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見了什麼?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

你遇見了什麼?

9月25日上新的綜藝《奇遇人生》明天即將迎來第一季的收官之作,截止第9期,這部“綜藝”的總播放量接近4億,這個數字和2018上半年的一些爆款綜藝相比,並算不上現象級綜藝,但目前一整季播完,豆瓣評分仍然能保持在9.1的高分,算是成功探索了綜藝創作新的可能性。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旅行類真人秀對觀眾而言並不陌生,從《花兒與少年》、《花樣爺爺》,再到今年熱播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都是常見的同類型節目。而《奇遇人生》最大的不同是用“紀錄片+真人秀”深度結合的形式在內容上進行了創新,以純粹的記錄和豐富的層次來呈現嘉賓內心真實的感受,每一期節目都能讓你產生共情和思考,因此我更願意將它歸於紀錄片,而非綜藝節目。

紀錄片+真人秀

不同於講故事,而是感受故事

從開播以來,《奇遇》的標籤越來越豐富,“高級”“真實”“安靜”“人文”“探索”……這是因為這檔節目沒有在講述故事,而是讓你自己去感受故事,以紀錄片形式拍攝探索世界和自己的過程。相比《嚮往的生活》這類慢綜藝而言,《奇遇人生》沒有給嘉賓任何任務、人設、故事,而是低控制,反高潮,真正的讓綜藝慢下來,給你更多的時間去感受自我和生活。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截圖來自豆瓣評論

《奇遇人生》這檔“無臺本”的節目詮釋了“真實的力量最能打動人心”,導演趙琦有優異的紀錄片履歷,如他所說,這不算一部紀錄片,因為紀錄片是無法設計和改變環境的,而這檔節目前期會有線路上的“設計”,這個“設計”僅僅是將嘉賓放置在環境之中,但即將發生的故事和嘉賓產生的反應都是未知的,整個歷程是不可以設計的,從而這檔節目有著其他真人秀難以呈現的真實。

第一期和小S走進贊比亞大象孤兒院,初期的旅程設計只是讓S進入營地,從與大象日常的接觸中去了解它們。誰也沒有想到,就在短短5天的拍攝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小象的丟失與找回,大象的獵殺等突發事件,整個拍攝行程被打亂,全組同意S的提議,中斷原拍攝計劃,加入搜尋隊去尋找小象,而最後無意間見證了一頭大象被獵殺的真實場景。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大象被獵殺現場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S第一時間看到搜尋隊傳來的獵殺畫面時,並沒有立馬落淚,而是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沉默……而在S後來回憶這些畫面時,情緒才瞬間湧出,淚流滿面,這些都是S當時最真實的情緒和反應。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在整個過程中,導演組沒有對嘉賓提出任何要求,後期也沒有任何渲染和煽情,不講述故事,而是給嘉賓更多的空間去感受故事。

《奇遇人生》成功的將紀錄片的形式與真人秀融合,秀的成分微乎其微,和《親愛的客棧》第一季70多個機位相比,這檔節目只用3個機位拍攝,儘量還原故事現場,全片去綜藝化,無花字、無引導,沒有試圖去把控觀眾的情緒,而是留出了適當的距離和空間,讓觀眾從每個人自身的角度去觀察、感受和理解。

可以說,在這個節目裡,你永遠不知道你最後拍出來會是一個什麼故事,產生什麼效果,而紀錄片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未知,生活亦是如此。

“奇”

接受等待

導演趙琦說自己在拍《奇遇人生》時用的是很笨的方式,是完全紀實的拍攝手法,“我們就是守在那兒耐心等,心態穩穩地拍,同時細緻地觀察和捕捉到事情發生的瞬間,這個節目沒有事先安排好的劇本,因此拍攝手法不能是華而不實的,必須老老實實的,沒有奇巧。”

