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人的餵雞碗賣了80塊,專家此碗距今500年,世上就3個

學者曾統計,清朝僅僅乾隆時期,大內珍藏的文物就多達117萬多件,金銀珠翠字畫無所不有,這只是歷史的一個小小縮影,歷朝歷代珍藏的寶物都是難以計數的。然千百年的歲月過後,這些寶物除了小部分得以保存外,要麼隨葬王陵,要麼就失散在外了。

河北老人的餵雞碗賣了80塊,專家此碗距今500年,世上就3個

自上個世紀起,各地的文物專家都曾深入鄉野民居,去搜尋有歷史價值的古物。而市井街巷的百姓,卻常常很難察覺這些寶物的價值。諸如七十年代初期,河北一位老太太家中,有個十分古老的餵雞盆,當然在老人眼中,也只不過是尋常的破舊瓷碗。

河北老人的餵雞碗賣了80塊,專家此碗距今500年,世上就3個

一日,老人忽然聽人說她家的餵雞盆是個老物件,於是拿包袱一裹,上了文物商店。這一趟果然沒有白跑,老人竟然將碗賣了80塊,在彼時80塊也不是個小數目了,老人喜滋滋的回家去了。一段時間後專家將瓷碗清洗鑑定,褪去泥垢的碗底竟然出現一行字。

河北老人的餵雞碗賣了80塊,專家此碗距今500年,世上就3個

“大明宣德年制”猶如一道電光讓人心驚!經過多方鑑定後,確定了餵雞碗的身世,竟是500年前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燒製的“灑藍釉”,屬於一級國寶。這種明代灑藍釉存世極為稀少,世界上已知的也就只有3個,這瓷碗立即成為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河北老人的餵雞碗賣了80塊,專家此碗距今500年,世上就3個

當初那位老太太是何人,她何以能有這樣的稀世之寶?專家試圖找到老人予以感謝,誰知人海茫茫,想找個人比大海撈針更難,始終杳無音訊。當初80塊令老人心滿意足,而今看來不止天壤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