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跨境收支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8年全省跨境收支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山西省对外经济稳中向好,跨境收支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省跨境收支399.3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同比多增105.5亿美元,比2013年的历史高点多增84.2亿美元。全省跨境收入206.8亿美元,跨境支出192.5亿美元,顺差14.3亿美元,同比多增27.7亿美元。全省结售汇136亿美元,结汇75.6亿美元,售汇60.4亿美元,顺差15.2亿美元,同比多增8.4亿美元。我省跨境收支和结售汇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跨境收支和结售汇实现双增长、双顺差

全省跨境收支同比増长35.9%,跨境收入、支出同比分别增长47.5%、25.3%,跨境收支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为净流入。82.9%的跨境收支集中在太原市,太原市成为山西省对外经济发展的桥头堡。跨境收支主要来自于电子设备、钢铁、中高端装备制造。由于汇率双向波动的加大,全省结售汇仍然保持较低水平,増幅明显低于跨境收支増长,结售汇同比増长1.1%。结汇同比增长7.0%,售汇同比下降5.4%,顺差同比扩大124%

二、货物贸易跨境收支持续增长,收支顺差继续扩大

全省货物贸易跨境收支308.9亿美元,同比增长42.9%,收入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41.4%,支出147.3亿美元,同比增长44.7%,收支顺差14.3亿美元。加工贸易是货物贸易跨境收支的主要来源,占比达75.5%,同比扩大了4.2个百分点,主要来自于电子设备加工。一般贸易同比增长了18.8%。主要集中于电子设备、钢材原料、医药、太阳能板、车轮、金属矿等。全省前10家企业占比达到79%

三、服务贸易跨境收入大幅增长,扭转了长期以来逆差状态

全省服务贸易跨境收支33.4亿美元,同比增长43.4%,顺差4.8亿美元,扭转了服务贸易长期以来持续逆差的状态。维修服务带动了服务贸易跨境收入的大幅増长,服务贸易跨境收入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支出14.3亿美元,同比下降9.2%。仅电子维修服务收入18.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居民个人对外汇市场波动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购付汇意识更加理性。全省居民个人购汇20.8亿美元,同比下降7%。

四、直接投资成绩喜人,资金注入行业进一步扩大

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流入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倍,剔除国企混改项目流入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比高达90%以上。相比上年同期,实际利用外资新増行业中制造业明显增多,包括食品、金属制品、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外资结构明显改善。电力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成为外资青睐的投资热点,同比分别增长1.6倍、3.1倍。

境外直接投资流出2.3亿美元,同比增长64.9%。主要以实业投资为主,主要涉及制造、建筑、采矿,占比分别为53.0%、24.5%和13.5%,投资结构趋于优化。房地产业境外投资资金流出大幅减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不断扩大,涉及11个国家,较上年多增4个;境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1亿美元,占到全部投资总额的49.3%,同比增长5.1倍

五、远期结售汇规模继续扩大,企业避险意识明显增强

全省远期结售汇履约31.6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省结售汇总额的23.2%,较上年提升8.5个百分点。其中,结汇履约26.8亿美元,同比增长48%,售汇履约4.7亿美元,同比下降26.2%。财务中性理念进一步增强,企业对冲汇率风险意识逐步增强,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预期逐步趋于稳定。(王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