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戰爭為什麼左宗棠退出

左宗棠是中國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

當時處於清朝末期,中國因為閉關鎖國的政策,漸漸地被西方國家所超越,中國就像是一塊巨大的肥肉,各個國家都想來分一塊肉吃,所以當時的中國四處戰亂,民不聊生。

中法戰爭為什麼左宗棠退出

1883年,越南局勢惡化,北京方面全面接到了清軍一敗再敗的消息。左宗棠上奏分析局勢,自請赴邊督軍,並令王德榜招募士兵組成恪靖定邊軍,準備作戰。清朝同意了左宗棠的部分請求,但未同意其親赴前線。

1884年1月,左宗棠因為目疾請求回籍調治。到了4月,因中法戰爭戰事緊張提前銷假,6月,入京任軍機大臣,並管理神機營事務。8月,孤拔所率法軍於在馬尾海戰全殲駐紮福建馬尾的中國海軍,破壞福州船政局。9月,堅決主戰的左宗棠奉旨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挽救戰局。12月,左宗棠抵達福州,積極佈防,並組成"恪靖援臺軍"東渡臺灣。

中法戰爭為什麼左宗棠退出

1885年3月,黑旗軍、恪靖定邊軍等在鎮南關得勝,奪取了諒山。對於當時的局勢來說,慈禧獨攬大權,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命李鴻章跟法國代表談判,能不打就不打。清政府"乘勝即收",令前線各軍停戰撤軍,與法國議和。左宗棠不滿,上《密陳要盟宜慎防兵難撤折》,但沒能改變清廷的方針。

中法戰爭為什麼左宗棠退出

因為左宗棠的能力太大了,清廷怕左宗棠擁兵自重,所以聽從了潘鼎新、劉銘傳等陷害攻擊"恪靖定邊軍"首領王德榜、臺灣道劉璈,使他們失去兵權。從而削弱了左宗棠的權力,左宗棠上書朝廷為屬下鳴冤叫屈,可是清廷並沒有聽從左宗棠的冤屈。

當時中國的權利牢牢的掌握在慈禧一人手中,在這樣一個歷史變革時期,集權對中國的危害才是巨大的。不管龍椅上坐著的是慈禧還是乾隆,只要是集權,都是貽害無窮的,最後左宗棠心灰意冷,決定告病回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