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每次打仗前,要把戰士們的妻子召集起來,用途讓人厭惡!

天曆元年(1328)朱元璋生長在濠州鍾離孤莊村的一個貧農家庭,其父為朱世珍,母為陳氏。家裡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後改名朱元璋。根據他自己寫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記載:朱元璋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今江蘇省句容市),家住朱家巷,地屬通德鄉,朱元璋以上幾代人都以農業為生。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朱元璋每次打仗前,要把戰士們的妻子召集起來,用途讓人厭惡!

朱元璋每次打仗前,要把戰士們的妻子召集起來,用途讓人厭惡!

坐上皇帝的寶座後,擁有者至高無上的權利,也正因為如此,這些皇帝也要時刻防範被背叛。朱元璋從平民坐上皇位,更是如此。紅巾軍大boss就是被手下逼迫,最終走向滅亡。這事在當時也在起義的朱元璋的腦海中始終揮之不去。尤其是坐上皇位以後,很是擔心手下會造反。軍隊不出去打仗,局勢尚能掌握,怕就怕軍隊以朝廷名義打仗,回來時造反。咋辦?他就想辦法啊!

朱元璋每次打仗前,要把戰士們的妻子召集起來,用途讓人厭惡!

針對此,朱元璋就想出了一個全策——在作戰的時候讓這些士兵將自己的家眷帶上。據一些文獻的記載,每次朱元璋在出兵作戰的時候,都得在軍營中另設一個營地,這個地方專門居住這些將士的家眷。名義上稱是保護這些將士的家眷,可誰都懂朱元璋背後的心思,有點讓人厭惡的感覺,無非就是想利用這些家眷將這些將士控制,不敢造反,一旦造反,家眷必受牽連。可以說,朱元璋的這個方法在當時還是挺有用的,沒有一個士兵敢造反。

朱元璋每次打仗前,要把戰士們的妻子召集起來,用途讓人厭惡!

這下將士們就要奮勇拼殺了,為朱元璋的厚待感謝也好,受到的威脅化作動力也罷。可這殺敵一千,也會自損八百。沒有損失的勝利是極為少見的,那許多戰死了的將士,他們的妻子留在營地中該怎麼辦呢?於是,等到戰事結束之後,這塊營地就變成了寡婦營了。《國初事蹟》中記載:太祖謂李善長曰:“出征陣亡及病故軍妻,俱令於寡婦營居住,不許出營,令人巡綽及把門,在外男子無故入營問罪。”

朱元璋每次打仗前,要把戰士們的妻子召集起來,用途讓人厭惡!

但是劉基告訴朱元璋,只要把一件事做好就可以了,就是出征陣亡、病故軍士之妻數萬,盡令寡婦營居住,陰氣鬱結”,這才是大旱的原因。朱元璋於是下令“寡婦聽其嫁人,不願者送還鄉里依親;工役人釋放寧家;投降頭目免充軍役。”不過朱元璋在解散了寡婦營以後,天公並不作美,旬日之後依舊不見雨水,朱元璋一怒之下將劉基免職,還讓他回到家鄉種田,直到後來一統北方之後才再度啟用。

朱元璋每次打仗前,要把戰士們的妻子召集起來,用途讓人厭惡!

做對於朱元璋這一做法,從君王的角度看,這是有利於提高士兵的戰鬥力,但是從士兵或者是倫理的角度看,朱元璋這樣的做法還是得不到眾人的理解。因為誰也不想自己的家人以這種方式被他人接到一個地方,並且還以此來要挾自己。對於那些原本就沒有二心的人來說,這種做法,無疑是在懷疑自己的忠心,不管怎樣心裡還是會有一些抱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