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永乐大帝三大雄图(二):《永乐大典》巨制傲视古今

明成祖甫登基即作了一项伟大建树,命人编纂《永乐大典》。他命侍读学士解缙编纂一部规模前所未有的百科全书,要求凡书契经史子集百家之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第二年底解缙呈初稿,书名《文献大成》。成祖认为与理想相距甚远,再命姚广孝、刘季篪共同负责,到永乐五年底完竣。

永乐大帝三大雄图(二):《永乐大典》巨制傲视古今

《永乐大典》巨制傲视古今

《永乐大典》收辑上自先秦,下至明初七八千种书籍。凡成文者都收录,均保存原书所载,没有一字的删改,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据说参与编纂的近三千人。书成由成祖亲自作序赐名《永乐大典》。现今许多古籍资料,赖以保存。

这是中万民族极宝贵的文化遗产。搜集材料包括各门各类;除经史子集外,尚包括天文、地志、礼仪、法典、军事、道、佛、哲学、典章制度、戏剧、长篇短篇小说、工技、农艺、医学、动物学、植物学。是中华文化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永乐大帝三大雄图(二):《永乐大典》巨制傲视古今

《永乐大典》共有两万多卷,刻版付印费时耗材极巨,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紫禁城建成后把《永乐大典》赴运北京,藏在皇宫文楼内。嘉靖时将《永乐大典》再抄一副本另存,以防不测为火所焚。正本藏于北京文渊阁,副本藏于皇家档案库。嘉靖皇帝死后,《永乐大典》正本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现存的《永乐大典》出于嘉靖朝,而非永乐年编纂本。《永乐大典》曾经回禄之劫及兵灾,几乎丧失殆尽,现今散存于世界各地图书馆三百多册,还不到原书百分之四。有人怀疑明成祖和嘉靖帝都有用之陪葬;亦有人怀疑其中一套抄本当郑和下西洋时带到海外。

主编者解缙一生际遇

中国现存较完整巨著的类书是康熙的《四库全书》,该书收录历代旧着三千余种,不及《永乐大典》一半,且有抄录自《永乐大典》。可知《永乐大典》成书工程实伟大艰巨。很难不想到成祖想囊括一切知识,使皇家帝主借鉴成为圣君。

永乐大帝三大雄图(二):《永乐大典》巨制傲视古今

编纂《永乐大典》主事者解缙,一举中进士,名扬全国。为朱元璋破格恩遇,宠护逾常。其性格梗直自负,数逆龙颜,朱元璋不好对付他,命他回乡养晦十年,不再处身庙堂之上,挫其锐气。七年后朱元璋逝世,建文帝时得回京到翰林院任职,旋生靖难之变,投朱棣门下。成《永乐大典》主事者,受到礼遇。后来朱棣两子争位,解缙支持长子嫡孙继位这一套,犯颜直言,挑起朱棣心病被贬外放。不久有机会进京,却因私见太子被告发,打入天牢,后被害身死,终年四十七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