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招商魔幻:财政补贴5300万引企业内讧

本报实习记者 秦宇杰 记者 郝成 黄石报道

湖北黄石,这个环湖而建的四线城市,曾因为铁矿、铜矿快速发展,又因为资源枯竭而一度衰落。近几年,当地正大力招商电子信息产业,来者甚众。

从黄石的招商情况看,免费送地、巨额补贴的现象并不少见。一家名为华创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创产业园”)的企业,因一笔3300万元财政补贴和一笔2000万元国资贷款引发股东内讧,参与者中甚至有A股上市公司三丰智能董事长朱汉平的身影。

在知情人看来,内讧双方均希望能够获得这两笔款项,在纠纷僵持过程中,华创产业园的建设却陷入停顿,这显然与政府财政支持的初衷背道而驰。

黄石当地政府部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上述纠纷中的股权变更属于市场行为,政府不便过多干预。但相关官员也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其中一方能够退出,以便政府可以协调盘活这一项目。

一次财政补贴“招商”

随着2018年底临近,苏州惠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惠晶”)董事长阮军感到压力倍增。

从北大毕业后,阮军在日本学习、工作了近20年,直到2012年回到国内创立苏州惠晶。这是一家从事显示屏生产的企业,使用阮军从国外带回的减薄技术,可以将手机屏幕打薄、减轻。该技术不仅能提升画面的亮度和清晰度,还能为手机内部组件腾出更多空间。

彼时,国内手机市场中各方竞争激烈,减薄技术因此炙手可热。2012年,国内减薄加工的需求量已达到3亿枚,2017年迅速升至15亿枚,年增速超过30%。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19年超过19亿枚。

如果经营顺利,阮军计划在2019年申请上市。但现在,他在湖北黄石陷入困境:在进入黄石3年内,阮军背负了5000多万元债务,同时还有可能赔付其在苏州惠晶的大部分股份,并丧失控股权。

这一切,缘于黄石市政府下发的一笔3300万元财政补贴和一笔2000万元国资贷款。

2012年,因为中标武汉一家光电公司的配套项目,阮军计划在周边再开设一条生产线。根据项目要求,这条生产线与光电公司的距离应该不超过100公里,咸宁和黄石都满足条件。

当时,黄石的转型之路刚刚启动,在得到工信部专家指点后,这个原本因铜铁价格下跌而陷入焦虑的四线小城,开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阮军的减薄技术非常符合黄石的定位,当地政府得知消息后很快承诺免费给予其一块250亩的土地,条件是先在黄石经济开发区成立一个产业园,再由产业园出资3300万元购买这块土地,后续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进行补偿。在转型初期,这种赠送土地、补贴数千万元的招商手法,在黄石当地并不少见。

因为没钱购买土地,阮军与黄石当地A股上市公司三丰智能的董事长朱汉平等人合伙,由朱汉平个人出资1000万元,苏州惠晶出资1500万元,另外4名投资人出资3500万元。6名股东总共出资6000万元,成立了华创产业园。

多位当地人士告诉记者,朱汉平是农民出身,作风强硬,公司内部事无巨细多由其亲自拍板;而阮军是一名海归技术专家,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从最初的“网友”变成了合伙人,并最终在经营理念方面产生嫌隙。

包括上述3300万元财政补贴在内,黄石市政府一共下发了两笔款项,合计5300万元,以支持华创产业园的发展。在合作短短一年后,剩余5名股东即提出溢价退出。阮军认为,他们分家的目的正是希望瓜分这两笔国有资产。由此而来的矛盾,使得包括市委书记董为民在内的第三方出面也未能调和,并最终形成5名股东联合起诉阮军、华创产业园的尴尬局面。

股东要求溢价出局

华创产业园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6000万元。朱汉平为自然人股东,出资1000万元;苏州惠晶出资15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为朱汉平私人借出;深圳周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周投”)、广东信邦自动化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信邦”)各出资1000万元;另外投资人程刚、汤青云作为自然人股东,分别出资500万元、1000万元。

黄石当地的投资人李涛(化名)告诉记者,6名股东相互不了解,同时股权分布又较为平均,没有人拥有拍板决策的权力,这为后续的矛盾埋下伏笔。

在项目成立之初,华创产业园6名股东经营理念差距较大,即使是厂房装修、设备采购也经常产生不同意见,往往需要开股东会决议。

阮军认为,这种情况拖累了黄石惠晶的开工进度,因此他在2016年12月与深圳周投、广东信邦达成协议,由苏州惠晶收购其股权,溢价38.33%。收购完成后,苏州惠晶将持有华创产业园50%的股权,成为华创产业园大股东。

