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千年的甘谷麻鞋


不知道大地什么时候长出了青草,中国人很早就穿上了草鞋。相传,结草为鞋是黄帝的臣子於则的原创技艺。那时,草鞋不叫草鞋,因草、麻之别各有其名。

用青草做的叫“扉”,青麻做的叫“履”。《太平御览》卷六九七引《世本》记载:“ 於则作履扉。”注:“ 於则,黄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在中国的诗词中,草鞋又名“芒鞋”。唐代张祜有诗曰:“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代苏轼有诗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只要草、麻还在生长,中国人结草为鞋的技艺就会一直延续。 甘肃天水甘谷县内,手工缝制草鞋、麻鞋的古老技艺仍在延续,且传统制作的麻鞋样式与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麻鞋别无二致。

制作一双甘谷麻鞋,从绩麻开始到结束,有百余道工序。通常情况下,熟练的手艺人制作一双麻鞋,最快也要三天时间。

制作麻鞋,需先将大青麻的茎皮纤维编成辫,再将麻辫平放,立辫状盘鞋底,盘成麻丝紧密的“千层底”。

再用细麻绳穿紧“千层底”的两侧,以固定鞋底;随后用编织钩针钩出各种颜色的麻花辫鞋面、鞋耳、鼻梁,组合时用木楦把鞋撑起来,将鞋耳、鼻梁贯穿麻绳,一双现代麻鞋就做成了。

近几年,植物印染、手工织布、棉麻制品的风吹得火热。很多人称这是一种时尚轮回。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慕古行为。 我却认为,这是一种精神延续,不因历史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古代圣贤喜称自己为一介布衣,文人雅士喜着一双“芒鞋”,看似平实无奇,端的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清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