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成了依赖意识就坏了,邻居的女儿

把孩子养成了依赖意识就坏了,邻居的女儿

人,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感染,特别是熟悉的人。我下班回来和邻居老王走了个照面,老王本来挺开朗的一个人,这几天的脸老是阴着,

原因是,老王的女儿倩倩前些日子离婚了,抱着刚周岁的儿子回娘家来住。

看着老王低落的情绪,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话和老王招呼一下。

倩倩是老王两口子的独生女,那可是两口子的掌上明珠。老王两口子都是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的职工,对倩倩的管护有时间,有精力。他们在倩倩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

倩倩上小学时,学校离家不足500米,上下学没有自己走过一次路,全部大人接送。

老王两口子从小除了要求孩子学习好,其它什么都不让做。

家里每顿饭的饭谱都是倩倩定。穿衣裳都是名牌。没有洗过碗,更没有洗过衣服。名副其实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倩倩不负老王两口子所望,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可几个星期后。哭着给父母打电话,说,换下的一堆脏衣服不会洗。她妈几百公里跑到大学大学给她诜衣服,她妈妈在校住了两天,给倩倩想了个办法,让她再有了脏衣服拿到离校不远的洗衣店里去洗。

我们邻居们都说,老王两口子对孩子太溺爱了。

这孩子凡事太依赖。

倩倩这孩子也真是随着老王两口子的心思长的,不但考的重点大学,更是处落的亭亭玉立。大学毕业后,是很多单位录用的最佳人选 。

两年来,被两个不错的国有大公司录用过,可是,都没有干牢。

原因都是都是因工作压力大,自身的抗挫能力差,辞职不干了。

我搞过多年的教育工作,始终认为,家里的条件再好,父母也不能对孩子太溺爱了。孩子自己的事该锻炼他自己做,这是和学习书本知识同样重要的另一种知识,他在做事中会动脑子想办法解决问题,增长的是今后走上社会的生存能力。家长不能剥夺孩子的这种能力的锻炼机会,否则,不是爱,而是害。

倩倩曾经交过两个不错的男朋友,带着回来过,是两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不知怎么,时间不长都吹了。

后来,交了一个开着两个小超市的小老板。是倩倩失业期间和同学合组房时认识的,是同学的老乡。

当时,她的同学朋友,还有我们邻居们,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他们会成正果。因为小老板比倩倩能矮半个头,而且其貌不扬,看上去很不般配,可是,两年后二人竟结了婚。

原来,倩倩和小老板在一起两年间,虽然没有工作,但活的很滋润,有车开,有钱花,除了找同学朋友玩,就是玩游戏看电影上网。

她情绪不好时,一个冷眼,小老板就吓的不敢动,站在那里听她的指令。

倩倩说,女人结婚就是要找能依靠的男人。一年后,两人有了孩子,可是,孩子刚满周岁,这个小老板却开始夜不归宿。

小老板承认,自己找了个会过日子的女孩。

倩倩和小老板离婚了,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

这一家子现在的日子,可谓是过的不顺心。

我认为,倩倩进入社会,人生的步步坎坷,和她从小到大被溺爱,形成依赖意识不无关系。

谁家的孩子也都是宝贝,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更是社会的一份子,他(她)终归要进入社会,独解难题,独挡风雨,独塑人生。

为人父母,你对养孩子所担负的使命,不只是让他(她)学习成绩好,更是要培养造就出他(她)适应社会的能力。

你什么都替孩子负重前行,其结果,不是爱,而是害。

到了家门口,我正要开门,从楼道跑下来青青,身边还有个帅气的小伙子,是青青的男朋友,他们是一个单位的,具说年底结婚。

青青家是我家楼上的邻居,父母是一对下岗职工,他们是做蔬菜小生意维持生计,每天 凌晨三四点钟就到批发市场进菜,晚上九点才回家。

青青和倩倩一般大,在一个学校上学,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就自己管自己,脖子常挂着个钥匙,就象个小当家人。

青青大学考的是二本。这孩子毕业上班后拼劲很大,常说,爸妈供她上大学不容易,要活出个祥子让爸妈的后半辈子享享福。她现在是单位的主管。

看着倩倩和青青这两个孩子。倩倩从小的教养条件,要远远胜过青青,可二人走向社会,打拼了几年后,人生却有这么大的不同。

其实,两个孩子走出的不同的的人生路,体现出的是过度依赖和自拼出路,两种人生观的处世结果?

孩子踏入社会这片海,拼的都是自身的综合实力。

孩子在走上社会前,父母能够教养出孩子搏击社会风浪的本领,才是父母对孩子最高当次的爱。

其实,怎样爱孩子,考验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养观念,教养眼界,和教养理性。

一个人的成长修为和意志,一定会勾勒出自己的人生曲线。

被溺爱的孩子,他的幸福往往只限于父母的翼护之时。

一对父母把孩子送入社会,他能够独立驾驭生活的大船,扬帆起航,无论逆风顺水,都能破浪前行,这才是做父母的最大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