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斧”的來歷與李白有關

“班門弄斧”的來歷與李白有關

“班門弄斧”的意思是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 被人們用來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魯班的原名叫公輸班,他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魯班善於製作各種精巧的器具,在當時被稱作“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因此自然也就沒有別的木匠敢在魯班面前賣弄自己使用斧子的本事了。

後來人們諷刺那些喜歡賣弄本領的人,就說他們“魯班面前耍大斧”,這和俗語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一樣的意思。

“班門弄斧”的來歷與李白有關

“班門弄斧”作為成語首自出現是在明朝梅之渙寫的《題李白墓》詩裡:

採石江邊一堆土,

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

魯班門前弄大斧。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死後,有關他的死有種種神話般的傳說。其中,有一個說的是李白晚年泛舟洞庭、岳陽和金陵一帶,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他把小船停靠在採石江邊,對著明月,喝得酩酊大醉之際,看見水中月影,想探身去捉,結果落江而死了。當地人為了紀念李白,特地在採石修建了不少以李白的事蹟為主題的名勝景點,裡面不但有李白墓,還有謫仙樓、捉月亭等,吸引了很多各地的文人雅士前來參觀,留下了許多名聞遐邇的詩文佳句。但是也有一附庸風雅之人在李白墓的周圍胡亂塗鴉,留下一些十分可笑的文字。梅之渙的這首詩,就是譏諷這類遊人的。梅之渙感覺這些人在大詩人的墓上亂題歪詩,真應了那句老話“魯班門前弄大斧”——自不量力。

“班門弄斧”的來歷與李白有關

也有人說"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了。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說:"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話裡的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門前逞用斧子之能,臉皮也太厚了。 當然了柳宗元這句話有自謙之意,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這也算是“班門弄斧”的一種雛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