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龜要不要過濾

養龜,要不要用過濾系統


過濾系統是飼養水族的一個重要設施,對於大多數觀賞魚來說,過濾系統是必須要有的,過濾系統能夠分離水中的雜質,同時能夠建立健康的微生物群落,來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質,抑制病菌的生長。那麼對於養龜呢? 養龜可以使用過濾系統,也可以不用過濾系統(勤換水),兩者各有優劣,適應於不同的飼養環境。

蔥蔥在近二十年的飼養過程中,無論是育苗還是繁殖,用兩種方法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何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飼養方式,取決於兩種模式的特點以及適用範圍。

養龜要不要過濾


不用過濾的方式


不使用過濾系統飼養,那就要採用換水的方式來保持水體的清潔。這種方式適合較小的飼養容器,比如育苗用的小盒子,或是中等大小的整理箱,操作非常方便,勞動量也不是很大。如果一個較大的魚缸,採取換水的方式,未嘗不可,但是勞動量就會很大,每一次換水耗時會比較長,那麼我們很容易不自覺地降低換水頻率,最終導致水質的惡化。

而中小型容器就可以進行高頻換水。蔥蔥建議,如果採用換水,不用過濾系統的模式,那就要保持高頻率換水,每天或者隔天就換掉全部的水,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安全的飼養模式,不需要去判斷水質是否惡化,只要髒了就換掉,不會出現任何健康隱患。

在江浙一代,自來水直接可以用於換水(哪怕是熱帶魚也沒問題),對於有些水質較硬或是水中氯氣味明顯的地區,水可以儲存在容器中靜置幾天後再用,或是用氣泵曝氣一天後使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氯。

有些人覺得高頻率換水不好,對龜來說不穩定,部分人會琢磨出一種較長時間換水的策略(對於他們個人是適用的,但是很難去複製這種狀態,取決於投餵量,水體,外部氣候環境,陽光等各種因素的綜合,有些養殖場甚至終年都不換水,龜的健康程度通常不會處於最佳)。

其實,正是高頻率才保持了水質的穩定,水質始終會接近最初始的狀態。而不換水的話,即使水看起來清澈,其酸鹼度,硬度和微生物也是在發生動態變化的,相對來說更不可控。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小環境飼養龜,堅持經常換水,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養龜要不要過濾


過濾系統


如果能正確的使用過濾系統,建立起穩定的微生物群落,那效果一定是優於不用過濾系統的。經常換水的方法固然能保持水的清潔,但是提供不了大量有益的微生物。而過濾系統建立成熟之後,這些有益的微生物(大多數是細菌)能夠讓龜的機體處於更佳的狀態,能夠幫助消化,抑制有害菌,刺激免疫系統,好處多多。但是有不少玩家卻發現,用了過濾系統,龜反而經常腐皮,狀態不好。對於類似的諮詢,蔥蔥都建議先把龜拿到一個獨立的容器,改成每天換新鮮的水飼養,對於病情不嚴重的龜,往往都能不藥而癒。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成功的建立起穩定的微生物群落。

過濾系統分為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兩部分,前端的棉主要起到物理過濾的效果,把水中肉眼可見的雜質截留下來,使整個水體看起來很清澈,物理過濾的作用也僅限於此。水僅僅看起來清澈是沒用的,水中的亞硝酸鹽,硝酸鹽,胺,有害菌都是看不見的,也不是物理過濾能清除的,隨著這些有害物的逐漸增加(龜吃食排洩,必然導致水中有機物的增多,導致有害物的增加),龜就容易生病了。有些玩家覺得看起來水清澈如初,就一直不換水(過濾的一個弊端,飼養者容易偷懶),其實水中的有害物,病原菌已經大量增加了。切記,

絕對不能用水的清澈程度來判斷水的狀態。

養龜要不要過濾


過濾系統後端的生化過濾才是真正的核心,通過表面積極大的陶瓷環,生化球,石英球,細菌屋等各種材料,來提供微生物所需的居住環境,使有益菌(這些有益菌也是水中,龜體內本身就存在的)能大量定植,分解代謝產物,同時和有害菌競爭水中的養分,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當一個成熟的健康微生物群落形成以後,水質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過濾系統通常由水泵,前端的物理過濾(過濾棉)和後端的生化過濾(培養細菌的各種濾材)組成。

養龜要不要過濾


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過濾系統


主要取決於四個因素:水體大小,濾材多少,過濾泵流量大小,定期部分換水。

首先,水體必須要足夠大,否則,龜的一次排洩,一次進食,就能導致水中有機物含量的劇烈波動,小水體根本無法這種劇烈變化,同時小水體也承載不了足夠的氧氣和微生物來代謝這些有機物,就無法建立穩定的微生物群。

濾材多少,顧名思義,越多的濾材,就是給益生菌建了越多的房子,有足夠多的房子,才能駐紮足夠多的益生菌。如果一個過濾設備,僅僅有一些濾棉,而沒有足夠空間來放置大量的生化過濾材料,那就只能起到物理過濾的效果,並不能留存很多益生菌,不能真正淨化水體。

養龜要不要過濾


過濾泵的流量(流量主要取決於功率)決定了每小時有多少水能夠流經整個過濾系統,流量越高,就能給益生菌帶來更多的食物(也就是需要分解代謝的有機物,亞硝酸鹽等)和更多的氧氣。通常,流量要求能在一個小時內循環缸內總水量的五倍以上,在適當範圍內流量越高越好,過高也是一種浪費,不用去追求十五倍二十倍的流量。

最終還是要換水,但是是定期,換一部分水。由於硝化細菌只能把亞硝酸鹽轉化成硝酸鹽,硝酸鹽通常很難再被代謝(需要無氧菌系統,成本較高,也較難控制,適合海水缸使用),硝酸鹽雖然無明顯毒性,但濃度也不宜過高,再者,除了硝酸鹽以外,水的各種理化性質也是在動態變化的,通過定期的換水,就可以有效降低其濃度,通常每隔5-7天,可以換掉水總量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有過濾系統的水體不宜大量換水,新換入的水和缸內穩定的水在各項指標上是有很大差異的,如果換水量過大,會導致微生物系統的不適應,甚至崩潰,所以過濾系統換水並不是越多越好。

養龜要不要過濾


過濾系統的具體形式其實並不那麼重要,無論是底缸過濾,上部過濾,瀑布過濾等等,形式可以很多變,但是大家要抓住背後的本質:水體大小,濾材多少,過濾泵流量大小,定期部分換水。


蔥蔥曾經有一缸神奇的水,把腐皮的果核泥龜,肺炎,矇眼的虎紋麝香龜放入其中,不出幾天就可以痊癒,這就是健康微生物系統的強大之處,當然,這樣的系統,同樣需要耐心的培養,堅持長期的維護。

結論

綜合來看,中小型容器,並不能讓過濾系統發揮很好的效果,勤換水是最明確有效的手段(出於觀賞性的角度,也可以用物理過濾來輔助保持清澈度,但務必要勤換水)。對於較大的飼養環境,建議大家去嘗試學習建立一個優良的過濾系統。不為了偷懶,為了更好的飼養。

養龜要不要過濾


From:蔥蔥的龜房

Author:蔥蔥

Editor:rly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