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入三千走上人生巅峰,并不只是奢望

31岁的李芸竹,是宁波一家培训学校的创办者。

办公室里的她,一身精致的时装,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骨子里散发出一种恬静、干劲和真诚,给人一种亲切可信的感觉。

5年前,她在一家地产公司上班,她是公司行政,待人十分友善,即使是面对一个看大门的保安师傅,每天遇见也会礼貌的打招呼,每一个保安都喜欢她。

记得当时她月薪3000左右,但做事勤勤恳恳,很有责任心,深得老总信任。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毕业后进入职场从基层一层一层往上爬,也许她现在是个行政管理者了吧。

我们总是惊诧于一个人生活的改变,然而在生活改变之前,一定是认知改变、行为改变。

那时她边工作边寻思,这真的是我发自内心想要的工作吗,怎么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去创业?

有很多人学校比我好,家境比我好,业务能力比我强,可能长得也比我好。再努力,也许只能在职场做一个普通的职业经理人而已,那是我想要的吗?

后来那家地产公司业务萧条,上班没什么事情可做,员工们都在聊天打游戏混日子,她也辞职了。

辞职后的那个晚上,走在三江口繁华的马路上,看着周围来往的车水马龙,她心里感慨万千。创业的想法再一次涌进头脑。

她决定不再做职场金字塔底端一层一层往上爬的人,转而和师范毕业的弟弟一起创办培训学校,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从月入三千走上人生巅峰,并不只是奢望

当重新发现目标,并且确定这就是自己一辈子要做的事情的时候,是无比兴奋的。

然而,实现弯道超车的创业伊始,是无比艰辛的。一部创业史,也是一部成长史,个中的焦虑,迷茫,成就与膨胀,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这种成长的代价是,舍得对自己下狠手。

那个时候的她,没有很多的钱,也没有关系。她拿出打工多年的积蓄,六万元起家,租了办公区,第一批办公家具是老东家搬家淘汰的,以及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桌椅。

后面的问题接踵而至,没有一个全职老师,兼职老师只负责约定的上课时间授课,学生也是零零散散,所有事情都是她一个人做。

一早起来开门,打扫卫生,联系老师,安排教务,与家长沟通。晚上兼职老师辅导完孩子提前走,她等孩子们作业做完,整理完办公室再回家。

最艰辛就是换届招生的时候,一届学生走掉了,新的一届要跟上,最初的时候往往青黄不接。

这么几年下来,她接触到了各式家长与学生,待人接物,处理工作越来越熟练,对中国式教学也是越来越了解。

中国式的应试教育,补课对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主要看孩子情况,一种是本身成绩就比较好的,学校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学的,课外扩散性的知识对他们就很有帮助。

还有一种是本身成绩不出色,由于不喜欢学校老师,或某部分课程拉下没跟上等导致考不出好成绩的,补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听得进去的老师,也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学生成绩没上去,难免会有少数家长不理解,来办公室争论,都要一一安抚处理。

她深知,培训学校的师资是最重要的,现在家长外出找培训都是找好老师,不是找学校有多大。

为了让教学水平过硬,她设立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薪酬福利和奖励机制,吸引和留任了原先在公职学校上班的老师,来自己的学校做全职老师。

这些老师的待遇比原学校高出很多,工作更精细,没有其它令人头疼的七七八八的事情。

他们只负责教学,并跟家长保持有效沟通,让孩子在学校,家里,培训学校三方的学习态度摆好。

今年是她创业的第5个年头,她的培训学校已初具规模,校区面积近千平米,学生五百左右,全职老师十二个,还有三个行政人员。

怀揣着梦想,一路小心翼翼走到此刻。回望过去,内心无限感慨唏嘘,既感谢命运给她的际遇,也感激自己当时的勇气和决绝。

现在的李芸竹,平时基本不太需要去办公室了,过着有钱又有闲的日子。

她负责财务、管理,她弟弟负责教学,全职老师轮流值班,招生有负责招生的老师,人事行政也有专人负责。

她每天下午来办公室看一下,监管一下财务。平时有伴的时候,就会外出旅游。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她的旅行踪迹,满脸的阳光灿烂。

随着业务的发展,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普遍层次比较高,也很尊重她们,工作很有成就感。

经济上与打工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年收入早已稳稳地破百万,买了车买了房,置办自己的固定资产不会有很大压力。

更可喜的是,她已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男朋友,很快就要步入婚姻殿堂了。

这是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敢想,有了坚定的信念后,持之以恒地去准备,去学习,去磨练,加上诚信,似乎没什么不可以。

从月入三千走上人生巅峰,并不只是奢望

生命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这条河有许多转弯的地方,人的命运就在每一个转弯处迂回周折,起伏跌宕,然后重新积蓄力量,流向更远的地方。

或许这个时候也有人正处在低谷,家人不理解,身边没朋友,要多惨有多惨,甚至对生活已经绝望,你也不要放弃,你的努力不是为了任何人,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你自己,你还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