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管理的傷與病,醫和藥

小區管理的傷與病,醫和藥

小區管理的傷與病,醫和藥

小區管理的傷與病,醫和藥

藥別停http://bd.kuwo.cn/yinyue/10432048?from=baidu

先來看個笑話:說在公交車上,由於擁擠,一男一女發生了碰撞。 時髦女郎回頭飛眼道:“你有病啊?”男子覺得莫名其妙,回道:“你有藥嗎?”車上人竊笑!女子生氣,回道:“你有精神病啊?”男子冷麵,對道:“你能治啊?”全車人爆笑!公交司機停車,趴在方向盤上大笑!

笑完了,說點憂心的。來看看滿眼的小區紛紛擾擾,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很多的小區真的是“有病”,有的遍體鱗傷,有的傷病纏身,並且還病的不輕!但是:你有藥麼?你能治麼?對小區的傷、病和醫、藥,我想做一點個人的分析。

傷。

我把任何來源於外力,包括房地產開發商、物業企業尤其是前期物業服務企業、非業主使用人(特別是新樓盤交房後的集中裝修期,各種作業及流動人員)、甚至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網路、通訊等公共事業部門、公共管理部門、政府專業主管部門、屬地行政主管部門及除了業主之外的其他任何人,給小區所帶來的破壞、消耗和損傷以及疏於管理維護帶來的傷害,統統稱之為小區之傷。

傷有內傷:既包括對建築本體的毀損,也包括對業主群體尤其是懷著自助與助人之心一心想把小區管理好的熱心業主組建業主組織遇阻帶來的精神和心理傷害;外傷:指的是那些表面無可掩飾也不加掩飾的環境及現場的髒亂差。

之所以稱之為傷,皆因為這些都是源自於業主這一物權主體之外的外在的力量所造成,物業管理本質上更多的是用來解決這些意外之傷,儘量降低這些傷之危害和影響,但很顯然,有些物企可以做到,有些則要麼無能為力,要麼是抱薪救火、火上澆油,雖不惜力但不討好,或無功而返無實際的效果,只能眼看著愈演愈烈。

當然也不排除自傷,比如業主不嚴格依法依規施工,因為違章裝修所造成的建築本體的毀損,私自改造煤氣、供暖、破壞防水造成的損壞,以及侵佔公共綠地,侵佔樓道公共空間,私搭亂建,任意棄置垃圾。

病。

病分兩類,物之病與人之病。建築物本體及設備設施的病,包括建築物本體的物理磨損、自然損壞、功能老化,設備設施的正常損耗老化劣化,無可避免,只有在能明確產權所有人的前提下,它才能有可能得到周到的照顧。可現實是,大量的公共物權並沒有被明確的區分,實際上處於無主的狀態。

業主個人與個人權利之間的衝突,業主小團體與另一個小團體的衝突,業主與業主組織之間的衝突,這種縱橫交織的成員間或者成員與團體之間的衝突和摩擦稱之為病;冷漠麻木身為主人,卻常懷看客之心,而心安理得不以為意,更是一種不自覺的精神麻痺症;業主委員會因為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知識,或者主觀故意違法,所造成的侵害也漸漸成為一種兇險之病;等等,不勝枚舉。業主內部治理,小區自主管理,更多的時候所要面臨的是病,因為病自內而生,與傷還不同,病表現得更隱秘和不可測,其殺傷力和破壞力也更強,真正決定小區生死的,更多的是病而不是傷。不知道有多大比例和多少個小區,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苦悶、憂鬱、彷徨、掙扎甚至久病不能醫的痛苦之中。

醫。

醫,無論療傷還是醫病,首先當然置之於律法,因為只有遵從法律、法規、規章、規則的原則與標準,才能夠辨別是非,分出對錯,找出因果,尋得方向。

另外,政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屬地行政管理部門、旁觀者(當局者迷,旁觀者必審的那一些)、研究學者、相關專家,會從從不同的側面,或宏觀或微觀的研判、裁判、定性、並提出意見,開出處方,提出希望,建言獻策。

藥。

醫生雖能看病,但治好病,很多時候還需要服藥。否則,病看的再好,不配合藥物治療,也得不到復康的機會。藥,可以精準的治理傷病,觸手可及,雖然苦口,但也有立竿見影之效用。如何化解病灶,通過藥物的運用,把當前小區那種冷戰思維下物理的對撞變成化學的反應,通過直擊病灶的精準靶向作用,激活機體自身免疫和重構健康自保內生的機制,解構重構小區治理中的各方關係,才可能真正解決阻礙小區治理的病痛。

我所瞭解的藥方,比如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總署一直推行的“點票易”軟件;前些年北京政府推行的投票軟件應用(後來因為技術原因停用); 濟南市住宅維修資金管理中心濟南市業主自治管理平臺(一直是小範圍試用,並未大規模推開);還有上海李雲波先生開發的“家和順”軟件,包含了業主端、業主委員會端、物企端、政府端等,還有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完善細緻的實用技術應用方案;浙江杭州雲耐科技婁雲林先生開發的“業主在線”、“雲鄰”系統解決方案,安徽合肥諾優信息科技公司胥達先生開發的合肥“易美居”網上投票系統以及湖南高信網絡科技公司開發的“文明社區”APP, 深圳住建局的網路投票應用等等。

近年來發展和開發的互聯網工具應用,都很好的藉助新科技和新渠道,通過降低小區共同決定事務的難度,提高透明度,減少溝通障礙,消除時間空間限制,數據不可逆無法修改等優勢,以工具理性,解構和化解表現或隱含的小區治理中根本矛盾,這樣一些為了解決小區傷病而生的新技術,與流行的立足於商業的互聯網工具不同,因為設計理念和應用方向體現出更強的公益目的性和更實用的針對功能性,並且因為深諳相關業務細節、優化事務流程、值得信任的公信力呼應了業主的真實需求被越來越多的業主所接受和喜愛,這一切會逐步改變小區的技術生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