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书《永乐大典》,虽时过境迁,但传奇依旧

《永乐大典》于永乐六年编修完成,开本高50厘米,宽约30厘米,用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皮纸,洁白柔韧。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旷世奇书《永乐大典》,虽时过境迁,但传奇依旧

一部惊艳古今的奇书,自然少不了传奇的经历,历经两次大火而幸免于难,正本确不翼而飞,它带给了我们太多惊喜和未知,吸引着无数研究学者探寻其踪迹,即使再小的细节都不肯放弃。现在关于《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主要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随嘉靖皇帝陪葬,二是毁于明万历年间的火灾,三是毁于明末清初的南京,四是毁于明末的北京宫中,五是毁于清乾隆年间的大火,六是仍秘藏于皇史宬(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位于今北京天安门东的南池子大街)的夹墙内。

旷世奇书《永乐大典》,虽时过境迁,但传奇依旧

其中说法一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毕竟《永乐大典》的消失与嘉靖皇帝的逝去几乎同时,不过经过科学探测,嘉靖皇帝的陵墓已被积水覆盖,可小编还是愿意相信,这部奇书正和喜爱它的嘉靖皇帝一道长眠地下,愿它能够再次得到上天的眷顾,期待着与它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