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財政經濟強國、國土面積小國,新加坡的很小面積的國土上,有一座很大規模、很高現代化程度的國際機場,這就是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樟宜機場。
樟宜機場由新加坡民航局負責營運,近些年來表現亮眼,不論是乘客數量、航班起降數量,還是航空貨運量,都屢次刷新記錄,其中的年度乘客數量已經突破了六千萬人次的大關。樟宜機場通常在每年的12月份乘客流量最高,例如:2017年12月接待了586萬人次,同月22日還創下了接待20萬8043名乘客的單天最高記錄。
飛機乘客無論是通過視頻、廣播,或者是通過機組人員親自演示與提醒,一般而言,對客艙安全條例並不陌生;然而,不是每個乘客每次登上了飛機都會仔細觀看或者聆聽飛機上的說明,對條例背後的用意也不一定完全瞭解。因此,樟宜機場多年來,堅持重視日常配合乘客安全知識普及活動,通過現場解說、網站廣而告之、社交媒體發佈等多種方式,密切提醒乘客應注意機上各種安全事項。
新加坡民航局也經常邀請媒體記者到新加坡航空公司訓練中心進行採訪,廣泛宣傳飛機客艙安全條例的用意。民航局雖有客艙安全條例以減小飛行風險,但乘客仍須瞭解安全知識,確保自身安全。安全飛行,人人有責。乘客登上了飛機,可以從專注聆聽安全廣播開始,並且聽從機組人員的安全指導。
新加坡民航局與樟宜機場每年大力宣傳的乘客應知道的客艙安全條例及其用意,是摹劃得很細緻的,這自然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強乘客們的安全意識,加深乘客們的安全知識:
(一)乘客在飛機起降的時候,必須拉上機窗遮屏:這在發生緊急狀況之際,能讓機組人員觀察機外情況,乘客在疏散時也能避開外面的危險因素;若有乘客發現機艙內任何不妥狀況(例如機翼引擎起火等狀況),也能方便、迅速通知機組人員。
(二)乘客必須時時繫好安全帶:安全帶應該系在胯骨部位,而不是腹部,否則,飛機遇上氣流的衝擊力的時候,乘客可能受傷。氣流往往是造成乘客受傷的主因,例如:運營規模為一百架客機的航空公司,平均每年可能遇上30至50次會造成乘客受傷的氣流事故。即使安全帶的信號燈沒有亮起,如果遇上毫無預警的"晴空亂流"現象,或是機艙內氣壓急降而機師必須快速降低飛行高度,以便調節氣壓的時候,那些沒有系安全帶的乘客可能被拋出座位而受傷。
(三)乘客登機的時候,要留意最靠近的出艙口的位置:根據客機型號,出艙口介於八至十六個。根據國際標準,如果發生了事故,乘客應在九十秒內撤離飛機。乘客應留意:最靠近的緊急出艙口可能就在自己座位的後方,所以不要一味地擁向登機口。
(四)乘客不要過早地給救生衣充氣:如果發生了事故,乘客應在逃出飛機的那一刻,才可以給救生衣充氣。如果在機艙內過早地給救生衣充氣,那麼,鼓起的救生衣有可能阻擋逃生的通道;如果飛機入了水,那麼,已經充氣的救生衣會讓乘客浮起而無法潛入水中,找尋出艙口逃生。
(五)乘客必須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才可以幫其他人戴:在4萬英尺高的飛行高度,若遇氣壓急降,一般人可能在10幾秒內便失去知覺,因此,自己如果不戴好氧氣面罩,就無法照顧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本文由"錦鵲先生"原創,歡迎網友們評論,並且關注"錦鵲先生"。配圖來源於網絡}
閱讀更多 錦鵲先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