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耕耘多年,為何比亞迪還在說“從零開始”?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strong>【王傳福說:在成立的那一天起,比亞迪是立足於國際的。如果沒有這種國際化點胸懷,我們千不成這樣一件事情,而會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選擇坦然接受。】

<strong>從一場官司開始

十四年前,也就是2004年,劉學亮剛加入到比亞迪,就迎來了一場“官司”。

“我在比亞迪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代表比亞迪站在了東京法庭的被告席上。”劉學亮回想起過往的經歷,頗為感慨。起因是,比亞迪的二次充電電池涉嫌侵犯專利。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比亞迪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劉學亮

事情發生在2003年,當時的手機電池,無論從專利還是市場,基本被日本所獨佔。而想要打破這種壟斷的比亞迪,電池業務剛剛有了起色,就被推上了被告席——在日本,比亞迪被索尼告上了法庭;在美國,比亞迪被三洋告上了法庭。

在此之前,日本企業頻頻狀告中國企業侵權,但幾乎所有的中國企業都寧可採取主動和解的方式選擇息事寧人。然而,比亞迪為了擬定好國際化發展路線,卻絲毫不能退縮。因此,王傳福選擇了積極“應戰”。雖然當時的比亞迪在資金等各方面實力都遠不如現在,但是王傳福還是選擇打下去。

恰好,劉學亮對日本比較熟悉,因此,他便代表公司站到了被告席上。最終,這場官司,比亞迪打贏了。在2005年,作為中國知識產權十大國際新聞之一,比亞迪戰勝了索尼,這是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

索尼敗訴後,比亞迪跟三洋的官司也於同年撤訴和解了。

“比亞迪在這場官司中的成功,打出了中國人的特色。”劉學亮回想起那段時間的抗爭,神情頗為凝重。當時在生產製造領域,比亞迪能夠堅持到最後,並且贏了,這是沒有人料想到的。

彼時的比亞迪還默默無聞,在日本打官司沒有人願意配合,很多人也不願意接這場官司,大家總覺得中國企業在日本跟索尼打官司是不可能勝利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學亮說,最終,比亞迪懷著“雖敗尤榮”的感覺一直打到最後,“結果,打贏了。”

<strong>“走出去”和“走進去”

劉學亮目前是比亞迪汽車亞太地區總負責人,面對複雜多變的東南亞及整個亞太市場,他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中國品牌在海外的發展極為不易,一定要珍惜。

他說,現在,大家常說中國企業“走出去",其實比亞迪很早就走出來了。“其實與其說是走出來了,不如說比亞迪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走進去了。”

JMauto認為,“走出去”和“走進去”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遠遠不同。若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表述,就是前者只是一個行為,可以看作是一個戰略部署,但後者不僅有清晰的戰略部署,達到了更深一個層級的戰術執行,即“讀懂市場、融入市場”。

“比亞迪當初很難。”劉學亮說。

很少有人知道,比亞迪的海外之旅是怎樣的艱難,那簡直就像在東南亞的荊棘密佈的熱帶叢林裡去冒險。如果只是開闢出一條路來也還好,但比亞迪面對的不只是這些。

“我們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的。”這才是令劉學亮苦惱的事情,因為之前中國品牌“出海”給外界留下的印象比較糟糕,比亞迪根本就沒有從零開始的機會,而是從負數開始的。

這注定了是一場苦行僧式的心靈之旅。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有一天,尼泊爾政府給王傳福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希望比亞迪帶著電動車到尼泊爾來。

“真的假的? ”所有人都很質疑,包括王傳福本人,眾所周知,尼泊爾經濟發展很有限,他們會有這種需求?

