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十四局電氣化公司遼寧片區項目集體參觀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9月16日,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十四局電氣化公司瀋陽地鐵項目部與通新客專項目部共43人集體參觀了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在瀋陽炮轟東北軍北大營,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蓄意製造並發動了侵華戰爭。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國內外迄今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史”的博物館。在紀念館前的殘歷碑是一座巨大石雕,碑形為翻到事變日期的檯曆,上面佈滿彈痕與骷髏。

整個紀念館的設計也具有特殊的意義:從東北的淪陷到日本對中國人的屠殺和細菌試驗,整個展道呈下坡設計,越走越陰暗;然後從東北抗聯抗日,直至日本戰犯被審判,展道呈上坡設計,越走越明亮。

在館內,參觀人員見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及文物,一張張讓人觸目驚心的圖片讓人深思。最令人震憾的是從撫順萬人坑運過來的一片二三十米見方的萬人坑土壤,裡面有幾十具屍骨,他們身上帶的手銬腳繚雖然已鏽跡斑斑,但到現在,仍然帶在他們身上,向後人訴說日本人的慘無人道。

侵略者的殘暴引發的不是屈從而是仇恨,同志的鮮血喚起的不是消沉而是越發堅定的鬥爭。紀念館中展示的楊靖宇、趙尚志、馬占山、趙一曼這些英雄的事蹟更顯悲壯,他們帶領東北人民革命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經過14年的苦苦抗戰,最終與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參觀後,項目部人員走出紀念館的腳步都是沉重的,心裡也都是沉甸甸的,“九一八”事變過去整整87年,但那段血的歷史不容忘卻。“以史為鑑,居安思危,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口號在當代具有現實意義。

(十四局電氣化公司 閆思彤 李廣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