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了解我国的债券评级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债券评级,为什么市场需要债券评级。许多人看到08年金融危机时,国际上大的评级公司纷纷马后炮式地降低评级。于是有了很多质疑,评级真的有用吗?

谭旺之前讲过,社会分工使得很多人有了自己熟悉的一块领域,也使得他们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停留于表面。但当他们需要购买其他人生产的产品时,却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很容易上当受骗。

这时,中介就出现了,中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产品购买方挑选产品,也帮助生产方推销产品。

而在这过程中,中介也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效率。通过对产品进行分级,让客户用更简单的方法来挑选复杂的产品。可以说,评级的出现,是中介偷懒成功的标志。

金融产品更是非常复杂的,债券的背后是企业,企业的偿债能力的评估需要非常深厚的金融背景知识。为了让想要购买债券的非金融专业的投资者更轻松地购买产品,债券评级就出现了。

通过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处理,用专业知识划分产品等级,提高了社会的资金的分配效率。所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还没有充分发展的今天,债券评级仍有很大必要。

而08年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传统评级机构(穆迪、惠誉、标准普尔等)或无心或无法有效评估系统性风险的问题。金融评级机构的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神仙,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债券评级借助科技的发展,会发生很大的变革。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下面谭旺来介绍一下我国的债券评级的情况。

1.目前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是什么?

我国的评级公司主要也是借鉴国外评级机构的方法,首先简单的分为投资级和投机级。要注意的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为设定的,而不是本来有所区分的。

投资级细分为AAA、AA+、AA、AA-、A+、A、A-、BBB+、BBB、BBB-。

这些等级划分符号,非常简单,AAA为最高级,AA+,添加了个加号,是表示比AA级稍微好一点,其实就是多了一个等级出来。

投机级的则是BB+至C级。这些符合评定的依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中的相关规定的符号及对应含义。从AAA到C象征着企业偿债能力和意愿的不同,AAA级为偿债能力最高、偿债意愿最强的;C则是最弱的。

2.债券评级方法背后的评估逻辑是什么?

看到这些符号,它们背后是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那么又用什么来评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呢?

首先,我们要想到的是,不同的评级公司采用的方法应该是既有区别又有很大的相似处的。我们先把自己假想是债权人,想一下会从哪几个方面去考察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意愿。

我想的是,会先去了解一下债务人目前的负债情况,而他的资产又有多少?他以前借钱之后的情况如何?是按约归还了还是有所拖欠?他的还债来源来自哪里,稳不稳定?如果他的还债来源断了,我能不能处理他的资产抵债?

这些都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然后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列出来的情况,分别作为一个模型的多个因子,并进行评分。如果我们手里有数据,就要通过数据来验证我们的评分合不合理?也就是:评分高的债务人是否比评分低的债务人履约还债的比例更大。

看到这里有些人会想到目前一些平台的信用分数,确实是类似的东西,道理都是一样的。评级公司也是找因子,做模型,跑数据,最后得出评分体系。

好的评级公司的体系做得更好,这个评级体系构成了评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评级模型,这是因为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不一样。

这一过程其实是先定性分析,后定量分析的过程。定性还是定量,一些人对此有争论。谭旺认为,两者都是必要的。没有定性的定量,可能会弄出一个没有实质含义的假模型,只对过去有用。而没有定量的定性,则往往太宽泛,难以精准的解决问题,模棱两可。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3.我国的债券评级历史及债券评级公司。

我国的债券评级业务,1987年才正式起步,还只有很短的历史。这是因为我国的债券业务也是很晚才出现的,债券评级自然要等有了债券之后才会出现。

在很短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大的波折。1989年整顿金融乱象时,债券评级业务在很多地区一度陷入停滞状态。而在1995年,又由于大量评级机构的出现,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现象。直到21世纪到来之际,我国的债券评级业务才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5年,债券市场的创新,资产支持证券、公司债、中期票据、地方政府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等创新品种债券的出现,使得债券评级业务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现在主要的债券评级公司,在这里列举几家介绍一下。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国际上排名第四,我国最大的评级机构。主要借鉴国际上最出名的两家评级公司——惠誉和穆迪两家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体系和经验,他的持股中穆迪也占了30%。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评级方法,看是否与我前面介绍的一致,见下图: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如果你还想了解他的更加具体的评级方法,可以去去看这里: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我们从中也可以窥见,债券类投资重点风险应该是信用风险,而非如投资风险、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等。把握好信用风险,就把握住了债券投资的核心。

国衡信国际信用评级中心有限公司:全球债券评级第五大,也是国内第一家向全球进军的评级机构。被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称为“穆迪的挑战者”。特别是企业评级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这家公司比较神秘,笔者没有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大公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大公资信是第一家向全球提供国家信用风险信息的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这家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比较有特色,区别于以违约率为核心的只重验证不重预警的西方和所有评级方法,大公评级方法以发行人偿债来源对真实财富创造能力的偏离度为出发点衡量其偿债安全度。

其实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偿债来源可不可靠这一点上。在下图中,有其详细的评估逻辑。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谭旺:走进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我国的债券评级方法及债券评级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