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選自《絲綢之路千年史:從長安到羅馬》,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伊稚斜單于聽取投降的翕侯趙信之策,把單于庭遷到漠北去,遠離漢匈邊境線,妄圖引誘漢軍遠距離奔襲,而後以逸待勞,圍而殲之。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與衛青、霍去病等眾將商議,決定將計就計,組織一次大兵團作戰行動,主動出擊,直搗匈奴老巢,徹底殲滅匈奴單于和左賢王的主力部隊,一勞永逸地解決邊患問題。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兇悍的匈奴騎兵

為此,漢武帝做了精心的戰爭準備。選調十萬騎兵,分成兩個兵團,統帥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帝國最耀眼的兩顆將星——衛青、霍去病,每人各五萬騎兵。除了十萬匹戰馬,還有四萬匹馬負責運載糧草,步兵及勤雜人員更是多達數十萬人,幾乎是傾全國之力。配備的將領也全是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將、悍將。“敢力戰深入之士”都撥調給霍去病兵團,使之成為漢軍精銳中的精銳。郎中令李廣屢次主動請纓,漢武帝瞧他鬍子一大把,先是沒有答應,過了很久才允許,讓他做衛青的副手。但是這位老將軍絕對料不到,自己數十年的戎馬生涯將在此戰中黯然落幕,留下了令後人無比感慨的“李廣難封”的嘆詞!

漢武帝對霍去病寄予厚望,令他自定襄出塞,負責殲滅伊稚斜單于的主力部隊。衛青自代郡出塞,負責對付匈奴左賢王部隊。可是大軍還沒成行,抓獲的匈奴俘虜稱,伊稚斜單于已經跑到東邊去。漢武帝趕緊改變部署,令霍去病出代郡、衛青出定襄,分進合擊,會師於漠北。

衛青出塞之後,也抓了幾個匈奴人,得知伊稚斜單于的行蹤,才知道自己仍將面對著單于的主力部隊。衛青不敢怠慢,立即做出戰鬥部署。出征前漢武帝特地交代衛青,前將軍李廣年老,要照顧一下。分配任務時,衛青讓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兩人為東道,負責兵團的側翼安全。衛青自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直取伊稚斜單于。東道路途遙遠,而且水草稀少,李廣滿腹牢騷,要求追隨主力,跟匈奴單于拼命。衛青堅決不肯,立功心切的李廣幾乎就要鬧翻臉,最後憤憤而去。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漢朝騎兵形象

伊稚斜單于依趙信之計,把輜重、糧草留在北方寘顏山(今蒙古國納柱特山)的趙信城,將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在漠北擺開陣勢,以近待遠,準備甕中捉鱉,聚殲衛青兵團。衛青北行千里,在蒲奴水上游地區遭遇到嚴陣以待的匈奴單于主力b。面對體力已經消耗極大的漢軍,伊稚斜單于覺得勝券在握。

但是匈奴人高興得太早了。衛青不愧為一代名將,他馬上下令擺出武剛車——一種外側綁長矛、內側置盾牌的步兵戰車,環繞著漢軍,築成一道堅固的堡壘。漢軍將士躲在武剛車背後,拉開弓弩,刀槍向外,如同一個巨大的刺蝟球,準備抵擋匈奴騎兵的衝擊。衛青創造性地發明了戰車阻擊騎兵的戰術,使此戰成為一個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漢匈漠北大決戰

漢軍的武剛車陣使匈奴人體力上的優勢很快就化為烏有。遠道而來的衛青反而握住戰場主動權,他派出五千騎兵,發起試探性的進攻。伊稚斜單于這才清醒過來,趕緊出動一萬騎兵應戰。突然颳起大風,沙礫擊面,到處一片昏暗,兩軍難辨彼此。衛青迅速抓住戰機,派兵從左右翼迂迴包抄伊稚斜單于的本陣。伊稚斜單于一瞧漢軍兵多馬強,自己絕非對手,再鬥下去恐將成為漢軍的刀下鬼,於是乘著黃昏日落、風沙彌漫,跳上一輛六騾馬的戰車,在百餘名貼身衛士的護送下,殺開一條血路,衝出漢軍重圍,向西北疾馳而去。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武剛車

漢、匈兩軍混戰至深夜,殺傷相當,大漠上屍橫遍野。後來抓到的匈奴俘虜稱,伊稚斜單于已在日落之前逃走了。衛青立即派遣一支輕騎兵連夜追襲,自己率大軍隨後跟進。匈奴人聽說單于跑了,也樹倒猢猻散,各自逃去。衛青追出兩百餘里,到了天亮,不見伊稚斜單于的蹤影。此戰,衛青兵團共俘斬匈奴人一萬九千人,乘勝向北挺進,攻克匈奴的補給基地——寘顏山趙信城,繳獲糧草、物資無數。漢軍在趙信城待了一天,肅清四面殘敵,將趙信城中的積粟燒成灰燼之後凱旋。

