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就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在京調研


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就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在京調研

2019年1月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辜勝阻率調研組就“促進共享醫療健康發展”專題在京調研,並與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無埃私人醫生、杏樹林、微醫等5家互聯網醫療平臺負責人及相關專家座談交流、交換意見。

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就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在京調研

(會議現場圖)

辜勝阻充分肯定了互聯網醫療平臺在提升基層和欠發達地區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他說,共享醫療通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解決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問題發揮著積極作用。

辜勝阻對促進共享醫療健康發展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要從醫生資質、醫療過程、醫療保險等多個環節強化醫療質量監管,嚴控醫療事故風險。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健康醫療數據保密規定,保障數據信息安全。

二是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體系建設,為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提供有力支撐,促進行業規範發展。

三是妥善處理好行業投資資本逐利性與行業健康發展公益性的關係,確保行業發展真正助力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

四是加強對醫院搭建互聯網平臺工作的宏觀指導,鼓勵醫療機構積極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創新服務內容,加快推動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互通共享、業務高效協同,讓醫療衛生事業創新發展真正惠及人民。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

在信息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大力推進的大形勢下,“互聯網+醫療健康”註定是避不開的熱點。

隨著互聯網不斷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行為開始發生改變,越來越習慣於通過互聯網解決衣食住行,同樣期待通過互聯網獲得醫療健康服務,由此倒逼提供醫療健康產品的醫院、醫保、藥企等隨之改變行為。據調查,2016年,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在線文獻數據庫、在線社區或社交App進行學習的中國醫生分別佔到40.2%、39.7%、34.8%。2017年,與信息化相關的醫院,患者滿意度為94%,排第一位。

截至2017年,我國遠程醫療已經覆蓋1.3萬家醫療機構,2017年開展遠程病理、影像、心電診斷等服務6000萬例次。醫院互聯網化後,門診大廳滯留患者減少超過18%。

發展健康產業,特別是促進與互聯網的融合,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點內容,是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也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領域。

近些年來,“互聯網+醫療健康”在政策和需求的驅動下,從兩個方向不斷探索創新。一個是以醫療健康服務機構為主體,加載互聯網創新服務和管理,可以稱之為“醫療健康+互聯網”,湧現了上海閔行、福建廈門等地區典型和一些醫院典型,並且在脫貧攻堅的“健康扶貧”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個是以互聯網企業為主體,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可以稱之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湧現了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無埃私人醫生、丁香園等創業企業,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都開拓了醫療健康業務。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了“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方向,積極推動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發展。

《意見》從服務體系、支撐體系、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三個方面,釋放多個“鼓勵信號”,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為患者提供便利服務。文件在明確行為邊際、強化責任、提高監管能力等方面都做了明確規定,對一些關鍵問題的反饋,將為這一創新領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信息來源:民建中央網站 、人民政協網、健康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