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元代趙孟頫書法長卷《洛神賦》,書於1308年前後。紙本,行書,縱29cm,橫220.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後紙元員嶠山人(李倜),明高啟,清王鐸、曹溶題跋。前隔水王鐸“戊子五月”又題。行書《洛神賦》是趙孟頫書風鮮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的作者是曹植,他以神話中關於宓妃的情節,通過聯想,塑造了洛神這個美女形象,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文筆柔美清新。趙孟頫以同樣柔美、圓潤的筆墨作書,如合符契。

1297 年,他44歲時,為學生張淵書《洛神賦》; 1299年,46歲時,他看到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並在卷後以楷書寫《洛神賦》; 1300年,47歲的他為盛逸民書寫行楷《洛神賦》,此卷現藏於天津博物館;而記載中最後一篇《洛神賦》,他寫於1319年八月,就在三個月前,他剛剛失去了相伴一生的夫人管道昇。

此卷《洛神賦》即為趙氏行書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結體、點畫,深得二王遺意,尤其是王獻之《洛神賦》的神韻,即妍美灑脫之風致。如端正勻稱的結構、優美瀟灑的字姿、圓潤靈秀的運筆、密中有疏的佈局等;同時,又呈現自身的追求,象比較豐腴的點畫,輕捷的連筆,飄逸中見內斂的運鋒,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氣勢,都顯示出他博取眾長而自成一體的藝術特色。故後紙諸家題跋如是評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寫洛神賦,人間合有數本,惜乎未見其全。此松雪書無一筆不合法,蓋以蘭亭肥本運腕而出之者,可雲買王得羊矣。”高啟雲:“趙魏公行草寫洛神賦,其法雖出入王氏父子間,然肆筆自得,則別有天趣,故其體勢逸發,真如見矯若遊龍之入於煙霧中也。”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1/13:第1-6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2/13:第6-11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3/13:第11-16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4/13:第16-21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5/13:第21-26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6/13:第26-31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7/13:第31-36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8/13:第36-41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9/13:第41-46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10/13:第46-51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11/13:第51-56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12/13:第56-61行。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13/13:第61-67行。趙孟頫,字子昂。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全文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雅俗共賞的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