儘管如此,王傳福還是覺得,應該認真對待這件事情。他告訴員工,比亞迪的海外戰略是“地球儀”式的,不分先進、還是發展中國家,只會根據相關時間段來排出優先順序。“這是我們在成立之初就己確立的服務宗旨。”劉學亮強調說。

事情要迅速落實。劉學亮代表王傳福去了尼泊爾,到了尼泊爾的當天晚上,劉學亮就被接到政府總理的家裡。“當時覺得總理家裡應該會富兩堂皇,但是並不是這樣。”他說。

“我們一看便知,這個國家的基礎很弱,能源也極度匱乏,”劉學亮也聽說,如果油罐車翻山越嶺到尼泊爾,途中需要的用油量就很大,“在西藏裝滿一箱油到尼泊爾就剩半箱了。”

問題是,尼泊爾也缺乏電力,而且,電力的質量也不好。“從經濟條件、能源情況包括電力的穩定性來講,他們並不適合用新能源汽車。”劉學亮說。

不過,比亞迪還是希望能幫上一些忙才好,“我們還是希望能通過新能源的發展方式替尼泊爾緩解一些能源匱乏問題。”除此之外,劉學亮也通過此事堅定了他的信念,比亞迪在無形之中已經不僅僅是產品,且己經可以從產業去影響很多國家和地區。

他說,“比亞迪的第一批電動中巴,將很快交付給尼泊爾。”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印度是東南亞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像鈴木這類主力生產小型車的日本車企在當地都有比較明顯的品牌優勢,但他們的優勢僅限於傳統燃油車。這恰恰給了比亞迪切入的機會。

比亞迪是四年前去的印度,當時首先選擇將車放在班加羅爾“登陸”。“那時候好多事情讓我們不可思議,”劉學亮說,“我們給印度官員介紹電動大巴的時候,印度官員會提出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比如,他們會問,為什麼這個巴士門關不上?劉學亮就給介紹:比亞迪電動大巴門關不上是啟動不了的。

他們又說,開著門為什麼啟動不了,為什麼走不了?在他們的認知裡,印度的巴士,常常一邊行駛一邊上下客, 我們只好逐個去解釋。

“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市場,但市場規模也足夠大。”他說,比亞迪需要在這樣的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並有一番作為才對。

具體到合作的時候,他說,“印度人很願意跟你討論。”不過,他覺得,你得懂得“入鄉隨俗”。

他說,有一次吃飯,印度人說吃飯就應該用手(抓),我們說得用筷子,但印度人一說起來眉飛色舞就上手了。怎麼辦?劉學亮認為,還是應該尊重人家的習俗,“後來,我們覺得我們別講了,乾脆也一起用手(抓)吃飯。”

禮尚往來。有一次,印度人到中國來,劉學亮請他們吃飯,直接把他們帶到了海底撈。“中國人還是睿智的。”他得意地笑著說。筆者覺得這很可能是劉學亮的一個“段子”,但是否是“段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故事裡,比亞迪漸漸走進了這個看起來“神奇”的市場。

在另一個故事裡,不再是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而是比亞迪與苛刻環境的直接較量。

在印度的一個邦(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公交車線路從山下跑到山上,一天就一個來回,大概102公里,單程上去就要三到四個小時,一趟下來,就得一天。

由於想保護冰川不被汙染,這個邦便向比亞迪發出了正式的邀請函。

去了之後,有人說,比亞迪電動大巴不可能在這種路況上(懸崖峭壁)跑,因為有的地方還是單行線,如果說大巴在途中拋錨了,路就被堵死了,燃油大巴都不會挑戰。

“我們覺得應該試一試,因為你不用事實去證明,他們不會相信的。”劉學亮說,“剛開始我們也是有擔心的,一個是對路況,一個是對我們車,我們是第一次挑戰高海拔。”

比亞迪在那兒整整跑了三個月。“這還是第一次, 天天爬、天天爬,而且海拔最高達到了3980米。”劉學亮甚至用重複的語句來表明那是一次多麼驚險的挑戰。

“結果呢?”有人問。

“現在比亞迪更樂於去挑戰‘各種極限’。”他回答說。

近乎完美的表現征服了當地邦政府,後來,比亞迪獲得了二十五臺車的中標。

“印度的市場還是比較複雜的,我們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他說。

不過,他知道,比亞迪此行頗有價值,“我們給印度人民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這很重要。”他說。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在澳大利亞,劉學亮碰了壁。

“當我們很有激情向客戶介紹新能源、介紹比亞迪等等,對方就說了一句話,”他說,“他們講,‘中國的品質很難被接受’。”

劉學亮問對方,“為什麼?”

