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印象(二)|高原反應,不應成為你去西藏的絆腳石

說起西藏,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那該死的高原反應。確實,高原反應挺折磨人的。很多人想去西藏一睹美麗的高原風光,卻被高原反應給嚇得遲遲不敢買票前往。

我去過四次高原地帶,兩次西藏、一次川西、一次青海,也受過高原反應的折磨,但每次從高原回來後,依然會想下次還要再去。眼睛在天堂,身體受點苦又有什麼關係呢?

西藏印象(二)|高原反應,不應成為你去西藏的絆腳石

第一次高原反應是在火車進藏翻越唐古拉山那段時間。在火車上頭疼噁心,忍受幾個小時後才緩解,但是後面一直有些輕微的頭痛,還好沒什麼影響。到拉薩後的第二天,因為氧氣稀薄的問題,嘴唇和手指甲都是青色的。去林芝待了兩天,再回到拉薩,全部症狀都沒了,應該是適應了。

第二次高原反應就是前不久在拉薩遊玩。白天基本正常沒事,偶爾會有點頭疼,但也沒什麼影響。可是,一到晚上睡覺,半夜就頭疼,被折磨得整夜睡不著覺。第三晚吃了一顆緩解頭疼的藥就好了,也許是適應了。

其實,高原反應也沒那麼可怕,弄清楚高原反應是怎麼回事,以及怎麼預防和應對高原反應,你就可以放心的去西藏玩玩了。

西藏印象(二)|高原反應,不應成為你去西藏的絆腳石

高原反應,是人體從低海拔地區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不適,是高原地區獨有的常見病。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

高原反應跟身體是否強壯並無關係,因人而異,可是說跟基因有關係。長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人,基本上都會有高原反應,只是反應的程度不同。一般剛到高原,不會有明顯的高原反應,是因為體內的氧氣還很足夠。數小時後,體內攜帶的氧氣消耗的差不多了,就開始出現高原反應。

西藏印象(二)|高原反應,不應成為你去西藏的絆腳石

怎麼預防和應對高原反應呢?

1.如果愛運動的人,最好提前半個月或一個月減少有氧運動的訓練。大量的有氧運動,會導致身體處於一種需氧量大的狀態,而高原氧氣稀薄,會大概率引起高原反應。

2. 計劃去高原地區的前半個月或一個月,連續服用紅景天。這個是非常有幫助的,其實最大幫助,我覺得不是藥用價值,而是可以幫助自己提高信心,給自己最大的心理安慰。當然,紅景天確實是可提高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以應對高原的稀薄氧氣。

3.剛到高原,注意不要亂跑亂跳,以免增加自己的耗氧量導致身體不適。建議前兩天不要洗澡洗頭髮,如果一定要洗的話,一定注意把室內溫度調高一點,及時吹乾頭髮,注意保暖不要感冒。晝夜溫差大,注意穿衣保暖。

4.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態,不要總是想著高原反應什麼什麼的,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一般高原反應適應兩三天就好了。

5.備一點緩解頭疼的藥物。如果有輕微頭疼,可以吃點藥緩解。當然,吸氧也是有效果的,只是不要吸太多了以免產生依賴。如果高原反應嚴重,一定要去就醫,聽取醫生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