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李玩的成長,是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自殺”


《狗十三》:李玩的成長,是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自殺”


電影院裡,很多人在悄悄落淚。

似曾相識的記憶,感同身受的情緒。

每一場成長都是一場謀殺。

《狗十三》被禁了五年還是上映了。

屏幕上張雪迎的臉龐還是14歲稚嫩模樣,帶著牙套,頂著一額頭的青春痘,穿著寬大的校服,像極了那些年被迫接受著長大的我們。

如今成了大人,低頭看看,精緻的妝容、微笑的眼角,那些曾經特立獨行的天性被磨平了所有稜角,變成普世價值裡一樣的人。

《狗十三》:李玩的成長,是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自殺”


電影裡說:長大時必然的,然而懂事要付出太多代價。就像動物園裡被馴服的獸,終要學會表演,遊戲。

父親告訴李玩:你已經不小了,該懂事了。

十三歲的李玩要為大人的價值著想,不能影響他們的生活。但沒人為十三歲的李玩著想,他們從來不願去想愛因斯坦那條狗對孤單的李玩意味著什麼。

沒有人在意她的感情和喜好,利益對錯才是大人的判斷標準,她只能在角落裡一次又一次哭著說服自己接受。

令我落淚的是,少女和她的狗,最終被成人世界無法理解的情感想起一些往事。

最小的時候,媽媽一直不太同意我養動物,因為年齡太小,她和爸爸都太忙,兒時大部分記憶都是自己和自己遊戲。

可父母從來不知道小夥伴對於孩子的意義。

我會把路邊奄奄一息的小狗藏到家門口的小草剁裡悄悄餵食,會因為它最後沒熬過寒冬而難過。

終於有一天,我上了小學,表哥從外公家抱來一條小奶狗送給我,放學回來的我不知道有多開心,跟著它一起趴在地上,聽它奶聲奶氣“汪汪”衣服蹭的很髒,作業也不寫。

《狗十三》:李玩的成長,是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自殺”


媽媽說:“你看,不能給養的。”

大人總看到壞處,卻不知道小孩子有多開心。

因為它毛髮灰,所以我給它起名叫灰豆。

好吧,確實是一個很接地氣的名字。

從那以後,每天放學,還沒到家,我大喊一聲“灰豆”身後就突然竄出一個搖著尾巴的小跟班,田野裡都是我們兩個互相追逐的身影。

《狗十三》:李玩的成長,是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自殺”


此刻,父母坐在對面,聊起灰豆。爸爸學著當年的語氣:“灰豆、灰豆”然後媽媽笑著說,只要一喊,它就會撒開了歡兒的朝你跑過來。我卻突然紅了眼眶,:“媽媽,你別說了。”

我不知道父母還記不記得,或者對他們有沒有影響。畢竟,成年人的壓力像山一樣,只能選擇麻木那些事情。

灰豆是一條土狗,成年以後體型壯大,威風凜凜的像個大將軍。每次帶出去都羨慕一眾小夥伴們。

後來它老了,我不在的時候,脾氣開始變得暴躁,直到有一天一個路人路過逗它的時候,被咬了。

那天回去,爸爸已經聯繫好了買狗的,放學回家,我看到狗狗被綁了起來,倒著被人拎起來,它看見我,眼淚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狗十三》:李玩的成長,是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自殺”


我瘋了一樣要衝過去,叫喊著,爸爸死死按著我,我看著灰豆絕望悲傷的眼神,像沒有開刃的刀一下又一下割著我的肉,大人們眼神輕蔑的冷漠講價,我的掙扎最後還是沒能阻止灰豆被關進籠子。

車子遠去,媽媽說:“別追了,灰豆不是我們的了。”

然後,我被帶回家,關在了屋子。後來的記憶,再也不能清晰記得。

那天結束後的悲壯,像是宿醉後的麻木。

我知道,我再怎麼呼喊,它也不會開心的衝出來抱我了。

《狗十三》:李玩的成長,是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自殺”


後來,父母為了安慰我,陸續抱來幾條小狗來養,但是我再也沒有那麼飽含期待,總是離得遠遠,看著它們熱情靠近,卻被我攆走。

如果終究要失去,那我寧願從來沒有得到。

電影裡女孩的掙扎、哀求,面對成年人的抗爭,讓我彷彿看見了那個弱小又沒有力量保護它的小女孩。

很想知道,電影裡的李玩,後來怎麼樣了?

而我,或許已經理解了成年人的無奈。

我們,一次又一次原諒那些“以愛為名”的傷害,將那些裂痕靠著時間慢慢縫合,然後長成一個個不動聲色的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