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在河南许昌,有个不出名的霍庄村。全村300多户人,80%的村民都在制作民间演出的社火道具。淘宝每售出100件社火产品,就有90件来自这里。

从一百多年前开始小规模生产,到如今借助电商平台飞速发展,霍庄村年销售额能达2亿元,人民币叠起来高度超过80层楼。


承包全球80%的社火市场


腊月前的最后一场雪,雪花柔柔地飘洒着,慢慢覆盖着霍庄村。驱车进入村口,“社火戏剧之乡”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不过,比这更醒目的是,村里家家户户都是白墙青瓦的二层小洋楼,十分气派。

一只黑色小土狗孤独地坐在门口,守护着门头挂着“淘宝商户19号”的院落。拐进这户人家的大门,凌乱堆放的白壳狮子头“气汹汹”地挡住了去路。

侧过一位身穿迷彩大衣的乡村妇女,身后很多花花绿绿的狮子头也涌了出来,搭配着旁边用砖垒的火炉,屋子里的乡土气息开始浓郁起来,毫不掩饰地背叛了小洋楼的外壳。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在社火村随处可见的宣传画


妇女手拿一根白色泡沫棍,不停把脚边塑料袋里的红、黄毛发往一个金闪闪的椭圆形袋子里塞。一只狮子的尾巴就这么被做了出来。房间里还有几个人,有人在做狮子皮,有人在粘胡须。

这户人家,是霍庄村的一个小缩影。

每年春节前后,中国民间就会开启一些传统的庆典狂欢活动,这些活动统称为社火,而霍庄村的村民就是那些生产舞狮、舞龙、高跷、秧歌等社火道具的人。

他们的产品销往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们的社火产品。淘宝商品栏搜索“社火”,出来的商品90%产自这里。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舞狮用的狮子头

问了他们的年收入,我感觉是自取其辱

霍庄村80%的村民都在制作社火道具,全村300多户人,就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生产社火产品的工厂。

不过说是工厂,其实没有机器没有设备,就是村民一家人集中在房间里,流水线式的分工协作来完成一件产品。

由于家家户户都在闭门赚大钱,村里空荡的街道几乎感受不到人气儿。只有来来往往的快递车辆,每天从“霍庄村电商物流中心”,拉着上万件产品,卖往世界各地。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村民在装货


在村委会二楼有个产品展览室,里面摆放了村里制作的各式各样社火戏剧产品,除了舞龙、舞狮的道具,还有大头娃娃头套、服装;戏剧表演使用的舞台鞋、胡须、凤冠等类似的,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村支书颇有些骄傲地告诉我,“我们村儿的产品已经卖到世界各地了,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们做的东西......村里最近还接了上千万块钱的大订单:2000多对狮子头、2000多条龙。

随后,我抱着自取其辱的心态问了很多商户的年收入,他们都很谦虚地告诉我,“我们没计算过,一年没歇过,差不多就够解决温饱吧”,说这句话时,他们几乎笑得合不拢嘴。


但采访时,我仔细留意过,他们的双手上都有大小不一的老茧。并非一夜暴富,他们的好日子都是一针一线用双手创造的。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在缝制道具的村民

传承中的创新力量

社火制作,几乎是霍庄村人与生俱来的记忆。一百多年前,有个唱戏的戏班子来村里借住过一段时间,教会了村民做戏服和胡须,从那时起,这门传统手艺就开始在霍庄人手里反复传承着。

以前霍庄村都是带货外出销售。每年过年,别人往家跑,他们要往外跑。

一进入腊月,霍军政一家就要提前好几天准备打包,把两个狮子头用一张国民床单包裹严实,然后一个人单挑4大包,坐着绿皮火车出门跑销售。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说到动情处,霍军政有些哽咽


那时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卖货,哪里销量会好,只是盲目地在外面跑,采用佛系销售法,走到哪儿卖到哪儿,啥时候把随身带的货卖完就啥时候回家过年。

但要保持优势,就必须转变思路。从2010年开始,部分脑筋活络的村民开起了网店。从此霍庄村社火道具销售的模式改变了,现在村民在家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能赚钱。

源源不断的生意很快攀着互联网过来了,2016年,霍庄村还被评选为中国淘宝村。看到利润后,原来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都纷纷返乡创业。

村里做社火的人多了,竞争也开始愈发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薄,要提高收入只能加大产量。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逐渐走向工厂模式的绣花鞋制作


在霍庄人看来,社火道具并不算什么高科技产品。但当我问起是否有在老传统上创新时,年龄稍大些的人都笑着回答,“老人们都是这么做的,俺现在也都这样做了。”

相比之下,村里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创新。村支书儿子霍帅兵毕业回来后,沿用工厂模式研发了一条新的制鞋流水线,实现量化生产。以前做一双绣花鞋至少需要半个月,现在车间一天就能做出1000双。

他最自豪的是他亲自设计的第一款绣花鞋,完全改变了传统绣花的款式。自推出后,销售金额已超过20万元。

红红火火中,民俗稍显落寞

霍庄村的人说,社火,代表社会红红火火。

每年春节前后,南到台湾、北到黑龙江,近至家门口、远到海外,无论风俗差异多大,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群众自发出动组织社火活动。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略萌的舞狮


这种土味十足的狂欢活动,似乎是春节的标配。其项目也是多种多样: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总有一款是你见过的。

然而,在这个每年为全球提供90%的社火产品、靠社火发家致富的霍庄村,社火这一民俗却稍显落寞。

因为忙于生产,他们已经很多年没玩过社火了。村支书说今年无论如何一定要组织一次,于是,善解人意的我们,就提前帮他实现了愿望。

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共有8位村民在村广场上,穿上戏剧服装,拿着社火道具,喜庆了一番。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社火村中的社火


我问他们什么感受,他们哆嗦着说,“快点拍吧,真(zhèn)冷的天儿,冻得慌”。

━━━━━━━━━━━━━━━━

冬呱手记

社火好玩儿不?

那这个社火呢?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导演&后期 / 丁丁

摄像 / 程红森 朱昭宇

编导&文案/ 杨萌萌 卢月丽

制片人/ 孙娟 李江


河南300户人的小村庄,一年卖出2个亿!只因家家都做这种年味十足的小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