幣保藏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袁大頭”銀元的誕生,也是銀元展開的必然結果。在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為了處理軍費和前進自己政治地位而發行的銀元錢銀,因這些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而得名。

2、袁大頭銀元前景好

為什麼袁大頭價格瘋漲


國際金銀價位的漲跌,也影響了傳統的保藏商場,近五年的時間,民國年間的“袁大頭”可謂漲跌不斷。即便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袁大頭”也能保持穩定的報價不跌。業內人士認為,將來“袁大頭”的保藏依然有較大的價值空間。此外,對於長期出資而言,短期內的報價騷動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為什麼袁大頭價格瘋漲


據瞭解,上一年5月,北京2014拍賣會的古錢、銀錠、機制幣專場上喜訊連連,一枚廣東七三反版7.3錢銀幣以92萬元高價成交。在現在商場上,即便是一般的“袁大頭”,也已從上世紀90年代的百元支配漲到現在的幾十倍,增值崎嶇頗大,一些品相好的更是不用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