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NO!被误解的孙子兵法告诉你,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你会接受自己一生无为吗?

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接受的。

我们从小的教育是,要有所作为,为社会创造价值,如果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那简直是白来这世界走一趟了。

但是,在《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中说,一生无为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有为是有成本的。

打个比方,你想做生意,你就要有一笔启动资金,你还要做产品设计,同时还要招贤纳士,再加上广撒人脉,这一笔笔算下来,都有成本。

如果这个生意做不好了,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不说,你前期的老本也可能耗光了。

所以孙子一直叫我们不要去战,不要乱动,不要作为。

因为不作就不会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一点,我们都误解了《孙子兵法》,以为它是教人使诈的书,其实它是一本个人成长学,看我们如何修炼自己的实力。

大多数人都在碌碌无为,不做点什么事就会焦虑,实际上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兵者诡道也,NO!被误解的孙子兵法告诉你,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归结起来只有四个字,先胜后战。

什么是先胜后战呢?

就是等赢了再打,有了十足的胜算才考虑开战,开战前也要做充分的准备,最后才用上战略和战术与敌军交战。

这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计算。

计算敌我双方各自输赢的成分有多少,如果我方有胜算才可以考虑开战。

第二步,准备和等待。

为作战作准备,把自己的实力努力往上提升,直到能甩对方几条街。

等待敌人岀错,敌人一出错,马上动兵,打得敌方措手不及。

第三步,拼战术和战略。

战术是以正合,以奇胜。

战略是避实击虑。

这就是为什么文章的标题说,善战者既不勇也无谋了。

因为有前期精细的计算、大量的准备,和充分的调配工作,这一战是非常容易打赢的,无需动用智勇。

这三步也是《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全书的逻辑主线。

作者华杉是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华与华广告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董事长。

服务很多优秀的企业,有三精制药、巨人投资、田七牙膏、葵花药业、晨光文具等等。

同时还产出很多有名的广告代表作,像“照机大声喊田七”、“蓝瓶时代,选择三精”、“送长辈,黄金酒”等等。

作为两家有名公司的董事长,我猜想他每天一定会很忙,但是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他出版的五本书,我惊呆了。

原来他还是著名的财经和史哲作家,已经出版的书有《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

后面即将出版的还有《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华杉讲透王阳明传行录》、《华与华方法》、《华杉讲透资治通鉴》。

当看到书扉上关于华杉的简介之后,我才明白他为什么管着两家公司还能写那么多书。

原来他的时间管理叫日不断之功,也就是《孙子兵法》中的“我专而敌分”原则。

晚上绝不出去应酬,每早五点起床读书写作,坚持了十数年,这才比别人的治学更专更深入了。

兵者诡道也,NO!被误解的孙子兵法告诉你,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那么《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为什么值得让华杉研究了近二十年,并作为个人的践行指导呢?

1、孙子的优劣势分析法:五事七计。

《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可以说这句话是全书的初心,是孙子写这本书的动机,是他的敬畏心。

生命宝贵,所以不可不察。

这里的察是检察、计算,比较敌我双方的胜算各有多少。

那要察什么呢?就是五事七计。

五事是: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

道,是君主受老百姓拥戴的指数。

天,是天时,有三层,天下大势、阴阳定数、自然气候。

地,是地利,环境优势。

将,是将帅统领能力的高低。

法,是军法。

实际上,道、将、法这三部分归结起来是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天时、地利是外在影响因素,虽然心态会受外界影响,但人是有强大的意志力的,可以改变环境的。

我的金口诀老师就反复强调断课要仔细研究将神和贵神的关系,因为两者反应的就是人和。

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用“七计”来计算,给双方的胜算打分:

一、哪一方的君主,百姓们更支持他去打战?

二、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本事?

三、哪一方更占据天时地利?

四、哪一方的士兵更加听众法令?

五、哪一方的士兵更强悍?

六、哪一方的士兵更加训练有素?

七、哪一方的军队更加赏罚分明?

五事,对应我们自身,更像是个人定位。

任何一件事情,在开始之前做好定位是最重要的。

比如,你要做自媒体,要知道,道对应的是受众群体,流量最大的平台有今日头条、抖音、微信公众号。

天时对应的是趋势,人人自媒体,只要有才能,都有机会得到展示。

地利,对应个人资源,有团队操作吗?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吗?

将就是个人能力、才华。

军法更像个人执行机制,有没有一套完善的内容生产流程。

如果你要生产一件产品,也是要先从这五方面进行市场调查,确定好定位。

而“七计”呢?像一套防错检查事项。

这特别适用于那些程序繁琐,流程又相对固定的工作。

飞机之所以是出现事故最少的交通工具,就是因为它拥有一套完善、全面的防出错检查项目。

我想,很少人会在自己的工作中,量身定制一套适合自己的防出错检查系统吧。

所以从“五事七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子对于战争是保持很谨慎的态度的。

全书跟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轻易开战,要养好自己的实力,为成功做准备,这就为什么说《孙子兵法》是一本个人成长修炼的书。

兵者诡道也,NO!被误解的孙子兵法告诉你,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2、成功必有大量的、充分的、长期的积累和恰当的时机。

通过前面第一步的计算结果,会得出两种可能,一个是我方有胜算,另一个是敌方有胜算。

有胜算了才可以考虑开战,这个时候就得为开战做准备和等待了。

这一步是最为关键的,人的本性是急于求成的,不愿意等,想快点赢。

孙子是特别反对冒进的,那么如何准备和等待呢?

