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篇文章应该掌握的三个关键点

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现在我要告诉读者,文章不是吃饱了没事做,写来作为消遣的,也不是恐怕人认作书呆子,不得不找几句话来说说,然后勉强动笔的。凡是好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现如今,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写作的方式来放松,或者用这种方式赚外快。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虽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有人对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给出的答案是,写文章要有天赋,有文采,很难通过后天努力取得成功。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著名作家格拉德维尔曾在其著作《异类》中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的概念。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是指,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 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平凡人变成世界大师的必要条件。在该概念提出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森·艾利克斯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刻意练习”的概念。安德森·艾利克斯认为不论在什么行业和领域,提高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都遵循一些列的普遍原则。只要遵循这些原则,并不断进行训练,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所以,写作并不是天赋使然,只要你掌握几个要点,也许你不洗稿、不抄袭,就能写出10万+的爆款文。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1)自上而下,建立金字塔结构

文章的结构好比动物的骨骼,通过结构,我们可以看出,是一只蚂蚁还是一只大象。很多人写文章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哪写到哪。当然,如果是写日记,或者只是写给自己看的文章,那随便怎么写都可以。

但是如果你的文章要给别人看,并且希望别人看懂,那么你就需要自上而下,建立金字塔结构。在这里推荐《金字塔原理》。

写好一篇文章应该掌握的三个关键点

《金字塔原理》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芭芭拉·名托的著作,她也是国际著名管理公司麦肯锡公司的第一名女性咨询顾问。该书的第一篇就提到了写作的结构:

  1. 自上而下组织思想。例如先确立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再将这一个观点分解成几点来阐述。
  2. 自下而上思考。例如想思考每句话,然后是每一段话,然后是一整篇文章。
  3. 找出逻辑关系。例如,是归纳,还是演绎。
  4. 使用写作结构,让观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一般有六大写作结构: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

(2)简洁明了,并为你的观点找出更多的例证

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为了让读者能够相信自己的观点,很容易车轱辘化,将自己的观点反复说。这种情况,不但不会让读者明白你的观点,反而会让读者更加混乱。

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说的话精简,一句话能说明白就不要用两句话。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简洁并不等于只说一半话。

举例:我这次考试没考好。

这句话看上去的确很简洁,但是读者并不知道你为什么说自己没考好。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次考试100分,我才59分,都没及格。

其次,除了简洁明了外,我们还需要通过例证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举例:我成绩很好。

例证:上次考试和这次考试我没门功课的平均分都是90分,而是一直在班上保持第一名。

写好一篇文章应该掌握的三个关键点

这里推荐一本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作者是加拿大作家布兰登·罗伊尔。为了让大家都能掌握写作的原则和技巧,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里,布兰登·罗伊尔列举了风格相关的写作原则。

(3)让读者乐意点开,并仔细阅读你的文章

很多人前面两点都做到了,而且能够写出十分深刻的文章,但是发现,没有人愿意读,这是为什?

很简单,你的文章不具备可读性。这里同样推荐一本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作者布兰登·罗伊尔在书中介绍了四种提高文章可读性的方法:

  1. 使用排版和设计。不要让你的文章看上去就是密密麻麻的字体,没有段落,没有重点,标点符号只有逗号。
  2. 运用可读性的工具。例如,粗体、斜体、项目符号等。
  3. 使用标题和提要。如果字数比较多,建议分解成不同的点,列出小标题。
  4. 回顾和修改文章。当时写完文章可能会觉得很好,但是文章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问题。所以在写完过后,可以休息一会,或者放到第二天,然后对文章进行修改,让文章更精彩,更具有可读性,吸引更多的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