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社區團購:能否再造一個“拼多多”?

2018年,流量窪地、下沉人群、社交裂變等,是電商消費圈核心關注的命題。通過社交和高性價比產品,切入到合適的場景,快速獲取用戶,成就了一批新電商企業。與很多行業的蕭條相比,這裡依然一團火熱

除了上半年逆勢興起的微信電商,下半年依託社區場景快速爆發的社區團購,也成為了行業的新寵,據不完全統計,在近100天內,這個賽道至少有十幾家公司獲得融資,融資規模超過20億元。貌似在新的場景中,有可能再冒出一個“拼多多”,但社區團購的模式因為團長粘性、供應鏈、成本效率等問題,也飽受質疑。

解密社區團購:能否再造一個“拼多多”?


社區團購主要是供應鏈、獲客這兩大塊,供應鏈可以通過資金去砸,當年京東的供應鏈也是靠自己砸出來的。但前端的社群運營是一個很重的活,並不是誰都可以做得好,這就像媒體運營一個號的粉絲,需要每天在上面發聲,而社區團購也需要高度的本地化和社交運營的基因。

首先,純粹做社區團購市場規模不大。在一線城市,這種模式很難打進去,一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很完善,也被到家服務教育得很好,為什麼還要去小區樓下自提?如果30分鐘之內就能配送,為什麼還要次日達?所以社區團購主要面向的是二線城市及下沉市場,而且除了二線城市和部分東南沿海三線城市之外,下沉市場其實也很難做。

解密社區團購:能否再造一個“拼多多”?


在當前的階段,社區團購主要需要突破的還是社群運營能力,再就是供應鏈。其實,社區團購不是一個新東西,2015年的時候就有,只是現在的場景不一樣了,它也沒有辦法獨立存在,你要錢沒別人錢多,要用戶沒別人用戶多,怎麼打?

從整個微信電商的格局來講,現在基本上到了幾家頭部PK的狀態,新的玩家很難再起來,因為差距太大了。一個賽道不可能那麼多家公司上市。市場已經形成了頭部效應,資本可能就投一些頭部的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