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顥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後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評價此詩道:“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崔顥年輕時很有才華,很多女子都爭著嫁給他。但他對妻子卻橫挑鼻子豎挑眼,稍感不如意就把人家休了。這樣的事他居然做了好幾次!再加上好賭博好喝酒,讓人都沒有辦法誇獎他。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有一次李邕邀請他做客—,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啊,連王翰那樣的大佬作“文人排行榜”時,都要把李邕排在第一位。可是李邕讓他朗誦作品的時候,那麼多的好詩他不念,偏偏唸了一句“十五嫁王昌”。李邕聽到這一句就火了:“小兒無禮!”然後轉身吩咐家人“叉出去!”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崔顥變得嚴肅起來了,換老婆的事不幹了,寫出來的詩也變得純粹沉鬱。譬如作《長幹行》,“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描情摹景就清新自然,很得南朝樂府的精髓。不過,真正讓他一舉躋身一流詩人的詩作卻是《黃鶴樓》。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崔顥登黃鶴樓後,面對江漢浩蕩,平野蒼茫,想起黃鶴的傳說,過往的經歷浮上心頭,於是情感澎湃,付諸筆端。此詩一出,黃鶴樓也成為千古名勝。《黃鶴樓》之所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主要還在於詩歌本身具有的美學意蘊。

一是意中有象、虛實結合的意境美

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黃鶴樓在龜山之上,下臨長江,俯瞰漢水。傳說有一辛姓人氏在此開了一家酒店,經常有一個道人到這裡喝酒。辛氏敬重出家人,不向道人索錢。道人就在酒店的牆壁上用橘皮畫了一隻黃鶴。之後每當有人來喝酒,黃鶴就會飛下牆壁,翩翩起舞。這樣前來觀鶴喝酒的人日多,辛氏遂成鉅富。十年之後,道人再度前來,騎黃鶴而去。辛氏為感謝道人,就建了這座黃鶴樓作為紀念。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詩即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後生髮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復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崔顥幾筆就寫出了那個時代登黃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氣概蒼莽,感情真摯。

二是氣象恢宏、色彩繽紛的繪畫美

詩中有畫,歷來被認為是山水寫景詩的一種藝術標準,《黃鶴樓》也達到了這個高妙的境界。首聯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著此樓枕山臨江,崢嶸縹緲之形勢。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頷聯在感嘆"黃鶴一去不復返"的抒情中,描繪了黃鶴樓的遠景,表現了此樓聳入天際、白雲繚繞的壯觀。頸聯遊目騁懷,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江上明朗的日景。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尾聯徘徊低吟,間接呈現出黃鶴樓下江上朦朧的晚景。詩篇所展現的整幅畫面上,交替出現的有黃鶴樓的近景、遠景、日景、晚景,變化奇妙,氣象恢宏;相互映襯的則有仙人黃鶴、名樓勝地、藍天白雲、晴川沙洲、綠樹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鮮明,色彩繽紛。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全詩在詩情之中充滿了畫意,富於繪畫美;末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於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唐朝的詩歌,到李白出世,如同皓月當空,霎時間掩蓋住其他人的光輝。據辛文房《唐才子傳》記載,李白遊覽黃鶴樓時,準備題詩一首,看見了崔顥的這首詩,李白讀完之後,索性丟下毛筆,感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在眾多的唐代詩人中,和江漢地區結下了不解之緣的首推唐代詩壇巨星、號稱"詩仙"的李白。李白青少年時代在江漢地區漫遊十多年,因而自稱"少長江漢"。又說:

“我本楚狂人。”這些並非詩人逢場做戲的謔語,實是他出自肺腑的由衷之言。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楚山楚水曾造就過戰國屈原這樣偉大的詩人,李白成長也離不開壯麗的楚地山水對他的哺育和陶冶。李白的詩集中共收詩歌1000餘首,其中有關黃鶴樓和江夏、漢陽的詩共有50多首,武昌蛇山留下了許多李白的傳說和遺址,有擱筆亭、太白亭、李白讀書處等。由於崔顥的《黃鶴樓》詩,還引出李白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而擱筆的千古佳話。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歷代詩人對李白在黃鶴樓上是否因崔顥詩而"擱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認為李白並未擱筆。有的對擱筆表示疑問。有的對李白擱筆表示遺憾和惋惜。有的對崔詩不服氣,叫喊"不準崔詩在上頭",似是意氣用事。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清代湖北學者陳詩則冷靜進行考證,指出李白擱筆云云,實無其事。陳詩指陳了這一傳聞的來歷:“李白過武昌,見崔顥黃鶴詩,歎服不復作。去而賦金陵鳳凰臺。其後禪僧用此事,作一偈:'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原是藉此一事設詞,非太白詩也。流傳之久,信以為真。”

李白遊黃鶴樓讀到崔顥的《黃鶴樓》後到底有沒有擱筆?

後世讚頌李白的謙虛和才華特建擱筆亭,清江夏縣令曾衍東為此撰聯“樓未起時先有鶴,筆從擱後更無詩”,而崔顥的《黃鶴樓》也憑藉這一典故而成為"唐人七律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