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上世紀,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提出了經典的“15分鐘定律”——

“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這句話在互聯網時代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半個小時內,一個人能突然出現並走紅,給無數人帶來樂趣,然後又突然被忘記,消失在大眾視野。

在這個短視頻世代,這個週期甚至縮短到了半分鐘。

標準的十五秒短視頻,能迅速把一個人推到萬眾矚目的風口,然後在15秒後換到下一個。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速朽的時代。

一切的一切在互聯網以及消費主義神話的推動下,以二倍速奔湧向前。

潮流速朽,價值觀速朽,人速朽。

這份時代的疾速,再配合都市高樓與人群所帶來的宏大,會讓生活其中每個人看上去渺小而虛無。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但總有人不甘渺小,也不想成為時代附庸。

並且,以千奇百怪的偶然,難以料想的姿勢,被推到了那美麗十五秒。

比如2017年寫出微信爆文《我是範雨素》的育兒嫂;比如2014年憑神曲《我的滑板鞋》走紅的龐麥郎;比如從2008年被群嘲至今的殺馬特。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十五秒之後,熱度退潮。

他們成為了所謂的過氣網紅,消失在公眾視野,過上了沒人關心的生活。

可是,他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如今又在幹什麼呢?

他們為什麼沒能持續走紅,並因此改變命運?

他們的身上是否有著我們的影子?

這些問題,或許下面這部紀錄片,會給我們一些答案——

《夢與路——小鎮青年 雙面人生》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這部紀錄片一共三集,每集20分鐘。

第一集講龐麥郎。

我的滑板鞋時尚時尚最時尚 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 摩擦 摩擦 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


2014年,街頭巷尾都響著龐麥郎的這首《我的滑板鞋》。

這首全長170秒,共413個字的歌曲,僅在蝦米音樂上就有818萬次的播放。

其幾乎引起了整個社會的狂歡。

從路邊的中學生,到光鮮的明星演員,每個人都能摩擦兩句。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但你若問起龐麥郎這個名字,便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了。

“我的滑板鞋?聽過,但不知道誰唱的。”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他到底是誰呢?

龐麥郎在25歲之前一直住在漢中市寧強縣的南沙河村,去過最遠的地方是鎮上。

他還沒有正式開始音樂創作,只是偶爾會在筆記本里亂寫些歌詞。

對了,那會兒他還叫龐明濤。

之後他去了漢中,在一家KTV裡打工切果盤。

某個雲淡風輕的日子,一位客人點了首邁克爾傑克遜。

龐麥郎的人生就此改變。

他被邁克爾傑克遜的打扮、氣質、舞姿與歌聲迷住了。從此,龐麥郎開始一邊打工一邊創作。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2014年,他的《我的滑板鞋》火遍大江南北。

龐麥郎也憑此在某些亞文化圈裡,積累了一些名氣。

他是B站的鬼畜巨星,在杭州酒球會的首演,現場一票難求。

臺下觀眾合唱《我是滑板鞋》的聲音,甚至淹沒了龐麥郎自己的聲音。

但很快,關於他身份造假的事情鬧得風風雨雨。GQ的一篇《驚恐龐麥郎》更是讓他成為了被群嘲的對象。

龐麥郎和經濟公司解約,逃離了北京。

紀錄片就從他重返北京,舉辦第四十場演唱會開始。

如今,龐麥郎把頭髮燙成了邁克爾傑克遜同款。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在鏡頭前,他帶著閃躲,又偽裝著澎湃激昂。

走入一家高檔商場,說自己要穿外國品牌的衣服,說那很時尚。

“其實我們要的是那種國際化。”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不過這次,龐麥郎不再說自己是周杰倫的老鄉。

他承認了自己陝西人的身份,不過,是他自己描繪的陝西。

他把陝西稱為“孟加拉斯圖”,把漢中稱為“加什比克”,把老家寧強縣稱為“漢克頓爾”。

他的全名,則成了孟加拉斯圖·加什比克·什尼亞克·約瑟翰·龐麥郎。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但龐麥郎依舊保有著自己的音樂夢想。

純真且認真。

他說:“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藝術家。”

為了這個夢想,他不停的寫著新歌,更換著更入流的造型。

同時,也花費著大量的錢。

龐麥郎所有工作掙的錢,父母給他的錢,基本全部拿去做音樂錄歌了。

至於自己的日常生活,實在沒錢時,就用一些零食和礦泉水應付吃喝。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而他所謂在北京的第四十場演唱會,其實只是一個livehouse裡的演出。

從西安到北京,龐麥郎是和自己的一個朋友兼合夥人一起去的。

他們嫌高鐵太貴,便連夜坐了16個小時的慢車。

到了演出地址後,現場只來了寥寥幾十人。

演出結束後,票房沒達到免除場地費的標準。四千多的收入,付給了場地老闆兩千八,自己剩下一千五。

除去路費住宿,這一趟北京之旅,龐麥郎入不敷出。

他抱怨了幾句不公平,趁著北京的夜色再次落荒而逃。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四五年過去了,龐麥郎除了髮型,其實什麼都沒變。

