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元代赵孟頫书法长卷《洛神赋》,书于1308年前后。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元员峤山人(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戊子五月”又题。行书《洛神赋》是赵孟頫书风鲜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的作者是曹植,他以神话中关于宓妃的情节,通过联想,塑造了洛神这个美女形象,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文笔柔美清新。赵孟頫以同样柔美、圆润的笔墨作书,如合符契。

1297 年,他44岁时,为学生张渊书《洛神赋》; 1299年,46岁时,他看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并在卷后以楷书写《洛神赋》; 1300年,47岁的他为盛逸民书写行楷《洛神赋》,此卷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而记载中最后一篇《洛神赋》,他写于1319年八月,就在三个月前,他刚刚失去了相伴一生的夫人管道升。

此卷《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象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


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1/13:第1-6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2/13:第6-11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3/13:第11-16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4/13:第16-21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5/13:第21-26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6/13:第26-31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7/13:第31-36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8/13:第36-41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9/13:第41-46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10/13:第46-51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11/13:第51-56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12/13:第56-61行。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13/13:第61-67行。趙孟頫,字子昂。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趙孟頫《洛神赋》全文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雅俗共赏的趙孟頫行书《洛神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