對方回應說:“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出來在我們這裡做認證,在認證的過程中車門掉了。”

“車門掉了”,對於剛剛接觸中國汽車品牌的澳大利亞人來說,是一件多麼難忘的事情,但是,這是一個“負分”的印象。在他們的心目中,已經不必需要記清楚這是哪一個品牌,他們只需要記得這是來自於萬里之外的“China”就足夠了。

對此,劉學亮感到痛心,也很無奈。這正是早期中國汽車品牌粗製濫造留下的後遺症。“如果要去改變這個印象,得付出多少努力?”

沒想到,幾年之後又會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在劉學亮的眼皮子底下。當比亞迪大巴剛剛來到悉尼時,又有一家中國車企跑過來向澳大利亞人吹噓說:“我們的大巴比比亞迪的續航里程長很多,比亞迪不過就是300公里,我們能跑1000公里。”

劉學亮感到非常詫異,“在電動大巴領域,如果比亞迪說跑300公里,在海外還沒人敢講310公里。”

但結果讓他吃了一驚:那家車企的“電動大巴”竟然成功地從悉尼開到珀斯,1000公里的續航實現了!澳大利亞人也驚呆了,“中國的技術真好,續航里程充一次電能跑1000公里!”

這個新來的競爭者似乎是一口吞吃了比亞迪,這讓劉學亮的壓力巨大,同時,他也非常疑惑,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在沒有知悉真相之前,他只能勸慰自己的員工,“我們就更加努力吧!”

真相總有大白的一天。幾個月之後,那輛可以跑1000公里的大巴被人發現——其實車裡裝了一個發電機。也可以說,這是一輛偽裝的電動大巴。

這簡直就是自殺行為!

對於積極拓展當地市場的比亞迪來說,這樣的結果誰都高興不起來,上一次是質量,這一次是欺詐,都是來自中國,“澳大利亞人會怎麼看?怎麼說?”——瞧,come from China!

劉學亮只能苦笑著,繼續低下頭,以更謙遜的姿態去填埋“豬隊友”挖的坑。這是讓他最感無力的事情。

在海外,走出來了其實不分是否是比亞迪,都是中國企業。都是為中國品牌做背書。但一些品牌採取不當手段,敗壞了中國品牌在海外的名聲,這讓想要正常做事的中國品牌需要更多倍的努力才能挽回聲譽。

“無論到任何時候,比亞迪都要牢記著自己肩負的使命,”劉學亮說,“在大家看來或許是不可思議,在海外這麼多年,比亞迪與其說是代表自己,不如說是代表一箇中國企業。”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走進日本?

“對中國的車企來說,日本是一個沒有人敢想、也沒有人敢去的一個市場。”劉學亮說。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工業製造基礎極為深厚的國家,在這個國家,有著豐田、本田這樣享譽全球的汽車製造商,這無形中大大增加了其他汽車品牌的進入難度。

同時,日本又是一個尊重強者的國家。目前,也就是如奔馳、寶馬這類豪華品牌才能有一席之地。比亞迪要想進入日本市場,就得拿出真材實料才行。

但比亞迪為什麼非要拿下日本市場呢?

“比亞迪新能源車去日本上市,是想證明一下,我們有能力打開日本市場,”劉學亮覺得,還有一點更重要,“我們覺得比亞迪也有這個責任去推動這樣的事情,讓中國品牌在日本落地。”

此前,中國品牌也有過進入日本市場的經歷,但能讓人還留有印象的並不多,青島海爾算是其中的代表,但時過境遷,新的時代開始了,中國品牌應該有嶄新的形象才行。“比亞迪完全可以擔當!”

這必然是一場攻堅戰。

劉學亮暗暗下了決心,“敢於突破大家不敢想的市場,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必須拿下。”

擺在劉學亮面前的現實是,豐田汽車在混動技術領域的強勢地位、以及在日本本土和全球市場的多年耕耘,似乎已經斷絕了其他新的能源形式可能搶奪市場的機會。

儘管在羅蘭貝格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電動車領域,中國走得最快。同時,中國在電動車市場已處於世界前列。甚至連豐田、大眾這樣的巨頭也為之動容。但這並不會給比亞迪在日本市場的戰略部署帶來更多助益。