他就像是一個現代社會的闖入者,奮力地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但是一不小心,便跑到了自己建構的烏有之鄉里,久久不能自拔。

“我還不知道這裡是怎麼情況。”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和龐麥郎一樣搞不清的,還有“殺馬特”。

他們髮型五顏六色,穿著緊身褲,戴著耳環,胳膊上露著紋身。

他們從小鎮鄉村湧向城市,急於融入又一知半解,於是便憑著想象,努力去裝扮著自己。

外人看來弄巧成拙,可這卻給了他們自己自信。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社會上對他們大都冷嘲熱諷。

但這些“殺馬特”們,到底在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

他們大都年紀輕輕外出打工,做著簡單的體力活,領著一份微薄的薪水。

但他們不想像其他來自鄉村小鎮的工人一樣,成為城市裡的隱形人。

他們渴望被關注。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當然,也有人抱著引領時尚潮流的願望,加入了殺馬特。

結果大家都知道。

自從2009、2011、2013年的三次反殺馬特風暴後,這個族群慢慢消失了。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那些曾經的“殺馬特”,如今都過得怎麼樣呢?

有人已經不願提起當年的自己。

撥通視頻電話,沒聊兩句便被草草掛掉。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也有人剃了個小平頭,加入了老兵義務救援隊。

但仍然想重振當年殺馬特的事業。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更多的已經失去了消息,成為了城市隱形人。

那些曾經依偎在一起取暖的小青年,如今變成了各種家族QQ群裡的灰色頭像。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也有人一直活得很透徹,無論是成為網紅前,成為網紅時,還是成為網紅後。

範雨素,片中最後一位主人公。

2017年,她寫的自傳長文《我不是範雨素》刷爆朋友圈。

這名北京的家政工也聲名大噪。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她文章第一句話,便抓緊了讀者的眼球——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

範雨素在文章裡,主要講述了家人與自己的故事。

夢想當作家的大哥哥、智障的大姐姐、患有小兒麻痺的小姐姐、欠了一身賭債的小哥哥、一張嘴說話就“利口覆家邦”的母親……

而她自己從小熱愛閱讀,20歲時厭煩了小鎮的枯燥,出逃北京。

雖然到北京後,過的也並不如何幸福。

時間一晃,範雨素便從小鎮青年,成了小鎮中年。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我是範雨素》


但範雨素筆觸下那經歷生活大風大浪後的冷峻,與冷峻過後的發人深省,打動了很多讀者。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文章爆火之後,範雨素成為外界媒體探究的對象。

但她拒絕了大部分採訪和活動,閉門不出,說自己躲進了深山。

因為她心裡清楚。

“我沒想過靠文字改變生活,我也習慣了靠苦力謀生。”

寫文章看書,對她來說只是滿足自己的精神慾望,僅此而已。

不過,範雨素是一個“貪婪”的閱讀者。

她甚至可能比我這樣的學文學的博士,對於這個純文學的閱讀量都要大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這一點,從她的日常生活便能看得出來。

範雨素沒事時,最喜歡去潘家園的舊書市場買書。

推著買菜的小拖車,走在舊書市場,看中喜歡的系列書,便對著它們大手一揮:“這一排我全要了”。

一共86本文史叢書,砍價砍到了一本一塊二。

範雨素很滿意。

“書是便宜的,知識是無價的”。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她還會自嘲說:每天我看見什麼東西,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多少錢,就是過這種很俗氣的日子。”

同時,她也對自己曾經網紅的身份看得很淡——

“2017年,很多人說我成了網紅,但對我個人生活而言,沒有任何改變。就像哪兒著了火,大家都跑去看,看完拉倒。新聞不就是這樣嗎?我心裡沒一點感覺,每天還過著蘿蔔白菜豆腐的生活。”

甚至,她更喜歡隱身的狀態。

“欽慕的是莊子的如塵,和蘇軾的萬人如海一身藏。”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如今,範雨素在寫一本書。

據說是一本科幻小說,關於量子力學多維空間之類的。

她為了寫書,買了一大摞科研資料。

不過,當她被問到完成書後準備做什麼時,她說:

我還會去做育兒嫂,做體力活。因為沒有收入,這半年算是我過得最窘迫的日子。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生活窘迫,缺錢用。夢裡我在做育兒嫂,被僱主辭了,於是我就在夢裡接著找工作,沒找到就醒了。醒了之後我想,只要努力找,會找到的。在北京,你只要願意出力,掃地都能活。”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掃地都能活,便是範雨素的生活哲學。

她是一名堅定的拒絕者。

不被精緻綁架,不被優雅綁架,不被名利綁架。

不被所有被販賣的,別處的生活綁架。

而是有尊嚴地,簡單自給地活著。

有詩意的世界,也有雞毛蒜皮的生活。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回到影片的名字《夢與路——小鎮青年 雙面人生》。

更多的小鎮青年,大都過著平凡的生活,有著普通的夢想。

考學,工作,婚姻,孩子。

但無論是所謂的過氣網紅,還是小鎮青年的芸芸眾生,心裡或許都偶爾會出現這個問題——

你知道該在什麼場合承認自己的渺小?

影片末尾,用契科夫的話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看到了過氣網紅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