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有至味正是清歡,蘇軾這個吃貨被貶黃州卻完美詮釋這句話!

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蘇軾因性子太直得罪了朝中的舊黨新派,備受排擠,被貶到黃州這個荒涼之地擔任毫無實權的團練副使。在心情鬱悶、生活貧苦之下,他歸園田居,研究出一套套在當地吃的便宜、又美味的食譜,其中就包括流傳至今的“東坡肉”“羊蠍子”等美食。跟農人打著拍子,吃著“東坡肉”,靈感蜂擁而至,於是,他創作出了《前赤壁賦》、《後赤壁賦》,還有《念奴嬌·懷古》等一系列作為一個詩人、藝術家的巔峰之作。東坡肉,可以說是蘇東坡排解鬱悶之氣、激發靈感至關重要的法寶啊!那麼,“東坡肉”到底是在什麼樣的機緣巧合之下被蘇東坡發明的呢?

人生如有至味正是清歡,蘇軾這個吃貨被貶黃州卻完美詮釋這句話!

在最為失意的時期,他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名句,雖然蘇東坡胸中的苦悶和不甘日日夜夜席捲而來,但蘇東坡卻懂得如何在現有的資源下調整自己的情緒、過好生活。墾城東一坡,蘇軾覺得還是種田最適合自己,於是,他就在遊歷山水、創作詩文,與解鎖自己的新天賦中間輪流切換,那就是——吃。從此踏上了“自笑平生為口忙”的狀態,他到長江捉魚,到西山做餅,到郊區採野菜,到市區買最廉價的黃州豬肉,那是玩得不亦樂乎!

人生如有至味正是清歡,蘇軾這個吃貨被貶黃州卻完美詮釋這句話!

作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就大有文豪之氣,要吃就吃得盡興,吃它個三百回合。與現如今失戀、失意、失足後,通過胡吃海喝、大快朵頤的方式來宣洩心中鬱悶之氣的人一樣,蘇軾也曾如此來平復心靈創傷。但文豪終究是文豪,不能自己吃,就呼朋喚友,一起泛舟江上,吃魚喝酒,把吃吃喝喝這樣的大俗之事,也附會到詩文風雅之上,盡顯名士風流,實在不能不令人敬仰。

人生如有至味正是清歡,蘇軾這個吃貨被貶黃州卻完美詮釋這句話!

甚至,他還在自己的詩文裡還留下了大量的菜譜。那篇《豬肉頌》就盡顯了蘇東坡的吃貨本色:“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當然這個他一本正經寫進詩文裡的,那打油詩呢?也有,那是一次食得興起了,就為這道他情有獨鍾的竹筍煮豬肉信手寫下:“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雖煮的都是豬肉,但未免還是表現了這位大文豪的一絲落寞與鬱郁不得志。畢竟初入仕途的蘇軾那是才氣沖天,充滿傲氣的朝廷重臣,只是他實在是不太會做官,有才也抵不過朝堂上的黨派之爭。

人生如有至味正是清歡,蘇軾這個吃貨被貶黃州卻完美詮釋這句話!

大家都知道東坡肉這道菜,卻少有人知它是如何被廣為流傳並傳承下來的。要說是蘇軾帶著東坡肉橫空出世,那就是群眾基礎吃著它傳遍古今的。原來蘇軾在徐州、黃州、蘇州都做過這道菜,大家都知道十歲的蘇軾就立志要向範滂學習,仁心愛民。在杭州任知州的時候,他帶領著民工疏通西湖、撈除雜草,使西湖重新恢復了昔日美景。百姓感恩他的作為,過年就給他抬豬抬酒送上府去慰勞他。蘇軾肯定不能收啊,可又推辭不掉,只好親自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製出紅燒肉贈予百姓和民工吃。大家吃了都覺得這肉那是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吃入嘴裡香氣四溢,備受老百姓的好評,紛紛拿到食譜仿製,於是“東坡肉”的美名就此傳遍了全國。

人生如有至味正是清歡,蘇軾這個吃貨被貶黃州卻完美詮釋這句話!

作為一個超級吃貨,除了《豬肉頌》這個流傳千年的烹飪菜譜,蘇東坡還有一首詩可以說是古代美食廣告的經典案例了,《寒具》:“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輕蘸嫩黃深。夜來春睡濃於酒,壓扁佳人纏臂金”。寥寥28字,把這個偶然吃到的老婦人牌環餅勻細、色鮮、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釧的形象勾畫得淋漓盡致。不得不感嘆,一個吃貨會寫詩,竟連事物也變文藝了,竟也能把我們饞死!

人生如有至味正是清歡,蘇軾這個吃貨被貶黃州卻完美詮釋這句話!

下面獻上一首有版權的蘇東坡Hipop:

東坡魚

東坡豆腐

東坡肉

我全部都很拿手

大江東去風流人物有太多

吃貨只有我這一個已足夠

東坡酥

東坡肘子

東坡粥

專利都是我有

欲寄相思千點離愁楚江流

天涯流落匆匆相逢易白首

被貶又怎樣

我能吃遍四方

雪沫浮五盞

蒿筍試春盤

人生如有至味正是清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