春夏花了幾天的時間都沒有追到龍捲風,在不斷的上車下車中度過了絕大半的時光,興奮和耐心已經在等待中耗光,在錄製快結束的時候終於看到了龍捲風。整個節目並沒有刻意去渲染結果,而是把更多的鏡頭留給了等待的過程,從中更加細膩的捕捉了春夏的情緒起伏,和在未知狀態下的心態變化。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春夏:

我們多麼想要一個結果

但是我們追求的目的根本就不純粹

我們根本沒有享受這個過程

第三集中,竇驍為了攀登大洋洲第一高峰查亞峰,花了5天時間的等待,即使大家都在酒店漫長的等待裡陷入了不安和消極的情緒中,這個大男孩卻樂觀的告訴我們“不要被預期所框定和限制住,你是自由的”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奇遇人生》中,這樣的等待不少見,但它的“奇”並不是在旅途中完成了那些設定的目標、極限的挑戰後,所帶來的興奮和刺激,而是學著如何去接受等待的過程。畢竟,人一出生就在等待死亡。

豆瓣電影稱其為“今年最美的國產綜藝”,因為整個節目的視聽語言都達到了電影的級別,每一幀都美的高級。細緻入微的鏡頭捕捉和構圖的光影描繪,帶領觀眾一次次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堆疊出而“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而大自然的美也是在漫長的等待中捕捉到的,這些畫面同樣告訴了我們,不要去消耗等待,而是學會接受和享受。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遇”

探索自我

作為節目發起人的阿雅,認為《奇遇人生》是一檔深夜綜藝,“這個節目讓你有機會跟自己獨處,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跟自己對話,它提供給觀眾的是另外一種情感的出口。”

無論是四十即將不惑的阿雅,還是現實題材紀錄片出身的導演趙琦,創造這個“紀錄片+真人秀”的綜藝,都有著更大的野心:他們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試圖探究的是,後流量紅利時代,大家更需要的是一個與自己對話的機會。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所有嘉賓在節目中經歷都是一次與自己深度對話,他們的奇遇不是看大象、追龍捲風、登查亞峰,而是能夠真正不做別人的觀眾,探索最真實的自我。

阿雅曾表示節目選擇嘉賓的標準是“有感受力”:“參加這個節目一定需要他本身的感知力和思考能力很強,因為這樣我們進到一個環境的時候,他才能獲得,自己有反饋。”而為這檔節目打出好評的核心受眾,也應該是那些對情緒、內心都有較強感受力的人。

春夏、朴樹、毛不易、范曉萱、白舉綱、趙立新……從嘉賓陣容可以看出,《奇遇人生》並沒有把流量放在第一位,更看重的是節目整體調性的一致,整季的嘉賓基本都帶有“文藝”、“情懷”標籤,他們本身自帶故事也極具個性,在每一次旅程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們不斷的在探索、渴望與自己的對話。

豆瓣9.1分的《奇遇人生》中,你遇见了什么?

人類,七十億四千萬。

當我們凝視世界時,世界也凝視我們。

當我們遇見他們時,我們也遇見了自己。

只有出發才是一切的開始。

——《奇遇人生》

最後,《奇遇人生》中,你遇見了什麼?

節目結束,關掉APP,迴歸我們本真的生活,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深度探索大自然,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期望從旅程中收穫些什麼。“生活在別處”,這是人類多少年來都解決不了的困境,尤其在如此高節奏的生活環境中,高壓、焦慮已經成了常態,人們總是寄希望於“詩和遠方”去逃離當下,無論文章、電影還是綜藝,都是快速逃離現實的“捷徑”,我們甚至花一兩個小時宅在家裡就能完成逃離和昇華。

或許《奇遇人生》真正帶給我們的意義,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帶我們去感受生活,遇見自己。最後,慢慢放下你莫名的焦慮,活在當下,感受生活。

“別在生活裡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裡發生的東西”——柴靜

• end •

文章 | 蘇周

Media Plus 主編:S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