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CTA私募佈局中國,首個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問世

全球最大CTA私募佈局中國,首個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問世

今日頭條

1.【金融時報】全球最大的CTA私募之一元盛資本在基金業協會完成了2只產品的備案,分別是元盛中國多元化金選一號私募基金、元盛中國多元化金選二號。元盛在中國目前累計已備案3只產品。一天連發兩隻產品,顯然元盛正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佈局。

2.【證券時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共同簽署了《浙江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工具合作協議》,浙江成為全國第一個簽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三方合作協議的省份。

3.【品玩】AMD正式發佈了全新一代Radeon Instinct MI60、Radeon Instinct MI50,均基於7nm工藝的升級版Vega架構核心,是全球首個7nm GPU。AMD表示,7nm Vega核心架構擁有靈活的高性能、世界最快的FP64/FP32 PCI-E浮點性能、機器學習訓練和推理、領先的顯存和擴展性、唯一的硬件虛擬化、端到端的ECC糾錯保護。


全球最大CTA私募佈局中國,首個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問世

私募聚焦

1.【財聯社】京東對外又投資了一傢俬募基金:蘇州高成行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於2018年4月18日,註冊資本9.1億元,於6月20日備案。股東方是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大股東為劉強東)、宿遷東輝朝旭諮詢有限公司(大股東為京東金融)等。

2.【中國結算】中國結算修訂併發布《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融資融券登記結算業務實施細則》。一、在第一條中增加“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二、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投資者信用證券賬戶不得買入或轉入除可充抵保證金證券範圍以外的證券,也不得用於參與定向增發、股票交易型開放式基金和債券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申購及贖回、債券回購交易等。”

3.【21世紀經濟報】監管層重申金交所整頓指出,金交所制定的投資者適當性標準,不得低於資管新規《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所要求的合格投資者標準,並在開戶環節對投資者進行實名校驗、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測試。此前不少金交所通過會員制方式將其私募產品定義為10萬-30萬元等門檻並面向公眾募集資金,上述意見下發後,此類活動或將涉嫌違規。

4.【上證】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即將發行“麒麟”民企債系列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麒麟系列產品將按照市場化原則,發揮國壽資產專業化的投資能力,在合理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主要投資於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競爭力的民企發行的各類固定收益類品種,力求穩定回報。

5.【騰訊財經】農業銀行強調,農行要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細緻、高效的金融服務,將要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二是在支持政策上一視同仁;三是積極拓寬債券等直接融資渠道;四是借力科技加快服務模式創新;五是強化分類指導做好風險化解;六是切實強化考核激勵。

6.【新浪科技】軟銀正計劃在沙特阿拉伯建設一座12億美元的太陽能發電廠。這座發電廠將位於利雅得北部,年發電量為1.8兆瓦。軟銀已經開始與銀行和開發商展開初步談判,瞭解他們對這座設施的興趣。

投融簡訊

1.【獵雲網】鼎暉投資領投中國半導體設備創新企業普萊信智能8,000萬元人民幣,雲啟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加速普萊信在人才引入、產品研發、規模化生產等進度,促進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以期一定程度改變半導體關鍵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現狀。

2.【第一財經】真格基金領投輔材自營B2B平臺"掌上輔材"800萬美元投資,老股東源碼資本、不惑創投追投。本輪融資將用於供應鏈、物流、銷售、運營等環節的效率提升及新模式的探索,並在北京市場打磨複製模型,進一步向其他城市複製擴張。

3.【億歐】賽天資本領投Polymaker,協立資本跟投。Polymaker是一家專注於3D打印材料的高科技企業,一直致力於3D打印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深入應用。

4.【網易財經】比特幣礦商Bitfury宣佈了其8,000萬美元的最新融資。該筆融資拓寬了財務戰略選擇,為下一階段的增長提供了理想的位置。

5.【美通社】

美圖公司投資港產科技初創PressLogic 1,000萬美元(約7,800萬港元)。這筆資金有助PressLogic於各個世界級城市建立女性生活內容和UGC社區,加速其受眾的增長,並改善其服務及自行開發以數據驅動為主的分析軟件,PressLogic還將利用自己精準的網頁流量和數據,來開啟新的電子商貿業務。

6.【新京報】阿米巴領投國際物流交易平臺"運鏈"1,000萬美元,海納亞洲SIG跟投。本輪融資用於提升平臺兩端用戶的信息化程度,通過提供ERP+OA系統提升交易兩端內部業務處理效率和協同,降低多方交易中整理碎片化信息和溝通成本,輔以自建的大數據中心,解決國際物流中數據缺失、物流難追蹤等痛點。

前沿科技

1.【科技部】科技部高技術中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組織專家在無錫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聲表面波材料與器件”項目進行了現場中期檢查。該項目主要面對物聯網等領域的高性能無源傳感器的需求,實現其在複雜環境和極端環境的多類型傳感器集成應用;研發應用於4G、5G移動通訊終端濾波器的高性能壓電單晶襯底材料和換能器材料,實現高世代聲表面波濾波器的關鍵技術集成,建立高性能濾波器示範生產線。

2.【快科技】商湯科技與醫諾智能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AI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臨床應用,並攜手推進智慧化遠程放療生態的建設,讓技術紅利輻射到更多基層患者。

3.【證券時報】羅氏製藥與騰訊公司在進博會上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力探索互聯網與醫療健康行業的深度融合,把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於藥品溯源、用藥服務、疾病管理和醫學科普等方面,雙方將優先聚焦腫瘤疾病領域。

4.【深圳商報】深圳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系統直聯深圳市稅務局區塊鏈平臺,成功為客戶開出了一張區塊鏈電子普通發票。這是龍崗區開出的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目前龍崗已將41戶企業納入首批試點企業範圍。


全球最大CTA私募佈局中國,首個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問世

5.【斯坦福大學網站】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彙總個人隱私保護報告的新系統。該系統利用“秘密共享”技術分解和模糊個人信息,將每條信息分解成若干個特別格式部分,以達到維護數據安全的目的。


全球最大CTA私募佈局中國,首個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問世

投資人說

1.【創投圈】IDG資本創始董事長熊曉鴿認為,“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一個很好的機會,移動互聯網又給中國帶來一個巨大的機會,但這些機會都屬於消費互聯網,我們稱之為‘互聯網+’。當然‘互聯網+’在中國還有成長空間,但是它的成長速度已經不可能像過去那麼快,現在大家開始回過頭來看一些Hard Technology(硬科技)的東西,開始討論智能製造,我認為下一波成長空間應該是在工業互聯網。”

2.【證券時報】洪泰基金創始合夥人、洪泰集團董事長盛希泰表示,“科創板和註冊制推出,中國資本市場將真正迎來第三次重構;科創板將還原資本市場不確定性的、多元化的本來面目,將有力推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將催生偉大的創新型企業。希望科創板加強信息披露,國家修改刑法,加大對企業財務造假的懲罰力度。”

3.【中國證券網】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表示,“共享經濟風口已過,下一站是產業互聯網。企業服務和產業互聯網機會非常多。上市公司和創業型公司在這一領域都不乏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