当时,黄石市政府的3300万元财政补贴已经到位,其中有1000万元已在产业园建设过程中支出。“剩余2300万元补贴,占6000万元出资总额的38.33%,他们提出的溢价,就是冲着这笔补贴来的。”阮军认为,这是剩余几名股东意图瓜分财政补贴的一个证据。

在达成决议之前,深圳钧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天资本”)曾有意入股华创产业园,以协助苏州惠晶收购股份。据阮军回忆,钧天资本方面要求其在2016年底之前完成上述股权转让手续,理由是拖延到2017年将影响苏州惠晶的上市进程。

根据双方签署的《有条件债转股之借款及保证合同》,钧天资本在2016年末向苏州惠晶提供了2100万元借款,条件是华创产业园的收购和工商登记变更等必须在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

阮军认为,有了钧天资本的投资,苏州惠晶能够负担起这笔股权转让款。于是在12月27日达成协议后,华创产业园6名股东赶到黄石市工商局登记备案。

不料直到2017年1月,工商备案仍然没有完成,这直接导致了苏州惠晶方面违约,以及钧天资本撤资,股权转让款也没有支付完成。

黄石市工商局一位李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备案拖延到2017年的原因,在于阮军没有缴纳3000元印花税。

据悉,本轮工商变更手续系华创产业园总经理江章律负责,他告诉记者,他曾多次通知阮军和苏州惠晶财务人员缴纳相关印花税,但不知出于何故,这笔3000元的税款一直拖延未交。

阮军对此进行了否认,表示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他认为,工商备案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朱汉平私自叫停了相关程序。“我们去工商局办完手续后,其他股东都离开了黄石,只有朱汉平一人留在当地,他有很大嫌疑。” 对此朱汉平告诉记者,他并没有中止相关程序。

在李涛看来,钧天资本撤资的理由或许不在工商变更,而是另有缘由。“工商备案的时间会影响上市进程,这完全是外行的说法。上市只要求前三年大股东和高管不发生重大变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要求。”李涛认为,股权变更程序非常简单,只需要股东之间达成股东会决议和股权转让协议,并修改公司章程,此时股权变更已产生法律效力,工商局所做的仅仅是备案而已。

对于撤资的原因,记者致电钧天资本方面,对方拒绝就此事接受采访。

2000万贷款激化矛盾

第一次股权转让之后,苏州惠晶名义上已成为持有华创产业园50%股权的控股股东,但华创产业园非但没有迎来发展,反而在股东之间逐渐加深的矛盾中陷入停滞。

2017年初,剩余几名股东也向阮军提出溢价收购股份的要求,希望集体退出华创产业园的经营。这一矛盾在2017年4月2000万元国资贷款到账后再次激化。

江章律表示,这笔贷款是经国资公司批准后,用于华创产业园的发展。另根据黄石《开发区第13次主任办公室会议纪要》,华创产业园是省重点项目,为加快该项目尽快投产,会议原则同意对国资公司为华创产业园贷款2000万元进行贴息,年利率7%,每年140万元,贴息3年等意见。

但阮军表示,这笔贷款是经董为民口头承诺,用于黄石惠晶的发展。由于苏州惠晶和黄石惠晶的资金告急,阮军希望尽快从华创产业园的账上支取,此举遭到朱汉平等其余股东的反对。剩余股东要求,立即与阮军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并用这笔2000万元国资贷款支付股权转让款。

阮军转而求助董为民。在2017年5月2日发给董为民的短信中,阮军称:“华创的股东……要求溢价50%收购其余全部股权否则不同意做任何公司决策,让华创倒闭清算。为了华创今后的发展,我准备挑战这副重担,今后希望继续得到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紧接着的下一条短信中,阮军称:“那2000万元在华创账上已2周,被扣住不让动用,除非答应条件。”

十几分钟后,董为民回信询问“谁不让动”,得知对方系朱汉平后,董为民亲自联系其协调此事。当晚,阮军与其余股东达成协议,除了朱汉平坚持溢价50%,剩余股东均同意降至38%。

阮军称,在协议达成后,他取出上述2000万元贷款,其中1400万元用于支付部分股权转让款,另外600万元用于黄石惠晶实际经营。

但股权变更手续仍然没有继续履行。黄石市政务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要在工商局变更股权信息,需要缴纳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并由税务部门出具税控单。但此后一年多,没有一个股东前去缴税。

华创产业园一位员工告诉记者,这是因为2017年5月达成协议后,阮军1400万元款项只够支付股权转让总额的20%。“收了20%的钱,却要交100%的税,没有人愿意。”