回到漠南,衛青撞上了因迷路未能及時參戰的李廣和趙食其。名震塞外的“飛將軍”李廣對自己多舛的命運痛不欲生,當衛青派長史來查問失期的緣由時,李廣羞愧難當,憤然拔刀自盡。老將李廣之死,使得血腥慘烈的漠北大戰更增添幾分悲壯的色彩。

與西路衛青的血流成河、肝髓流野相比,東路霍去病簡直就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霍去病的騎兵、輜重雖然不亞於衛青,但是配備的將領卻不如衛青。衛青手下悍將雲從,李廣、公孫賀、曹襄、趙食其等四大金剛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而漢武帝撥給霍去病的都是些新手菜鳥,就連一個低級的軍官——裨將也沒有。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出塞之前,霍去病瞧了瞧手下那夥滿臉稚氣的軍官,不禁無奈地搖搖頭,實在挑不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霍去病只好將就了,讓李敢、徐白為、趙破奴等充任裨將。霍去病出了代郡之後,幾乎沒有碰到匈奴人像樣的抵抗,在荒無人煙的大漠上,向北狂飆兩千餘里,才遭遇到匈奴左賢王的部隊。匈奴人對霍去病的威名早有耳聞,結果漢軍只一個衝鋒,匈奴人就棄甲曳兵、一敗塗地,左賢王嚇得落荒而逃。戰事呈一邊倒態勢。漢軍席捲殘雲,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國烏蘭巴托以東肯特山),共斬獲首級七萬又四百四十三,生擒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戰績之輝煌,世所罕見。為慶祝勝捷,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郊)祭地,又登上翰海山,在峰頂勒石記功而還。這三大慶功儀式,成了歷代兵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奮鬥目標,更是歷朝皇帝的人生夢想,堪比封禪泰山。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狼居胥山(今肯特山)

至此,驚心動魄的漠北會戰落下帷幕,漢軍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殺敵八九萬人,基本上消滅了匈奴單于、左賢王部隊的有生力量。漢軍也付出巨大犧牲,士卒陣亡數萬人,戰馬死去十餘萬匹,國力損耗巨大。加上天妒英才,不久霍去病去世,漢武帝十幾年內沒有再發起大規模的戰役。

戰後,由於伊稚斜單于去向不明,匈奴一度發生混亂。史書記載,“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單于和左賢王率領殘兵敗將,狼狽逃往大漠西北遙遠的地區,無力南犯,危害中原地區數百年的匈奴邊患基本上解除了。漠南從此併入大漢帝國的版圖,漢人源源不斷地渡過黃河,在朔方以西修築光祿、居延、令居三城,置官駐軍,對新闢的領地進行有效管轄。

把匈奴人從漠南轟走,河西走廊成了漢帝國的天下,通往西域的大道一馬平川,目光如炬的漢武帝又開始遐想西域的風情。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由於在河西之戰中貽誤戰機,張騫被褫奪博望侯的封號,成了一介草民。但是漢武帝仍舊念念不忘這個通西域的大功臣,把他叫來,多次詢問大夏及其屬國的事。張騫也巴不得有個立功贖罪的機會,就向漢武帝建言。要想讓大夏歸順,首先得把烏孫爭取過來。獵驕靡復國之後,胳膊粗了,稱雄西域,根本就不買匈奴人的賬。伊稚斜單于上臺後曾經討伐獵驕靡,結果被打得灰頭土臉而回。如今我們大破匈奴人,威震四海。烏孫人留戀故土,又貪中原財富,何不以利誘之,讓烏孫人遷回河西走廊?而後讓漢室公主出嫁烏孫,與獵驕靡聯姻,烏孫人必定乖乖地俯首稱臣。烏孫一歸附,西域的大夏等國就不招自來了。

漢武帝大喜,馬上賜封張騫為中郎將(皇帝的侍衛軍頭領),讓他率領一個龐大的使團,包括三百名成員,六百匹馬,牛羊數萬頭,金幣、布帛價值數千鉅萬,踏上了第二次西域之旅。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鐵血強漢震撼世界:漢匈漠北之役——大漢帝國巔峰時代的大決戰

作者簡介:柯勝雨,福建省作協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015年第五屆廈門文學藝術獎獲得者。已出歷史作品十餘部,主要有:《絲綢之路千年史:從長安到羅馬》(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萬曆東征:1592-1598抗日援朝之戰》(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大唐帝國東亞戰記》(山西人民出版社)、《大明帝國抗日史》(遼寧教育出版社)、《譎謀的霸主:曹操》(天津人民出版社)、《卑微的智者:諸葛亮》(天津人民出版社)、《了不起的敗國者:張居正和他的朋友們》(長篇歷史小說,共三部,陝西人民出版社)、《夏商周通鑑》(齊魯書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