准备就是操练兵力,积蓄实力;等待是等敌人犯错的时候,这是最佳出兵时机。

从作战上,有了前面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胜算分析后,准备的事情有:操练士兵,增强他们的锐气和作战熟练度,给敌人制造输的假象,让他们轻敌。

等待也不是被动地等,如果敌人不出错,就得想办法做各种让他们出错的事情。

比如,使用离间计,让对方最有用的谋士不为所用;用假劝和的手段迷惑对方,让对方没有作战准备……

反正就是自己保持无错,设计陷阱让对方出错。

就像考试一样,你无错,别人犯错,第一名就是你。

关于准备和等待,华杉经反复提到一个反例人物,就是诸葛亮。

万万没想到,这个集计谋和妙算于一身的光辉历史人物,在他看来是个把自己活活作死的人。

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

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每次都半途而废,没有“五事七计”。

他频频作为,耗干了国力,缺乏准备和等待。

拉长时间维度,后面还有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即使胜利了,保住江山也是难题。

在三国之争中,最能等的人就是司马懿了,别人打得火热,他躲起来专注养生,巩固国家实力,专心培养第二代。

所以他活得最长,比曹操的儿子曹丕还长,儿子孙子也给力,结果三国归晋。

对于我们自身,学习《孙子兵法》更重要的是学习自我成长,那些教让对方犯错的内容,那是打战用的,因为兵不厌诈。

日常生活中,这一套是绝对不能用于他人的,但是可以用来防骗防盗。

3、真的智者,走自己的路,别人想不到,也不让别人知道。

有句话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应用到兵法上就很危险了,这意味着,让敌人知道你的战术和计谋了。

有了前面的计算和准备后,到了交战的时候,这才开始用上战术和战略了。

这里,孙子教给我们的战术是“以正合,以奇胜”,战略是“避实击虚”。

先讲战术,“以正合,以奇胜”是把兵队分成两个兵种,正兵和奇兵,正兵负责挑战、打前锋,奇兵是预备队,主要工作是埋伏,等待有胜势时马上冲出来,打个敌人防不胜防,这叫“出奇ji制胜”

这里的“奇”读ji,并不是读qi,我们都误解《孙子兵法》,以为他讲的是奇谋诡计,所以才读错。

正奇好比阴阳二气,虽然只有两种,但是却能产生无穷的变化,而且正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随时切换。

正奇要如何变化,考验的是将领的管理能力。孙子说:“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管很多人跟管很少的人一样简单,就是因为懂得正、奇兵的分法。

所以,即使是像带兵这样复杂的事情,也只是简单的正、奇兵两种切换,但是,大家偏偏喜欢三十六计的诡计,喜欢走捷径,其实是舍远求近,把基本的东西用好,这就够了。

就像我的金口诀老师说的,金口诀怎么断课,专看天干地支就够了,像衰旺、格局等等都是在这个基本上延伸的。

书中举了韩信破赵之战来说明正奇兵如何安排,一共切换了三次正奇的变化,很精彩,但是例子很长,我就不讲了,大家自己去看。

讲完战术,再来看战略。

上了战场,关键要靠“避实击虚”,这里的实是敌军强过我军的地方,虚是敌人的短板。

比如敌军在高处,我军在低处,是敌实我虚,敌军制胜的方法就有很多了,像滚大石头、射箭、放沙,而我军要反抗就很难了。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互换位置,要让自己做主场,我为主,敌为客,这样才能致于人而不被敌人致。

这个时候就要使劲引诱敌人变成“虚”的,来应对我的“实”的。

比如选个有利自己的地形,从很远的地方引诱敌人来打,这个时候,我军休息足够,吃饱喝足,而敌军疲惫不堪,又饿又困,我军在气势上就赢了半截。

从战略中可以看出,孙子是借用天时地利来调制人和的。

天时地利我们是可以人为选择的,如果对我不利,就坚决不去打,如果对我有利,就引诱对方犯错,让他们失了人和,不得不和我们打。

这是孙子借势的思想,我们今天讲的“形势”这两个字就是来源于《孙子兵法》。

这里“形”说的是实力,有了足够多的“形”的准备,就要造势、借势,把“形”发挥出来。

所以,读完《孙子兵法》,你会发现,“先胜后胜”更像做人做事的规划观,先让“形”强大到超乎别人的想象,再找准时机造势借势。

雷军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前提还得有双隐形的翅膀,并且这个风口正好与你的专业对得上。

兵者诡道也,NO!被误解的孙子兵法告诉你,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