为了让税务局出具税控单,阮军多次找到政府领导,甚至以“举报”的方式表达诉求。税务局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最早在2017年7月,经济开发区就组织会议协调华创产业园的股权转让事宜,要求税务局先办手续,但因为不符合税法,此举遭到税务局反对。直到2018年8月经由领导特批,黄石市税务局才接受分批缴税。此时,朱汉平等股东才来缴纳了第一批个人所得税。

内讧困局难解

阮军认为,华创产业园已债务缠身,自己本无意接手,收购行为实属朱汉平等人逼迫。2017年末,阮军又“告状”至黄石市相关领导,称第二轮股权转让时支付的1400万元国资贷款,系被朱汉平等剩余股东私吞,属于国有资产流失。

但朱汉平、江章律告诉记者,阮军是主动提出收购华创产业园,发现没有钱支付转让费用后,又反过来进行“诬陷”。

江章律称,2016年底的股权转让款没有付清,这是矛盾的前兆;2017年三四月份,华创产业园的资产被抵押,以给黄石惠晶贷款,而股东汤青云开设在产业园内的另一家公司——黄石华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的贷款则迟迟下不来,于是矛盾开始。2000万元国资贷款到账后,阮军坚持全部支取用于黄石惠晶和苏州惠晶的发展,遭到其他股东反对,矛盾因此激化。

2018年初,阮军的“告状”行为终于引起朱汉平等人的反感,5名股东联合提出诉讼,要求阮军清偿债务,并统一聘请了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承俊代理此案,后者曾代理三丰智能多起诉讼。

该案开庭审理后很快达成调解。记者获得的调解协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阮军一共需要向上述股东支付股权转让款及利息共计5814.81万元。协议约定,如果阮军无法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清偿全部债务,他将以月利率2%计付利息至债务清偿为止。

同时,阮军拿出了其所持有苏州惠晶42%股份中的25%,以此作为质押担保。如果12月31日前无法清偿债务,剩余股东有权利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将苏州惠晶25%股权收入囊中,阮军将失去苏州惠晶的控股权。

黄石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余文化告诉记者,他在华创产业园内部纠纷中多次出面调停,这次庭外调解也是在他撮合下达成,起初也得到了阮军的认可,但后来阮军又有反悔。

“我们商量了一个协调方案,你清偿债务,要不把苏州惠晶的股份拿出来,或者阮军退出,剩余股东继续把华创产业园搞好。”余文化表示,目前阮军与其他股东矛盾极深。“甚至有股东说,只要阮军在,他们就走。”

对于记者提出以溢价的形式分走财政补贴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余文化进行了否认。“溢价是按照整个公司的资产来计算,包括土地、厂房、政府补贴都算在内。同时贷款也是以土地和厂房做抵押,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余文化表示,因为与阮军之间的矛盾,股东们不肯在溢价方面进行妥协。

余文化表示,华创产业园的纠纷属于企业内部经营事务,是市场行为,政府不方便出面干预。“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盘活这个项目。等到今年诉讼了结了,如果阮军出局,我们再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有这个考虑,但是现在不方便掺和这个事情。”

据悉,阮军一直在筹措资金,希望引进投资者,借以清偿债权。李涛告诉记者,阮军曾在今年年中时找到自己,请求其帮忙介绍投资人,但是因为有诉讼在身,没有人愿意投资华创产业园项目。“而且现在投资产业园的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业内热情很低。”

李涛对阮军的个人情况非常同情:“股权变更怎么会闹到这个地步呢?如果一开始阮军就不妥协,最多华创产业园清算,此时黄石惠晶才刚刚建设,阮军的损失还不是很大。”

据李涛分析,如果阮军最终无法清偿债权,剩余股东可以依法查封其在苏州惠晶的股权,尔后进行拍卖。届时,阮军将失去苏州惠晶大股东的身份。“实际上就是从董事长变成了职业经理人。”

根据两次股权转让的股东会决议,阮军已是华创产业园的控股股东,但实际上公司控制权并不在他手中。在记者采访期间,阮军希望江章律移交华创产业园公章,遭到拒绝。江章律当时表示,他将坚守华创产业园直到2018年12月31日,以防止阮军挪用公司资产。

“我是本来计划在2018年离职。但阮军2017年底的举报信,彻底撕破了股东们的脸面,我不得不耐住性子守着华创产业园。再说,5300万元国有资产、各银行贷款、建设期间的各方债权人,都指望华创产业园项目继续搞下去,而不是继续玩下去。我无法逃走了。”江章律表示,他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如今却被按在岗位上无法脱身,令他十分疲惫。

而阮军则认为,此举是朱汉平等人意图干预他的公司经营。

这个最后的调解协议目前已迎来最后期限,华创产业园前途如何,届时或许能见分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