比亞迪需要“單槍匹馬”的硬闖日本市場。

劉學亮說,“在日本,新能源車也是有支持政策的,但是需要申請,流程也很繁雜。”他告訴JMauto,比亞迪沒有尋求當地代理的支持,而是獨立拿下項目。

進入日本市場,有一個環節是召開評審委員會。在評審委員會上,比亞迪需要進行一次宣講。評審們是由日本交通部下屬的部門組織起來的專家、企業、學者們組成,由他們評估,然後得出結論。

“原本我決定親自去給他們講一講,關於產品方面的內容。”劉學亮說。

後來他看到評審委員會的名單時,立刻改了主意,“我決定不去(宣講)了。”名單顯示,評審委員會全是汽車同行,做電動大巴、電動卡車的全都在,再加上一些大學教授。在這樣的陣容下,劉學亮覺得自己去宣講的意義並不大。

“我讓我們日本籍員工去講,在講之前,我跟員工統一了 認識:比亞迪不會對產品技術路線做任何更改。”他說。當時的想法就是,這個政策給,就要;不給,就是時機不到。

後來,劉學亮真的就沒有露面。

政策支持拿下來後,車輛牌照、運營資格等一系列審核手續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他們的標準非常的嚴苛。”劉學亮感嘆道,“儘管如此,我們在產品的適配性上都沒有做任何修改,也不需要修改,包括充電站。”

“總得來說,這完完全全是我們第一次挑戰。”劉學亮說,後來回過頭來看,可能是打官司打得有底氣,所以什麼事情都做得謙虛,“但一定要強勢。”

2015年,比亞迪一批五臺電動大巴在日本京都上市。

正式運營時,日本方面還在京都博物館給比亞迪舉行了一個儀式。劉學亮形容說,那個儀式“非常莊嚴和神聖”。這在當時的日本媒體都給予了大量的報道。

然而,質疑的聲音也不是沒有,比如有網友說,“五臺車能幹什麼?”“車是送給人家的!”“跑幾天就跑拋錨了!”

劉學亮對此只是付之一笑,他說,“比亞迪有自己統一的戰略,有自己成熟的打法。”

兩年後,也就是2017年年底,比亞迪在沖繩又上了十臺車。

“比亞迪在日本雖然車輛不多,但是在這裡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僅為中國品牌的美譽度提高了聲譽,還讓比亞迪在海外,在電動車領域越戰越勇。”他說,這才是比亞迪的初衷。

而據最新消息,今年年底,在日本福島(日本東北地區)比亞迪將再次投放比亞迪的新型電動大巴。此外,為了驗證比亞迪大巴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今年還將在日本的東北地區投放比亞迪電動大巴。

如果說現在汽車產業,歐美日韓被大家譽為工業汽車強國所在地。那麼,比亞迪就是憑著一股必須要做的力量不斷走進了各個市場,並且還要做得更好。

就是這麼如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點一點的去推動,比亞迪在歐美、日韓,及發展中國家,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比亞迪的新能源產品已經遍及全球了。”劉學亮說。

<strong>結尾

故事到這兒就告一段落了。但圍繞著比亞迪的新故事每天都在出現。對於劉學亮來說,故事的趣味性一直都存在,以前是,以後更是。

同時,不同故事匯成的比亞迪亞太區的發展路徑,也讓劉學亮認識到,比亞迪還不是“完美無缺”,“我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全新的產業,還在不斷地完善過程中。”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他說到此處,開始有些嚴肅起來,“我們非常樂意去發現這些問題,而且我們是要主動地去發現,不是等你提出來。”

如果不是劉學亮的細緻演講,恐怕我們很難了解到比亞迪在走向海外市場的做了如此之多的事情,可以說,比亞迪不是簡單的佔領一個又一個市場,而是在不斷地培育一個又一個市場。

“對於一個新興產業而言,這種投入是需要付出的,有沒有回報暫且不要去論。否則的話,你就無法把這個產業支撐起來。”劉學亮動情地說,“現在很多海外國家之所以歡迎比亞迪來,比亞迪帶的不是一款產品來,帶的不是一部車子來,而是帶了一個會影響他們這個國家、城市接下來發展產業的一個驅動力。”

在海外耕耘多年,比亞迪的產品足跡遍佈五十個國家和200多個地區,但劉學亮還是堅持他的觀點,“現在可以說,通過努力,比亞迪是回到零這個起點,我們可以真正從零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