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宴|通山人,還記得農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嗎?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傳統的鄉村酒席是什麼樣子的,大家還記得嗎?

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聽媽媽唸叨哪個親戚要做事要送禮什麼的,跟著媽媽可以蹭吃蹭喝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最喜歡的是婚宴,望新娘羞新娘,圍著新娘等拋手帕,手帕裡包著角分幣、糖果,新娘手一揚,小孩兒一哄而上,搶到一分錢也是真愛。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酒席上的第一道菜,往往決定了這是什麼宴。

婚宴,一早擺上的是瓜果糖;

壽宴,第一道菜是長壽麵;

滿月宴,雞蛋,喻意孩子像剝殼的雞蛋一樣白嫩,祝他此生圓圓滿滿。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家族小的四五桌,家族大的十幾桌,桌椅、盤碗瓢勺哪裡來?

七八桌,一桌十幾個菜,一大堆的食材怎麼處理?

記禮、接待、做廚,人員怎麼安排?

這時候親房就派上用場了,同宗同姓有血緣,隔一根紗,兩根紗,三根紗的,都是親房。

一家出一個人力,哪家負責什麼,主人家會將親房叫在一起吃晚飯商量。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有個堂哥,是大學生,過年回家,安排他給賓客發煙,他不幹,說煙是害人的東西,大伯說,現在叫你出力不出力,以後你結婚了看哪個幫你。

一般寫得一手好字的被安排記禮,能說會道的迎客放炮,炒得一手好菜的當廚,剩下的就是若干幫廚了,自然由婦女擔當。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食材一般是主人購買,做廚的會事先寫好菜單,某某菜買多少斤,拎回家裡通常都是四五條蛇皮袋。

桌凳碗筷瓢盆都是斗的,這家出碗與條羹,那家出盤與碟,這些硬件每家都會在底部刻上名字,事完後好識別。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最忙的要算廚房,八點鐘開始準備,各家幫廚的陸陸續續來了,大灶小灶燒起來,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蒸煎炒炸各種烹飪法,一些葷菜一般前晚就處理好,要上菜時蒸熱便可,節省了時間。

小砧板根本不夠用,兩條板凳一放,上面架一張跟門一樣大的厚樟木當大砧板,可以滿足各種花式剁肉。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有個菜是鄉下特色菜,城裡酒席很難吃到,捏豆腐坨,水豆腐與紅薯粉一半一半,加進肉沫、切細的豬腸,豆腐捏碎攪拌在一起。

左手抓一把糰子,擠出一個坨坨,右手抓瓢,將坨坨刮下來,放油鍋裡炸,炸至金黃撈起,跟燉好的帶骨肉炆一起,當席前餐,很快被一掃而光。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一個席大概十六道菜,雞鴨魚豬肉做出各式菜餚,還有涼拌肉,滷肉,肉類佔比較大,真正的素菜,要等上飯後跚跚來遲。

吃得油膩膩的來賓,看到青菜趕緊盛飯,這可是地道的下飯菜啊,吃下一碗飯,肚子撐得差不多了。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酸菜是壓軸菜,最後端出,吃過大魚大肉之後,看見這份平時瞧不上眼的菜格外親切,鄉嬸村婆,大多還會再吃一碗,晚飯可以省了。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往往一場酒席下來,主婦會累得腰痠背疼腿抽筋,躺床上發誓再不做事了,事實往往是,巧立名目也要做。

孩子滿十歲要慶祝,考上重點高中要慶祝,考上大專要慶祝,男人四十要慶祝,酒席之風之所以越演越烈,與送了別人禮總想撈回來的心理有關,你撈回來別人心裡又不平衡了,於是大家一齊陷進怪圈。

農村把這種團結起來辦席的形式叫“打頭腦”,社會在發展,做生意的越來越多,不少商家的觸角從城市伸到鄉村,餐飲服務也不例外,“打頭腦”這種興師動眾的形式逐漸被淘汰。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五年前,堂弟結婚,碗筷勺杯,桌布,全都一次性,烹飪繁雜的滷豬膀腿不見了,取而代之是直接買的滷豬腳。

三年前,堂哥孩子做週歲,請的是流動酒店的廚師做廚,就沒見女主人進過廚房。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不知什麼時候,鄉下白牆上印起“流動酒店”的廣告;各個路口立起“流動酒店”的牌子;吃完酒席後打聽廁所,一張“流動酒店”的宣傳紙體貼地遞到手上。

小編有幸跟隨通山鄉廚流動酒席去到楊芳,感受農村流水席的過程。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流動鄉廚給主人家帶來了巨大便利,滿足了人們趨向方便生活的心理,菜他們買,灶具他們帶,碗筷杯勺用一次性的,做廚、傳菜、收拾,全都一條龍。

整個酒席下來主人家不用操半點心,連善後也不用,盤碟是酒店的,他們會收會洗,待他們一走,廚房事前什麼樣事後還是什麼樣。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主家只用安排一個人坐著收禮,一個人給鞭炮點火,事後把借來的桌凳送回去,酒席就這麼愉快的結束了,一個不出力給錢,一個出力收錢,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猎宴|通山人,还记得农村婚流水席的味道吗?

據統計,各鄉鎮打著流動酒店旗號的有三十多家。

做得好的流動酒店有兩家,他們是市場的開拓者,在通山嚐到甜頭後,分店已經開到咸寧各市縣了。

對於鄉下的這種大趨勢,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